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
2020年1月8日,《河南省城市可持續發展報告(2019)》(以下簡稱《報告》)發布會暨可持續發展國際論壇在鄭州舉行,為我們揭曉了省內哪些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更強。
2015年10月以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院、河南大學中原發展研究院和中原經濟發展研究院共同組成了中美合作研究團隊,2020年1月8日發布的《報告》,是課題小組推出的第四次報告。
《報告》認為,河南省可持續發展較好的有鄭州、洛陽、許昌。
鄭州市連續4年綜合排名均為第1位,洛陽波動均在前3位次,許昌市近年來連續上升為第2位次。
此外,平頂山、開封近年來可持續發展綜合排名有較大提升,而信陽、新鄉、濮陽近年來排名有下滑趨勢。
商丘、三門峽近四年波動較大,而鄭州、洛陽、濟源、駐馬店、南陽近年來波動較小。
《報告》還顯示,河南正處於城市化快速推進過程,預計未來15年內,將有2000萬農民從農村遷入城市。從這次的綜合排名來看,許昌的位次超過了洛陽,排在第2名。
《報告》認為,從總體上來看,河南省可持續發展綜合排名較好的城市,都在鄭州周圍。鄭州的經濟能力毋庸置疑,而許昌緊鄰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藉助港區的發展,近年來經濟增長迅速,帶動了環境、社會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也緊追沿海先進城市。
從經濟維度上看,河南省經濟水平較高的地市是地處中部的鄭州、許昌和洛陽。其中,許昌市製造業近年來發展較好,整體效率高,良好的營商環境為許昌市民營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契機。發達的製造業和民營企業使得許昌市的GDP增長率為8.6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占第二產業生產總值比重為93.57%,在全省範圍內明顯占優,規模效益提高了許昌市經濟質量的總體水平。在全省經濟可持續排名中,許昌排在第2名,洛陽排在第3名。
從環境可持續發展維度分析,2018年河南省環境質量較好的城市是漯河市、鶴壁市、濮陽市和許昌市。這些地區輕工業和農業比重高,有一定經濟實力進行環境治理。其中,許昌市的廢水排放總量較低,且在環保支出中投入較大,因此環境質量相對較好。在環境可持續排名中,許昌在全省排名第4,洛陽則排名第14。
從環境、經濟、社會、治理四大分類指標看,2018年河南省18個省轄市具有明顯不均衡特徵,其中,均衡度和發展水平較高的城市有許昌、濟源、三門峽,存在發展明顯失衡的是鄭州、鶴壁和漯河,既存在在全省排名靠前的維度,同時也存在顯著的弱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