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頂尖操控感而獲得良好口碑的品牌,馬自達絕對算一個。可就是這樣一個優等生,每年交出的銷量答卷卻總是差強人意,以至於 「叫好不叫座」都演變成了馬自達的專有形容詞。
不久前馬自達公布了2019年第二季度的財報,財報顯示,馬自達第二季度凈營業額為8489億日元(約合550億人民幣),同比下滑2.7%;營業利潤為69.52億日元(約合4.5億人民幣),同比下滑79%,這是馬自達自2012年來最差的季度業績。
制表來自網通社
業績這麼差,銷量自然也好不到哪裡去。今年第二季度,國內市場馬自達累積售出5.4萬輛,同步下跌21.2%。除了歐洲市場有微弱增長外,其餘的市場全數下跌。面對這樣的銷量,馬自達的高管則甩鍋給市場,表示低迷的大環境下,加上馬自達正處在疊代的過渡期,銷量下滑在所難免。恕我直言,這個藉口找得還真是理直氣壯。
正如羅馬城不是一日建成的,馬自達也不是一天就衰微的。百因必有果,馬自達叫好不叫座的病灶,很早之前就積累下來了。
【堅挺的價格】
面對持續萎靡的車市環境,各大車企紛紛選擇靠著以價換量的方式,來留住消費者,從而保住銷量。而馬自達呢?明確表示不會參與價格戰,並且希望通過價值營銷,讓消費者理解馬自達的產品價值,來確保銷量。
話雖然說的很有骨氣,但是哪個消費者也不會傻到花十幾萬買個情懷,畢竟在優惠面前,情懷簡直不值一提。
【龜速的換代】
當年馬自達6的出現,就好似是汽車市場裡的一股清流,頓時掀起運動型B級車的浪潮。比寶馬325i和奧迪A4還要好的彎道表現讓馬自達6一經上市,就火到不行,而且一火就火了很多年。
馬自達6
憑著馬自達6得來的好感度,沒想到被馬自達3上市就停產這一烏龍事件,敗掉了大半。儘管停產的原因是與長安之間的糾紛,但是消費者並不買帳。既然你們有矛盾那你們接著鬧吧,我們去別家買車。
也就是從這次事件開始,馬自達推出新款的速度越來越慢:睿翼憋了兩年才搞出來,結果就是等它上市,黃花菜都涼了。細數目前馬自達國產車型,無外乎昂克賽拉、CX-5、CX-8這三款,相比於競爭對手的「多生孩子好打架」,戰鬥力負分。
【狹小的空間】
國人對於大尺寸空間的追求,還是很執著的,而馬自達的空間,實在是達不到這個追求。無論是走量的昂克賽拉,還是CX-5,車內空間都比同級小了很多,而作為中大型SUV的CX-8,更是以狹窄的後排空間,時常被人詬病。
狹窄的後排空間
雖然馬自達狹小的空間,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車型設計的影響:昂克賽拉就是為了能實現混動設計的要求,將車頭拉長,從而導致擠壓了後排空間;而CX-4則是為了滿足轎跑的溜背設計,占用了後排空間。
縱然堅持原汁原味難能可貴,但是跟不上消費者的需求,終究是要被厭棄的。
其實無論是操控性還是整體性能上,馬自達都是優等生,但是短得可憐的產品線、混亂的市場投放,以及毫不優惠的價格、滯後的更新疊代,都讓它變成了一個偏科嚴重的差等生。產品的確是好產品,可惜今天的市場上,已經不缺好產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