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2019年是中國海軍繼續大「暴兵」的一年,僅僅是一年的時間,新下水戰艦就達到了兩位數,其中首艘075攻擊艦的下水最為隆重,其餘055、052D早已成為了「過氣網紅」。
新戰艦不斷下水,同時也意味著新戰艦不斷服役,2019年新服役艦艇中,國產首艘航母山東艦當屬王者。同時2019年也開啟了中國海軍雙航母時代的元年,象徵著一個新的起點。
當然了,有新戰艦不斷服役,那麼必然也有老戰艦不斷退役。
在2019年退役的軍艦恐怕是人民海軍成立以來,最「繁盛」的一次了,而且出現了多次主力艦的集中退役。
如今,很多朋友應當對中國海軍曾經的主力——051驅逐艦+053護衛艦的搭配十分熟悉。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這就是中國海軍絕對的主力艦,甚至到了2000年代,由於新型驅護艦的數量過少,051和053也是絕大多數軍事行動中的主力。
這種局面是隨著最近10多年中國海軍持續服役神盾艦系列和054/054A系列護衛艦所改變的,而數量更大的056系列護衛艦的服役則使得人民海軍中百噸級的小艦艇得到了更新換代。
當「神盾艦」、「新青年」、「動物流」如同下餃子一般不斷下水,又如同撈餃子一般不斷服役,曾經為祖國海疆堅守三分之一個世紀的老艦也終於到了退役的光榮時刻。
其實051和053系列軍艦的退役早就開始了,從一開始的單艘單艦退役,到如今的集體退役,其實正是中國海軍迅速更新換代的一個縮影。
我們在關注那些新銳戰艦的同時,也不能忘記這些「老兵」們。
公開報道顯示,在2019年中國海軍的集體退役潮至少有三次,分別是:
2019年5月16日,同時退役4艘051型驅逐艦,它們分別是109號開封艦、110號大連艦、134號遵義艦、164號桂林艦。
2019年7月13日,同時退役3艘053型護衛艦,它們分別是533號台州艦、534號金華艦、545號臨汾艦。
2019年9月5日報道,同時退役8艘62型護衛艇。
除了集體退役外,仍有不少軍艦是分別退役的,如萬噸級大艦鏡泊湖號就是如此,還有單艦或雙艦退役的情況。
這些軍艦在今天看來,已經不適應中國海軍的現代化要求了,但是曾經卻是中國海軍在各個時代的主力軍艦。
從小艇到護衛艦,從護衛艦到驅逐艦,從小噸位到大噸位,從火炮艦到飛彈艦,這就是中國海軍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發展歷程。
老艦們的集體退役就是這個發展歷程的一個里程碑,如果說新艦入列服役是一種輝煌的話,那麼老艦們的集體告別則是另一種輝煌。
這種輝煌既是自己鎮守祖國海疆數十載榮耀的體現,同時也象徵著一個新的開始。
以南昌艦為例,第一代南昌艦是老式的日造火炮艦,第二代南昌艦是國產的051型驅逐艦,第三代南昌艦則是055型驅逐艦。
軍艦在換,但艦名和精神的傳承卻是不變的,我們的武器在更新,但是軍魂卻永不變。
當然了,對於退役下來的老艦,我們總是有情懷的。
那麼「老兵」們的去向都是怎樣的呢?
一般來說,老艦的命運大都是拆解或封存,有的會改裝後繼續在海警部隊發光。前幾年就有消息稱會將一些051驅逐艦改裝,不過從海警方面大量列裝新艦的情況來看,老艦在國內繼續服役下去的可能性是不大的。
那麼國外呢?
當然是可能性很大了,甚至說,很多老艦如今已經在中小國家海軍中發揮餘熱了。
僅以2019年而論,6月5日,中國海軍退役護衛艦銅陵號經過升級後,正式移交給斯里蘭卡海軍。
在年底的12月,又將2艘退役的053系列護衛艦改造後交付給了孟加拉國海軍。
而在孟加拉國的海軍序列當中,已經有了上世紀就接收的原中國海軍湘潭艦、2014年移交的535號和536號護衛艦,以及2艘035G潛艇了。
除了繼續服役之外,老艦回到地方當博物館或者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逐漸成為常態。
如2019年確認的消息:中國海軍唯一一艘火力支援艦九江號退役後回到九江市,並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而在2012年退役的051型驅逐艦銀川艦,同樣也是回到了「故鄉」,成為了黃河軍事文化博覽園的一處別樣的風景。
從個人情感角度上來說,退役的老艦若有這樣的歸宿自然是很好的。若干年之後,我們能看到曾經在中國海軍中服役過的主力艦艇,這該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
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未來幾年,中國海軍中的老艦艇可能將退役完畢,全新式的中國海軍將出現在世界的大洋之上,在老兵們的注視下,人民海軍正在挺進深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