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朋友小敏和老公去秦皇島看海。
回來後,我問她「玩得怎麼樣?」
小敏說,「別提了,我要被他氣死了。」
我以為旅途中發生了什麼事兒,趕忙問她原因。
小敏拿出手機,說:「你看,他給我拍的照,沒一張好看的,我一氣之下就把他拉黑了……」
我看了下,果然慘不忍睹,不是拍成小矮人,就是拍成大頭娃娃。
在安慰她之餘,也忍不住會好奇:
為什麼有的人用手機就能拍出大片的感覺,而有的人卻連人像也拍不好呢?
其實,這樣的問題,也是我們經常會遇到的:
和家人一起出遊時,如何把孩子拍得又好看又自然?下雨天,如何才能拍出那種朦朧的美感?普普通通的街道,怎樣才能拍出藝術感?
為了讓大家都能用手機拍出驚艷朋友圈的照片,有書君特地為大家邀請來了知名手機攝影師:捲毛佟老師。
他會教你用手機,拍出讓別人羨慕的大片。
下面,我們就把時間交給捲毛佟老師,讓他來為書友們開啟一場別開生面的視覺盛宴。
如何利用手機特性
輕鬆拍出大長腿
相信人像是大部分人會經常拍的題材,包括家人、孩子、朋友、自己等。
但拍攝人像的照片,我們常常會因為技術使用不當,從而導致拍出來的效果並不理想,不是太矮、就是太醜,或者是太黑。
那麼,下面我就先來講下如何把人像照片拍好。
網上經常能看到有女孩吐槽「看了男朋友給自己拍的照片,真有分手的衝動」。
因為男女身高天然的差別,男生拿出手機給女生拍,基本就是拿出來就拍。
角度都是從斜上方向下拍的,用俯拍的角度拍出來的人都顯得比較矮。
包括家長給孩子拍照,基本拍出來的效果都是大頭娃娃。
利用近大遠小的透視原理,從上往下俯拍,頭離鏡頭近,腳離鏡頭遠,所以拍出來的效果就是頭大腿短。
重點來啦,我們可以把透視原理換個思路拍攝:
低角度仰拍,自然就是九頭身,大長腿了。
但是在拍攝全身照的時候,我們需要注意2個細節:
1. 鏡頭前的腳踝要伸直。
伸直之後,腳會成為小腿的延長線,所以在視覺上會顯得腿更修長,看下圖注意腳步動作。
2. 全身照要讓人的腳踩在畫面的底邊緣。
因為手機鏡頭屬於定焦鏡頭,鏡頭邊緣會有拉伸畸變,所以腳在畫面邊緣,會自然起到拉伸效果。
怎麼樣,是不是一下子掌握了拍人像的精髓?
幾個小動作
輕鬆拍出苗條身段
我們都知道,愛美的女人,對自我的要求是很高的,不只是想要大長腿,還希望自己能瘦一點,再瘦一點。
但有時候,我們又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嘴,一不小心就吃多,體重就上去了。
於是,只能在拍完照後,用ps再修下。
其實,如果你學會了這些小動作,完全不需要修圖,就可以拍出苗條身段。
1. 告別麒麟臂
很多人面對鏡頭的時候,會不自然,不知道如何擺動作。
雙臂下垂、軍姿照,成為我們拍照的主流姿勢,這樣的照片不僅不好看、死板、還顯胖。
因為,雙臂自然下垂肌肉鬆弛,上臂與身體擠壓,就會顯得胳膊很粗。
2. 告別水桶腰
每個女孩都希望自己擁有一個小蠻腰,但是現實是殘酷的。
無論正面、側面,怎麼拍,都是上下一樣寬,說多了都是淚。
那麼應該怎麼拍呢?方法很簡單:
雙手叉腰,雙手向前靠攏,這樣在腰部就會形成一個分隔線,在視覺上形成小蠻腰的效果。
就像,在腰間扎了一個腰帶一樣。
3. 告別短粗腿
又是一個傷心的話題,如果拍攝坐姿照的時候,腿部姿勢不正確,很容易把腿拍得又短又粗。
如果拍攝坐姿,一定注意腿部姿勢,雙腿不要向內收,而是雙腳伸向一側,把腳放在畫面的角落裡。
照片是矩形,矩形中最長的線是對角線。
把腳放到角落裡,腿跟對角線的角度一樣,所以在視覺上會有拉長的效果。
拍人像就是這麼神奇,只要掌握了精髓,你也可以把伴侶或孩子,拍得很美很自然。
雨天,發現驚喜的時刻
講完了人像攝影,下面我們要學習的就是如何利用身邊的場景,拍出大片的感覺。
羅丹說,世界上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就像我們生活中,有很多看似普通的場景,但只要你掌握簡單的攝影技巧,就可以拍出驚艷朋友圈的照片。
下面,我就以雨天為例,講一下如何結合雨天拍出美美的照片。
大部分人下雨的第一反應就是往屋裡跑,但是攝影師的第一反應是往外面跑。
因為別人忽視的,正是攝影師所關注的。
1. 倒影
雨天的時候,有一個場景,非常適合拍攝對稱構圖,那就是有積水的地方。
而且使用手機拍攝,要比相機方便的很多。
找到一個周圍開闊,或者有特殊建築、特別景致的地方。
如果地面有積水,把手機翻過來,讓鏡頭儘可能的貼近水面,然後採用對稱構圖進行拍攝。
這張照片是在雨後路邊一個小水坑拍攝的,把手機倒放讓鏡頭貼近水面。
因為,倒放能讓鏡頭最大程度地接近水面,拍出來的對稱效果才會更好,這也是手機攝影的一個優勢。
積水面積不用太大,只要比手機鏡頭覆蓋範圍大一點就可以了。
下面這樣圖,就是實際拍攝場景,利用地面積水,拍攝水中倒影。
2. 雨滴
雨天的雨滴,往往能營造出一些朦朧、唯美的畫面。
而且如果利用一些道具,能夠通過虛實的對比,增加畫面的層次感以及空間感。
一把透明雨傘是雨天拍照的必備良品。
不被雨淋的同時,能夠通過雨傘拍出朦朧的畫面質感。
而且單手打傘,單手操作手機非常的便利,不像單反一樣很難單手操作。
在拍攝的時候,把手機放在傘里,點擊螢幕中水滴的位置對焦,就能拍出水滴清晰,背景模糊的效果。
3. 虛幻空間
通過水麵拍攝倒影,會有一種虛實朦朧的夢幻效果,如果選擇合適的角度,可以拍出穿越時空的錯覺。
操作方法很簡單:
只拍攝水面倒影,或者拍出現實物體的一部分,主體通過水麵倒影展示,拍完後可以進行180度旋轉。
用手機對準水面,可以隨時調整角度,保證畫面中內容的豐富度,包括人、建築、天空的雲。
這種場景最好選擇天空作為背景,因為如果倒影中素材太雜亂,會造成主體不夠明確。
很多時候,倒影類似於剪影,所以動作可以適當的舒展一些,以便於區分人的輪廓。
擔心文字不夠形象直觀,簡便的動圖教程來啦:
下面,再看這張圖,是不是很有感覺:
雖然只是一張非常普通的街邊隨手拍,但利用水面倒影的特性,後期通過裁剪、旋轉、調色,變成了一張藝術感很強的照片。
可是你知道嗎?這張圖的實際拍攝場景是這樣的:
這就是,掌握了手機攝影技巧所帶來的魅力。
好了,講完了場景,我再講一些手機攝影的小技巧:
鏡面反射
也可以拍大片
現代化的城市裡,最不缺的就是玻璃。
生活中到處都能看到玻璃製品,大到高樓大廈的玻璃幕牆,小到手機的玻璃螢幕。
其實利用玻璃的反射原理,也可以拍出有趣的照片,利用的方法和水面是一樣的。
在夕陽西下的時候,利用路邊的玻璃隔斷進行拍攝。
但是為了保證畫面左右完全對稱,一定要把手機鏡頭貼近玻璃,否則效果會打折。
手機貼近玻璃,拍攝人們下地鐵的場景,依然利用對稱構圖拍攝,可以在有限空間內,拍出更大的場景。
如果你有兩個手機,或者用身邊人的手機,依然可以通過螢幕的反射效果來拍攝同樣效果的照片。
比如,這張外灘照片,就是利用兩個手機拍攝的。
把一個手機放在拍攝手機鏡頭下方,拍攝鏡面倒影。
也可以把手機放到拍攝手機鏡頭上方,拍出反向倒影,形成盜夢空間效果。
攝影不要被各種條條框框局限著思維,我們學習的是原理、是思路。
至於如何實現你的想法,手機攝影更加強調隨時隨地、自由方便,所以要學會就地取材,發揮創意。
追焦,把夜拍弱點變優勢
在弱光環境下,手機拍照容易虛,那麼我們就利用它的這一「弱點」進行拍攝。
追焦是攝影里的一種常見拍攝方法,特別是在拍攝運動素材,比如跑動的人,運動的車等。
追焦的拍攝方法比較簡單,但是成功率比較低,要多拍。
拍攝的時候,兩個手拿穩手機,雙臂加緊軀幹,然後跟著移動物體保持水平同速移動。
在移動的過程中按下快門,這樣就能拍出主體清晰,背景模糊的追焦效果了。
在選擇場景的時候,背景中燈光顏色最好能夠豐富一點,這樣的話,畫面的色彩會更多樣性。
因為夜晚的所有效果,都需要靠光線來襯托。
攝影是一個發現美,記錄美的過程。
它不僅僅考驗一個人的技術,更考驗一個人的觀察力。
我們不是攝影師,所以沒有專業的攝影棚,沒有專業模特,也沒有機會天天去名山大川。
我們學習手機攝影的目的,就是為了把普通生活拍出詩意。生活可以平淡,但不能平凡。
其實攝影並不難,難的是你是否有一個善於發現美的眼睛。
那麼,今天的手機攝影小課堂就到這裡了,我們下期再見。
註明:本文為有書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有書君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有趣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