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清肺火用橄欖

2019-10-21     家庭中醫藥雜誌

冬清肺火用橄欖

天津/賈佩琰

橄欖,又名青果。因橄欖雖熟,其色亦青,故名。橄欖的風味十分别致,但果肉水分很少,肉質堅脆,初入口時只覺酸中稍帶苦澀,但細嚼後漸覺苦盡甘來,滿口生津,回味無窮,猶若忠臣之諫言,因而也稱諫果、忠果。

橄欖是藥食同源的佳品。中醫認為,橄欖其味甘、酸、澀,性平,無毒,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利咽化痰、生津止咳、開胃降氣、除煩醒酒等功效。對咽喉腫痛、聲嘶音啞、口渴、煩躁、泄瀉等病症均有治療效果。

《本草備要》記載 :「橄欖,肺胃之果,清咽生津,除煩醒酒,解河豚毒。」 因其香甜有清郁之氣,可開胃氣,酒後嚼之能解酒毒。如誤食河豚卵巢及肝臟而引起中毒,用鮮橄欖汁飲之可解。魚骨卡咽喉,可食橄欖汁化之,如無鮮品,以橄欖核研末吞服或煮汁服之亦可。

中醫認為,橄欖用於藥療、食療,對肺胃疾病有著顯著療效。在寒冬臘月異常乾燥的時候,常含點鮮橄欖有潤喉之功,所以橄欖又被稱作「潤肺之果」。現代研究發現,橄欖的果肉富含營養,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糖類、有機酸、香樹脂醇,以及維生素和礦物質鈣、鉀、鎂等成分。其中,鈣的含量達 204 毫克,對兒童的骨骼生長發育大有裨益。

咽喉疼痛

每次取鮮橄欖 1 枚含之,最後細嚼慢慢咽下。每日 3 次,有消炎止痛之效。

或取鮮橄欖 3 枚,加水適量,水煎 5分鐘,取藥汁再沖入以 3克綠茶所泡茶水中,慢慢飲之。具有清熱生津、利咽止痛之效。對患有急慢性咽炎所致的咽喉紅腫、疼痛、聲音嘶啞等症有明顯的緩解作用。

肺熱咳嗽

取鮮橄欖(打碎)5 枚,冰糖適量。橄欖入砂鍋,加水適量,水煎 5 分鐘,去渣,加入冰糖,待溶化後即可飲用。每日 2 次,具有清熱潤肺之功,對肺熱所致的口吐黃痰有一定效果。

流感

取鮮橄欖(去核切碎)50 克,白蘿蔔(洗凈切細絲)300 克同入砂鍋,加水適量,水煎 15 分鐘,取汁當茶飲用。連續 7 天,可有效預防流感發生。

急性腸胃炎

取鮮橄欖(去核切碎)7 枚,生薑(切成細絲)10 克,紅糖適量。將前兩味藥同入鍋,加水適量水煎 15 分鐘,去渣入紅糖,待紅糖溶化後即可溫熱飲用。每日 2 次,具有消炎止瀉之功。

風寒感冒

取鮮橄欖(去核切碎)60 克,生薑(切成細絲)10 克,蘇葉 10 克,粳米 50 克,紅糖適量。將上三味藥同入砂鍋,加適量水煎 15 分鐘,去渣取汁備用。粳米洗凈熬成粥狀,再將藥汁、紅糖兌入,開鍋後紅糖溶化即可,趁熱飲之。上床蓋被取汗,勿著涼。每日 1 劑。本方具有解表散寒之功效,適用於風寒感冒之發熱、咳嗽、全身肢節酸痛、頭痛無汗等。

痔瘡出血

取鮮橄欖(去核切碎)5 枚,瘦豬肉(切絲)100 克,鮮藕節(切碎)50 克,同入鍋中,加水適量,水煎 10 分鐘。去渣取汁,加入食鹽、味精即可飲之。具有涼血止血之功效,適用於痔瘡出血輕症者。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主管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 主辦

中醫藥知識 健康養生資訊

零售價:RMB16元

郵發代號:82-654

文章版權歸《家庭中醫藥》雜誌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摘錄。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所載方藥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本文編輯:秀瀧

投稿郵箱:jtzyy@126.com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WuHi-G0BMH2_cNUgRiM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