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視點
戰「疫」中的「五一」「五四」,對奮鬥和青春有什麼特殊意義?
無論是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還是謀劃指導脫貧攻堅,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重視奮鬥和青春的價值,也用一系列重要指示和緊密部署為這兩個詞注入深遠的涵義。
「把失去的時間奪回來」
2月10日,習近平在北京調研指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華社記者 劉彬 攝
為國家謀發展,為人民謀幸福,習近平總書記提醒我們始終要有一種「等不起」的緊迫感和「慢不得」的危機感。
在抗擊疫情的關鍵階段,習近平總書記啟動了爭分奪秒的中國加速度。他反覆強調,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
當時間進入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習近平已在多個場合發出衝鋒號令,表明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心。在3月6日召開的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他親自數算著時間:「今年滿打滿算還有不到10個月的時間,按日子算就是300天……」
時間不等人,分分秒秒都很珍貴。
第二季度,是搶時間、趕進度、補損失的關鍵時期。只有千方百計把落下的進度趕回來,把疫情造成的損失奪回來,才能確保各項目標任務如期完成。
直面挑戰、迅速行動;必須儘早再動員、再部署;復工復產提速擴面;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習近平總書記以超乎尋常的緊迫感和時間感指導工作,目標就是要把「失去的時間奪回來」。
奮力追趕,但脫貧的成色不能減,經濟社會發展的質量不能降。
中國人民就是在追趕時間中不斷創造歷史的。習近平總書記堅定表示,「我們必須同時間賽跑、同歷史並進。」「我們必須走在時間前面」。
「越是艱險越向前」
3月29日,習近平在寧波北侖大碶高端汽配模具園區了解企業復工復產情況。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來之不易的抗疫成果,充分說明歷經磨難的中華民族,有著同一切困難鬥爭到底的精神氣概。
「發揚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大無畏革命精神,聞令而動,堅忍不拔,不怕犧牲,攻堅克難。」習近平總書記如此感慨。
連續奔赴基層考察,開展「解剖麻雀式」調研;多次主持高規格會議,作超常規部署;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給出具體指導……
他也勉勵廣大幹部,要「只爭朝夕、真抓實幹」。
當前,疫情防控向常態化防控轉變,復工復產駛入快行道,脫貧攻堅加緊後半程衝刺。各項工作任務更重、難度更大、要求更高。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不管條件如何變化,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志氣不能丟。
在啃硬骨頭、打硬仗的關鍵時期,「奮鬥」二字尤為重要,尤為鼓舞人心。
「千千萬萬普通人最偉大」
3月10日,習近平在東湖新城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同社區工作者等親切交流。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五一」勞動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給鄭州圓方集團全體職工回信,勉勵廣大勞動群眾,「弘揚勞動精神,克服艱難險阻,在平凡崗位上續寫不平凡的故事」。
「偉大出自平凡,英雄來自人民。」一個國家的非凡成就,總是由點點滴滴的平凡構成。
戰「疫」一線,無數平凡英雄挺身而出,在各自崗位上拼盡全力,形成抗擊疫情的不凡力量。
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專門赴湖北省武漢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同社區工作者、基層民警、衛生服務站醫生、下沉幹部、志願者等親切交流,向他們致敬,為他們鼓勁。
他曾由衷讚頌,「千千萬萬普通人最偉大」。
「一勤天下無難事。」習近平總書記說,人世間的美好夢想,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實現;發展中的各種難題,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輝煌,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鑄就。
新時代,千千萬萬的勞動者,只要敢想敢幹、敢於追夢,必將激發蓬勃的創造偉力。
「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4月22日,習近平在西安交通大學考察。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堅不可摧的磅礴力量,孕育於朝氣蓬勃、奮發有為、肩負民族未來的青年一代。
在疫情防控中,湧現了一大批不畏艱險、英勇奮戰的青年人,在艱苦磨礪中用行動證明: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
在疫情防控關鍵階段,習近平總書記專門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回信,高度肯定他們「不畏艱險、衝鋒在前、捨生忘死,彰顯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深切勉勵他們「帶動廣大青年不懼風雨、勇挑重擔,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民族復興就前景廣闊、大有希望。總書記點贊「90後」,也是對新時代中國青年的期許和鞭策。
4月,習近平總書記到陝西考察,又一次走到青年中間。
他來到西安交大,再提「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西遷精神,他勉勵「廣大師生大力弘揚『西遷精神』,抓住新時代新機遇,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在新征程上創造屬於我們這代人的歷史功績」,為莘莘學子指明前進方向。
歷史的接力棒,只有代代相傳,才能生生不息。一代又一代青年激揚奮鬥精神,匯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