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康熙生育力最強的兒子,被皇帝幽禁26年,卻生下20個子女

2019-09-07   清宮史話

大家都知道,康熙是生育力最強的清朝皇帝,在他統治期間,后妃為他生下了55個子女,雖然有23個早年夭折,成活下來的也有32人。在康熙眾多兒子中,有一人在生育方面可以與他相媲美,他就是皇長子胤禔。

胤禔生於康熙十一年二月十四日,本為康熙第五子,但由於康熙前四個兒子早逝,所以他便成了皇長子。胤禔的生母是惠妃那拉氏,這惠妃那拉氏出身如何呢?

據史料記載,惠妃那拉氏的父親名為索爾和,在朝中擔任正五品的郎中,雖然這索爾和的官職不高,但身份卻很不一般。原來,索爾和的祖父是葉赫部末代國主金台石,金台石乃是清太宗皇太極的親舅舅,而且,索爾和還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堂兄弟,他就是康熙朝權相納蘭明珠,這樣來看,惠妃應該是明珠的堂侄女。

這樣來看,這惠妃出身確實很不一般,可以說是滿門皇親國戚了。正因如此,惠妃才受到了康熙的寵愛,早在康熙九年,她就曾給康熙生過一個小皇子(承慶),只不過這個皇子只活了一周歲便夭折了。後來,惠妃再接再厲,終於又生下了皇長子胤禔。

關於胤禔其人,法國傳教士曾經評價過:「皇上特別寵愛這個皇子,這個皇子確實很可愛。他是個美男子,才華橫溢,並具有其他種種美德。」在當時那個歷史背景下,傳教士說的話一般是符合客觀事實的,總體來看,應該不會差太多。

在胤禔18歲那一年,他便奉父親康熙之命,隨伯父裕親王福全出征準噶爾,擔任副將軍,26歲那一年,與皇三子胤祉一同被封為郡王,封號為「直」(直郡王),成為康熙眾多兒子中第一個封王者,可見康熙對胤禔確實非常器重。

然而,康熙的器重卻給了胤禔一個錯誤的指向,他認為自己生母出身不錯,自己又是皇長子,完全可以成為未來的大清之主,因為便暗中籌劃謀奪太子之位。恰好此時,康熙與太子胤礽之間的關係發生了微妙的變化,胤礽的一些做法,引起了康熙的不滿。

康熙四十九年,康熙帶著眾多兒子出巡塞外,皇長子胤禔與太子胤礽都陪同在列,此外康熙還帶上了小兒子皇十八子胤衸。

令人想不到的是,胤衸在出巡期間患了重病,太子胤礽卻毫無兄弟友愛之心,建議父皇不要為了一個幼子而耽誤國家大事,這令康熙十分心寒。然而,胤礽的拙劣表現還沒有結束,隨後他竟然在夜間偷窺康熙的帷帳,這令康熙十分光火,感覺自己隨時都有可能會被逼宮,於是乎,康熙便召集眾多王公大臣,將太子胤礽廢黜,並令皇長子胤禔看管被幽禁的胤礽。

但是,隨後劇情卻出現了反轉。先是胤禔向父親康熙建議將胤礽處死,後皇三子胤祉告發胤禔向太子實行鎮魘,康熙龍顏大怒,大罵胤禔乃「亂臣賊子」,將其爵位革除,從此便將胤禔幽禁起來。就這樣,胤禔率先在奪嫡的政治舞台上跌了下來。

雖然胤禔被父親康熙幽禁,但他畢竟是皇帝的兒子,而且康熙一向重視親情,所以,胤禔完全沒有性命之憂。此後,胤禔便專心開始在生兒育女方面下功夫了,據相關統計。從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胤禔被幽禁開始,他的福晉和妾室竟然先後生下了20個子女,一直持續到雍正十年,而胤禔是在雍正十二年死於幽所的,也就是說,在胤禔去世前的兩年,他仍然在生孩子,這種「毅力」恐怕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不過,胤禔畢竟是政治鬥爭的失敗者,即使生再多的子女,也很難有大的作為,此後,胤禔這一脈便沒再出現有名氣的人。通過胤禔的人生經歷,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一定要對自己有一個精準的定位,定位如果錯的話,必定會摔跟頭。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聖祖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