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北京小客車指標辦剛公布了今年第4期搖號的基數序號總數。經測算,本期約2622人搶一個指標,中籤難度再創歷史新高。而在個人新能源車指標方面,新申請者更是要輪候9年。
2019年4期個人搖號結果數據
經審核,截至2019年8月8日24時,普通小客車指標申請個人共有3317404個有效編碼、單位共有66820家;
新能源小客車指標申請個人共有442411個有效編碼、單位共有9575家。
經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審核確認,2018年6月26日中籤過期未用個人普通小客車配置指標56個,按規定納入本期個人普通小客車指標配置,因此本期將配置個人普通小客車指標6389個;配置單位普通小客車指標266個。
在如此競爭激烈的搖號競爭中,很多人叫苦連天,小誠在朋友圈裡可謂是見證了那些搖了兩次就中的人的興奮與激動,也見證了每次發「中籤」卻從來中不上的人的心酸無奈......
每當新一輪搖號結果公布,網友紛紛表示「這輩子還能搖上號嗎?」「搖了8年沒中,我還要不要再去排9年?」每到搖號日,微信朋友圈中都哀嚎聲一片,微博上更有網友打趣道:「北京搖號命中率=科比生兒子=梅西生女兒」。
對於北京的搖號,許多市民熱盼北京能像廣州、深圳那樣為搖號政策「鬆綁」,專家建議進一步完善指標分配方式。
如何完善呢?目前有這些建議正被提出:
許多市民為城市管理者出謀劃策,其中呼聲最高的就是「以家庭為單位搖號」。市民陳先生建議,「以家庭為單位搖號,優先給一輛車都沒有的家庭解決剛需。」據了解,北京市已經在進行相關政策研究。
目前,對於增量部分,「以家庭為單位搖號」和「以停車位為條件搖號」等更加精細化的管理方案都在積極研究中;對於存量部分,正在重點研究燃油小客車通過碳交易平台轉讓並變更為新能源小客車的可行性,既盤活存量,增加市民獲得指標的途徑,又同步實現機動車能源結構的優化。
「北京搖號政策推行快到第十年了,申請者的情況已經跟政策剛推出時有所變化,在指標配置方式上有必要進一步調整。」城市交通專家徐康明教授認為,除了目前設置的階梯中籤率,還應該對久搖不中的申請者進一步予以政策傾斜,比如超過多少年仍未搖中直接發放指標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公平。
今年6月,深圳市交通運輸局與廣州市交通運輸局分別發布了《關於增加中小客車增量指標配置額度的通告》,為限購政策「鬆綁」。這讓不少市民心存期待,北京未來會進行政策「鬆綁」嗎?「作為特大型城市,北京、上海情況比較複雜,特殊性較強,相關政策仍不明朗。」徐康明說。
北京自2011年開始實施小客車數量調控政策,據統計,2011年1月至2017年11月底,本市小客車凈增95.4萬輛,年增速由2010年的24.3%降至2.4%。可以說,搖號政策控制了小客車無序迅猛增長的勢頭,在治理交通擁堵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按照《北京市「十三五」時期交通發展建設規劃》和《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實施工作方案(2017年至2020年)》要求,到2020年年底,全市機動車保有量要控制在630萬輛以內。而市交管局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全市機動車保有量已經達到623.8萬輛。
徐康明認為,交通需求管理應該從對汽車「擁有限制」提升為「擁有限制」加「使用限制」的政策。他建議,應該對限購、限行政策重新設計、組合,降低個體機動車使用的里程和頻次。
徐康明舉例說,現有牌照擁有者每年可分配一定數額的行駛里程配額,牌照擁有者的車輛行駛在不同區域、不同時間段內扣除的里程數不同,如在高峰期間的核心區域,城市高架道路上,扣除高於標準里程倍數的配額里程。非高峰時期及在市中心的外圍,則不扣除任何配額里程。
牌照擁有者可以通過拍賣機制轉讓配額里程餘額,不經常使用車輛的牌照擁有者,少用或不用小汽車出行能夠獲得正向激勵,這種里程配額及回報機制,可以起到鼓勵減少個體機動化出行的目的。
對於那些常在高峰期擁堵區域採用個體小汽車出行的人群,也會有反向激勵通過經濟槓桿來鼓勵這些人群放棄個體機動化出行,鼓勵轉向公共運輸或其他綠色交通方式。
今年6月2日,廣州市、深圳市交通運輸局分別發布了增加小客車指標的通告,兩地將直接帶來18萬輛的汽車消費增量規模。
一、廣州
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廣州市增加10萬個中小客車增量指標額度,增加的額度原則上按1:1比例分別配置普通車競價指標和節能車搖號指標,由指標管理機構按月組織實施。每月增加的額度,指標管理機構可以根據指標配置實施情況適當調整。
其中,單位指標和個人指標的配置比例與現行調控政策單位和個人增量指標配置比例一致,即單位和個人分別占增加配置額度的10%、90%。
二、深圳
自2019年6月起,深圳市在原定每年普通小汽車增量指標配置額度為8萬個的調控目標基礎上,2019年至2020年每年增加投放普通小汽車增量指標4萬個(個人指標占88%,企業指標占12%)。
其中,1萬個採取搖號方式配置,3萬個採取競價方式配置。2019年增加的4萬個指標按月平均分配到2019年6-12月,2020年增加的4萬個指標按月平均分配到全年12個月。此外,新增小汽車指標必須符合國VI標準。
網友表示:
@綠葉:讓大數據說話,應該收回,長期不在京的和不進京的京牌。
@寧XX:早就該沒給沒有搖到號的家庭配一個號。家庭里有兩輛車以上的,就應該限制他搖號。
@海闊天空:搖號五年以上不中籤的,應自動發放一個指標。
@傳說:只要家庭配號,離婚的可能又多了...
@M:有一家子全搖上的,也有一家子八年搖不上的。方法該換換了,非常影響民生!比如採取社區調查以家庭為單位,名下無車且搖號夠年限,就可以申領號牌。
說了這麼多,您也是搖號大軍中的一員嗎?您對搖號怎麼看?或者又有什麼合理建議呢?
歡迎大家一起在下方評論區一起探討!為首都搖號建言獻策!
想實時了解更多有關社保、人力資源等相關信息與政策,
記得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喲!
我們一定會給您帶來最「誠」心的內容與乾貨!
信息綜合整理自北京本地寶、通州八通網等
圖片整理自網絡,如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