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於2月9日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重要生活物資生產保供有關情況。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通報疫情情況:
2月8日0時—24時,各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2656例,其中湖北2147例;新增重症病例87例,其中湖北52例;新增死亡病例89例,其中湖北81例,河南2例,河北、黑龍江、安徽、山東、湖南、廣西各1例;新增疑似病例3916例,其中湖北2067例。當日新增治癒出院600例,其中湖北324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31124人。截至2月8日24時,據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33738例,其中重症病例6188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2649例,累計死亡病例811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37198例,現有疑似病例28942例。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371905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188183人。累計收到港澳台地區通報確診病例53例,其中香港特別行政區26例,澳門特別行政區10例,台灣地區17例。全國除湖北外其他省份每日報告的確診病例數從2月3日890例下降到2月8日509例,下降幅度達到42.8%,這表明各地聯防聯控機制以及嚴格管理等防控措施正在發揮作用。
連日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行各業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全力抗擊疫情。昨天,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佳節,從昨晚到現在,又有遼寧大連、錦州兩支醫療隊的千餘名醫生和護士告別家人,緊急趕赴武漢,支援雷神山醫院的患者救治工作。截至目前,國家衛生健康委已累計從全國調派11921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
在這裡,我們要向成千上萬勇敢的衛生專業人員和所有一線救援人員表示深切的敬意和感謝,他們在春節期間不分晝夜地工作,醫治患者,拯救生命,控制疫情。正是有了他們無私無畏的付出,一定能夠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阻擊戰!也希望全社會更加關愛這些衝鋒在防疫一線的英雄們。
國家發展改革委經貿司副司長陳達介紹物資保供相關情況:
按照中央應對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的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牽頭,多部門參與的生活物資保障組自組建以來,全面履責、全力奮戰,建立健全快速響應和聯動的工作機制,加強與武漢等重點地區的對接,並成立工作專班,制定並實施保供穩價預案。在武漢這樣的重點地區,我們主要是保障蔬菜、肉類、糧油等生活必需品供應,我們突出抓了三個方面的重點工作,實時監測、對接資源、協調運輸。實時監測方面主要是對武漢市大型的批發市場、超市的供應和價格情況實行日監測報告制度,及時發現並處置潛在的供應風險。比如,1月26日發現武漢市部分蔬菜品種出現供應偏緊的情況,我們立即組織協調山東省壽光市緊急調運了350噸蔬菜。對接資源方面,主要是協調有關方面準備好隨時可調運供武漢市和湖北省使用的重要生活物資,比如我們在江浙滬地區安排了1萬噸的中央儲備凍豬肉,專門為武漢市備用,近日將直接發運2千噸至武漢市。協調運輸方面,主要是建立武漢市生活物資保障的供應保障線,暢通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2月4日,我們也緊急協調了雲南省供武漢市蔬菜運輸中途受阻的問題。
在全國範圍保供方面,主要採取以下項舉措:
從最新監測的數據看,2月8日,全國36個大中城市米麵油零售價格與節前基本持平,豬肉價格小幅上漲後趨穩,雞蛋價格穩中趨降,15種蔬菜價格比1月30日高點回落了10個百分點。從後期看,全國以及武漢市等重點地區重要生活物資的供應是有保障的,價格預計總體平穩,我們將持續加強監測,對可能出現的個別地區、個別品種供需矛盾及時予以解決,盡最大的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的生活需求。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司副司長楊禮勝介紹蔬菜生產情況:
去年冬春以來,各地積極推進蔬菜產業發展,近兩個月來,光熱條件總體適宜,不論是北方的設施蔬菜還是南方的露地蔬菜,長勢都很好,面積產量都略有增加,供應量充足。從全國看,據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預計全國冬春蔬菜在田面積8400多萬畝,產量約1.7億噸,均比去年同期增加2%左右。預計2月份全國的氣溫總體偏高,利於蔬菜生長發育,且蔬菜生產逐步進入旺季,產量將進一步增加。從主產省來看,「南菜北運」7個省和北方設施蔬菜3個省冬春蔬菜面積、產量都占全國的八成以上,據這些省份反映,當前的面積產量都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所以,從生產方面來說,今年冬春蔬菜的生產形勢是好的,供應量是充足的,滿足市場需求關鍵在於抓好產銷銜接。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副局長孔亮介紹肉蛋奶供應情況:
肉蛋奶是老百姓菜籃子必需品,生產和供應都不能出現問題。2019年除了豬肉產量下滑了21.3%外,其他的畜產品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禽肉增長了12.3%,牛羊肉增長了3.2%,禽蛋增長了5.8%,牛奶增長了4.1%,生豬生產也在加速恢復。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因為一些停產停工,調運受阻等原因,畜牧業生產受到了較大影響,針對這一問題,農業農村部迅速行動,協調相關部委,推動各地加快恢復正常的生產和流通秩序,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主要做了以下幾件事:
商務部市場運行司副司長王斌介紹相關情況:
第一,湖北和武漢市生活必需品市場的供應情況。連日來,湖北生活必需品市場運行總體平穩,庫存基本穩定,生活必需品價格進一步回落。全省重點的調查大米、麵條、食用油、禽肉、牛奶商業庫存可以保障10-15天的供應,豬肉、雞蛋可以保障5天左右的供應,蔬菜動態庫存可以保障3天左右的供應。大家一聽只能保障三五天,也不要緊張,因為這是動態庫存,每天銷貨以後還有持續的貨源補充進來。武漢市生活必需品供應狀況明顯改善。2月7日,白沙洲和四季美兩大批發市場蔬菜交易量達到3000噸左右,較前幾天大幅增加。其中,四季美市場70%的蔬菜商戶已經恢復了營業,武商、中百、中商三大超市的肉類可以滿足5-10天的銷售。還有一些大型企業,在漢的庫存可以滿足凍肉消費40天左右的存量。武漢市政府正在推動逐步恢復農貿市場經營,組織露天馬路市場營業,截止到2月8日已經有14個露天馬路市場開始營業。這兩天,馬路市場攤位上售賣的既有土豆、蘿蔔、大蔥等耐用耐儲的大路菜,也有藜蒿、紅菜苔、小油菜等武漢市民喜歡的當季新葉菜。大路菜主要來自白沙洲、四季美從全國各地調集來的貨源,鮮葉菜主要是馬路市場的這些攤主開車到武漢周邊的農戶地里採購而來的。這些馬路市場比較開闊,不用排隊,周邊的居民還是非常願意到這裡來採購。另外,一些電商平台和大型的商超探索開展蔬菜的套餐預售模式,也就是說頭天可以通過微信下單,第二天自己到店去自取,這種方式提高了效率,減輕了流通企業的負擔,減少了人流聚集,受到市民的歡迎。我們認為,這種方式是值得各地推廣的。
第二,全國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的情況。新冠肺炎發生以來,人民群眾對生活必需品供應更加關注,需求階段性增加,加上春節期間零售網點開業率不高,人手不足,物流配送不暢等因素,前期部分省市出現了局部城市有恐慌性集中採購的問題,一些零售終端的蔬菜、糧油、方便麵等部分品種出現了空架的現象。對此,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迅速採取措施,指導零售企業及時調運補貨,增加上貨的頻次,及時向社會發布市場供給的狀況,引導消費者理性消費,穩定市場預期,相關情況已經得到有效的緩解。目前,全國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總體充足,品種豐富,價格基本平穩,剛才農業部也介紹了,我們後續還有堅實的生產供應基礎。2月8日,全國的糧油價格保持平穩,肉類價格變動不大,禽產品價格小幅下降,蔬菜價格略有上漲,水果價格小幅回落。元宵節當天各大商超普遍加大備貨,蔬菜、肉類、湯圓等商品銷售大幅增長。個別地區、個別時段、個別品種仍然存在著短暫的缺貨現象,比如鮮肉、鮮菜、口罩、消毒液等不一定能夠及時供應。當前的防疫防控任務十分艱巨,物流不暢、人工短缺、成本大增、集中購買等問題仍然存在,市場供應很難達到平常時期的水平,對此我們正在抓緊組織推進逐步解決,也敬請廣大消費者體諒特殊情況下流通企業遇到的實際困難。
第三,下一步的工作措施。重點是四個方面:
一是進一步確保重點地區的供應,繼續發揮九省區市聯保聯供協作機制的作用,指導湖北省武漢市商務部門進一步化解物流微循環不暢的問題,保障生活必需品供應,加強對重點地區生活必需品供應的指導,做好局部地區應急調運的準備工作。會同有關部門加快協調解決生活必需品市場面臨的物流運輸、員工短缺等突出問題,暢通蔬菜等農產品儲運的外銷渠道,針對人員集中返程需求增加的情況,重點指導大中城市加大生活物資的調運和補庫力度。
二是進一步動員企業開門營業,指導各地科學評估、分級防控,在做好防疫安全的基礎上,儘快組織動員有條件的商貿企業復工營業,增加上崗員工,更大範圍、更高水平的滿足人民群眾基本生活需要。
三是進一步擴大急需的短缺物資進口,增加豬肉進口,充實國內儲備,及時投放國儲凍豬肉。組織開展國內急需的口罩、防護服、防護眼鏡等進口,補充國內急需,服務疫情防控。四是進一步加強市場監測預警。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李鵬 孟德才
來源: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