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這些章法,山水畫構圖並不難

2019-11-13     藝術929

本素材摘錄自《中國畫山水構圖圖例》,郭敦繪,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2015年出版,節選網絡共享內容僅供參考,如需深入學習,請從正規渠道購買正版圖書!

構圖就是根據特定主題的要求,在一定的空間,把個別或局部的形象適當地組織起來,構成一個協調的、完整的畫面。在中國傳統繪畫中稱為章法或布局,中國山水畫構圖實質上就是靈活運用種種章法,在實踐中組合所需要的畫面。章法,幾經前人歸納、總結,有大章法、小章法之說。

  1.大章法:直立式:畫面多以主峰為主,直柱上沖,如圖一、圖二。此類構圖一般物象比較單調,為求彌補畫面呆板的不足,圖一以盤松向空白處延伸,與上端遠峰呼應,使畫面飽滿完整。圖二的右下角近處巒峰據要,但形體不能過大,方與主峰體態相呼應,利用左下角點以小舟補白,用來裝點畫面活意。

  平展式:平展即平遠,畫面舒暢開闊,適宜於橫幅處理居多,由於開幅的局限,這類構圖多以雲氣變化、山原錯落、多姿樹垤以及水躍瀑瀉為主,或兼以低巍峰嶺為襯托來展現波瀾壯闊,或平遠,或高遠,或深遠。如圖三、四、五。

  偏勝式:主峰偏側占據畫面一隅,為了適度把握平衡,無物留白一側,天地兩端或遠或近施以景物,以防畫面因偏頗而無穩定之感。如圖六、圖七。

  凝聚式:山巒起伏、環環相扣、物象聚合結密,或團壘相依,或疊狀延伸,遂使景物繁雜、凝重、深厚。如圖八。

  迂迴式:表現山巒起伏、重疊深遠或高沖延綿,在國畫山水中多用S形造型。這種手法使物象環環相扣、疊狀伸展,層次聚合緊密更顯流動、深遠、壯闊。如圖九、圖十。

  傾斜式:主體山峰造型傾斜、勢陡,可筆鋒斜劈亦可行而和緩,山脈交錯流動,趨勢起伏流暢,如圖十一,上峰脈絡右下,中峰脈絡左上,而下峰則緩衝平坦,使畫面諸脈有放有收以求整體態勢穩定。為取得深遠和舒暢,在幾個層次上重疊峰巒需有主次大小之別。如圖十二。

  分畫式:這類構圖往往是畫面或上、或下、或左、或右做分割對應處理,既結密又斷隔,其間多以煙霧、雲水或風霾阻斷,以營造舒緩浩瀚之勢。如處理不當則有脫節單調之感。因此,必須將其間的空白使其空而有物、虛而有景、若隱若現、變幻莫測,突顯對峙主體雖割裂但不孤居,而求取對照呼應的效果。如圖十三、圖十四。

  呼應式:其畫面特點是主體部分分處於雙向而對稱,身份氣連、遙相呼應,彼此物象必須主次分明,且不可半斤八兩。如果雙方對比不懸殊,則需在虛實上找出空間。如圖十五、圖十六。

  散布式:畫面物象點綴疏落,近似星羅棋布,然散而不孤亂中有序,這要得力於在布局上使其相互呼應、藕斷而絲連。其間預留之白,可天、可水、可雲、可霧,形若氣流相擁相依。在景物安排上,形體高低大小、墨色濃淡對比、氣韻流動布局以及各自造型差異等都要做到散而不亂,散中有齊。在整體中求變化,在變化中求整體。如圖十七、圖十八。

  2.小章法:大章法如同人體骨骼,而小章法就是肌肉,大小章法相互補充,相互依存,大無小不立,小無大不生。所以說在運用某式大章法確立畫面布局後,再以小章法來豐富它的肌體,這樣的人方顯有血有肉,這樣的畫才能形神俱佳。

  鋪排法:對類別相同的景物,行筆走墨需反覆皴擦點染,層層推進,為使作品厚重,可施濃重、積墨直至焦墨,目的在於使形體延伸發展,使質感更加蒼勁、渾厚。如圖十九、圖二十、圖二十一。

  疊加法:對相似形體的描繪,如石頭,單體為石,而多石相積則為山、為嶺、為峰,重疊表現層層相壘,根據類別紋路走勢,施以皴擦點染,使其終生、繁密,質地堅實,畫面厚重。如圖二十二、圖二十三。

  穿插法:所謂穿插,即行筆流動,造型相互伸延、交錯,走勢起伏的雲水、山嶺、氣流涌動均可為之造勢,使其犬牙交錯,畫面充滿活力。峰巒陡起、勢如流螢,但要氣勢連貫、彼此相依,方能渾然一體。如圖二十四、圖二十五。

  開合法:山脈走勢、流水暢往、雲飛雲聚等大自然變化有開有合。作品的布局、物象的排列,開合併重方顯生動新穎。為了不使畫面呆痴,在處理上可間離與結密交替,有張有弛,既非密不透風,又非密而無物。如圖二十六、圖二十七。

  間隔法:畫面主體物象有間隔,甚至相互對峙,但不乏走向連體,使景觀形似孤獨,然而卻從屬整體分割需要,求貌離而神合。一阻一暢,一隔一續,方顯畫面活力及賦予節奏的生機。如圖二十八、圖二十九、圖三十。

  以上種種繪畫方法,是在實踐運用中的總結。既不能生搬硬套規則,也不能囫圇吞棗俯拾即是,要靈活運用且善於應變。充分發揮自己的悟性,抒發對大自然的熱情,只有孜孜以求,方能做到筆到意生,收穫無限。

轉自:微信公眾號@國畫藝術,致謝!

【 版權聲明 】

我們尊重原創,《藝術929》所推分享內容和圖片若涉及版權問題, 敬請原作者告知,聯繫小編刪除!致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Wqbua24BMH2_cNUggOD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