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上口這個小伙一直堅持做的這件事,讓人忍不住……

2019-07-29     壽光日報

7月19日,33歲的熊玉波特地從上口趕到濰坊血站采血現場,他一邊跟工作人員交流,一邊熟練地完成填表、體檢等一系列獻血流程。他跟這裡的工作人員早已相熟。從2006年開始,熊玉波堅持無償獻血,13年來,他捐獻全血、成分血共計35次,獻血量達1.4萬毫升,幾乎達到了3個成人體內血液量的總和,以實際行動展現壽光男兒的愛心和情懷。他說,無償獻血不圖名不圖利,只希望自己的堅持,能夠救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熊玉波是上口鎮衛生院的一名兒科醫生。2006年冬天,還是大一新生的熊玉波和同學們在一次課堂上聽老師講到義務獻血可以幫助他人時,這群熱血男兒坐不住了。當天下午放學後,熊玉波和宿舍的七個小伙子相約——獻血去。但到達血站時,已臨近下班時間,工作人員表示當天下午只能給兩名同學采血,其他6名同學第二天再采。就這樣,當天下午熊玉波和另一名同學各捐獻400毫升全血。「拿著小紅本本,特別自豪,感覺做了一件對社會有用的事兒。」回想最初獻血的情景,熊玉波說「很幼稚」,拿著獻血證到處炫耀,還動員其他同學也去。

根據血站規定,每人每年最多獻兩次血。熊玉波有些遺憾:自己的身體這麼好,半年一次太少了。就在熊玉波換為此糾結時,2016年,他到濰坊獻血時偶遇了濰坊獻血「狀元」劉國能。正在做志願者的劉國能告訴他,還有一種更為科學有效的獻血方式,那就是捐獻機采血小板,也就是所謂的成分血,這樣獻血,間隔時間更短,只需要14天,且數據顯示,「成分血」在臨床上更為緊缺。這一下,他喜出望外,覺得自己可以幫助更多人了。之後,熊玉波從獻全血改為獻成分血,只要是歇班且達到了間隔時間,他就開車從上口到濰坊獻血。

13年來,熊玉波捐獻了22次全血、13次成分血,血液捐獻量達到14000毫升,相當於3個正常成年人體內血液量總和。

在熊玉波家裡,30多本無償獻血證是他十多年來愛心捐獻的見證,他個人也多次獲評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銅獎、銀獎等。

在熊玉波看來,獻血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為了能更好地獻血,他非常注重鍛鍊身體,合理作息,「我個人感覺獻血是一件利人利己的好事,因為獻血不光能挽救他人的生命,對獻血者本人來說也有益處,適量獻血可以提高人體的造血功能,促進血液的新陳代謝,可以降低血脂,緩解高粘血症,還能預防和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熊玉波的妻子是一名護士,對丈夫的愛心行為,她全力支持。夫妻倆還特別注意女兒的愛心教育,通過帶女兒參加公益、講解獻血知識等培養她的責任意識,在夫妻倆的教育下,女兒從小也富有愛心,願意幫助他人。

「幫助別人,快樂自己。」熊玉波說,他還年輕,無償獻血會是他另一個堅持的「事業」。同時,他也希望更多人加入這一隊伍,「一個人獻五十次血,不如五十個人每人獻一次血,不僅是因為獻血力量更壯大,更是因為所獻血的種類會更多,能給更多人帶來希望。」

來源:壽光日報

(戳下方標題)

1.7月24日《人民日報》重點報道這個群體,其中提到壽光這些人

2.壽光又一集團成立!這裡更是美景如畫……

3.夏夜,這個部門200餘人走上街頭,「火」力全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WuORQmwB8g2yegNDt_Ni.html




拆除!啟用!

20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