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故事|5年風雨無休送外賣 52歲「騎手媽媽」為兒子跑出換腎錢

2020-03-08     華龍網

記者手記:44歲之後,拚命賺錢的鄒小容便再也沒有為自己買過禮物,在她看來,全家人能健康平安,就是「三八婦女節」里最好的禮物。

視頻加載中...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3月8日6時訊(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周曉雪/文 石濤 尹建紅/圖、視頻 董進/主持)鄒小容的人生似乎可以一分為二,44歲前,她平平安安地結婚生子,和丈夫外出打工,期待讀大學的兒子早點畢業成家,兩口子也能享清福;44歲後,她的人生主題變成了四個字——「拚命賺錢」。8年時間裡,她賣過報紙,送過酸奶,如今是一名外賣騎手。為了給兒子治療尿毒症,鄒小容五年間風雨無休,行駛超過13萬公里,跑壞了3輛電瓶車,跑出了兒子的換腎錢。她每天都掰著手指算著,還有一萬多塊錢,就能還清欠下的債了。等還清那天,她也終於能歇口氣,給自己放個假了。

媽媽的「天」塌了

3月6日凌晨2點過,天空飄著小雨。鄒小容送完一單外賣,本打算收工回家,但看著手機跳出的新訂單,忍不住又點了「接單」。

這一單大概6公里的距離,東西倒不沉,是一袋炸雞外賣,送過去能有15.4元的跑腿費,這個數字對鄒小容來說太有「誘惑力」了。於是她揉了揉滿是血絲的眼睛,又打起了精神。

這一天,只不過是鄒小容騎手生活的普通一天。5年來,除了請假照顧患有尿毒症的兒子,鄒小容沒給自己放過一天的假,不停地跑啊跑,跑壞了3輛電動車。照她的話就是,「只要一直跑,就一直有錢賺!」

在2012年以前,鄒小容一直都覺得自己過得挺幸福的。她和丈夫都是重慶忠縣人,雖然兩口子常年在外打工,但兒子周佳從小乖巧懂事,剛剛邁入大學。日子雖平淡,但挺有奔頭的,閒暇時,鄒小容常常和丈夫聊著,以後兒子早點成家有娃,他們好早點回去幫忙帶孫子。她以為,這就是生活全部的樣子。

然而所有的平靜被一通電話打亂。2012年春節,正在上海打工的鄒小容突然接到一通電話:「兒子得尿毒症了……你快回來吧……」聽到消息,她整個人癱坐在地上。

鄒小容對「尿毒症」沒有概念,只是上學讀書的時候隱約聽過。當時她對這個病的認識是:「完蛋了完蛋了,像癌症一樣,沒救了」。

老闆聽說後,立馬給鄒小容買了張飛機票,讓她以最快的速度趕回家。那是鄒小容這輩子第一次坐飛機,3個小時的航程,她卻覺得像過了3個月一般漫長。

下了飛機,鄒小容直奔大坪醫院。曾經陽光健康的兒子,變成了另一幅模樣,脖子插著透析管,虛弱得不行。鄒小容感覺是天要塌下來一般絕望,反而是一貫懂事的兒子先開了口,撐著力氣安慰她:「沒事媽,現在醫療發達了。」

為了給兒子治療看病,鄒小容的老公決定去四川打工,照顧兒子的擔子落到了鄒小容身上。她找了一份送報紙的工作,凌晨3點去送,早上7點回家,再陪著兒子去醫院做腹膜透析。每周三次,風雨無阻。

唯一能救兒子的辦法是換腎,換一個腎需要30萬。聽到醫生說出這個數字後,鄒小容的雙手捏緊了口袋,低頭不語。全家的積蓄只有10萬出頭,找到腎源前的透析、治療還需要一大筆支出……

「我再苦再難,也要把救命錢給他賺回來!」連拼音都不會的鄒小容只有小學文化,賺錢她沒有別的辦法,只有找下體力的活路拼了命干。

這些年,鄒小容賣過報紙,送過酸奶,但這樣賺錢的速度著實有些慢。她甚至擔心自己還沒攢夠錢,兒子便撐不下去了。

2012年6月的一天,周佳突然全身抽搐、陷入昏迷,被送進了重症監護室。醫生下了病危通知書,說醒來的可能幾乎是0,鄒小容死活不信,還是每天守在門口。每天僅有的半小時探護時間,她像往常一樣,不停地給兒子按摩因輸液腫脹的手腳。她不停地跟兒子說話,可空氣里一片寂靜。

忠縣老家的奶奶害怕孫子會被「燒掉」,念叨著「要不然把他帶回來吧,讓我們再看一眼」。親戚們從北京、上海、浙江紛紛趕了回來。

那是下午4點30分,鄒小容記得特別清楚,兒子的眼皮突然動了下,有了回應。她立馬聯繫救護車把兒子送回了大坪醫院,兒子的這條命終於「撿」回來了。

從那以後,鄒小容賺錢更拼了。

跑齣兒子的救命錢

2015年,一次偶然間聽到朋友說現在不少人在當外賣騎手,跑得多就賺得多,她便有了念頭。時間比較彈性,能兼顧照顧孩子,只要吃得苦跑得多,收入也有保障。「我有的是力氣,為了兒子,我乾得下去。鄒小容暗暗下了決心。」

在騎手這個行當中,一般男性居多,不為別的,只是因為這份工作實在是太辛苦。風吹日曬,不僅比體力拚毅力,還要面對挑剔的顧客賠笑臉。為了兒子,鄒小容硬是咬著牙頂著上,從頭學拼音打字給顧客回覆信息,深夜跑單夜路怕黑也忍著。即使搶單子搶不贏年輕人,鄒小容也從不挑剔,盡撿人家「不要的」單子:路途遠的、需要爬樓梯的、天氣惡劣的……

由於晚上的訂單價高一些,鄒小容常常跑到凌晨兩三點才回家;節假日也有額外的獎勵,所以她節假日也無休。

鄒小容是龍頭寺片區年齡最大的女騎手,但不論是比速度還是拼單量,不少年輕的男同事都不是她的「對手」。

「我們年輕人的體力和精力,每天跑40多單算很好的了,但是鄒阿姨每天能接五六十單,不折不扣的『單王』。」一位80後男同事說道。

最拼的一次,鄒小容一天跑了近80單,從早上10點跑到了凌晨3點多。鄒小容已經記不清那天到底都送了些什麼,只記得她不停地刷新手機,看到訂單就接,接了單子就趕緊送過去。腦子裡只有一個想法,「怎麼更快地送到,怎麼接到更多的單子」。

訂單最多時,鄒小容一下子接了近10個單子,電動車後的送餐箱被塞得滿滿當當。得益於平時跑得勤送得多,她早已把龍頭寺片區的每一條街巷、每一棟樓房都熟記於心,腦子裡迅速鋪開一張「地圖」,畫出一條最高效的送餐路線。

跑累了也不捨得買瓶水,鞋子破了也不捨得換新的,鄒小容攢下的每一分錢都緊緊攥著,她想早一點攢夠兒子換腎的錢,早一點把兒子從病魔手裡奪過來。終於在2019年2月,合適的腎源出現了。算上兩口子這些年打工攢的錢,再問親戚朋友借了10多萬,終於把手術的錢湊齊,送兒子上了手術台。

停不下來的小摩托

兒子的病算是治好了,但治病前後花了近百萬,家裡的房子也賣了,還欠下了十多萬的債。這一切始終像一塊石頭,壓在了全家人的心頭。這個春節,新冠疫情來襲,家人勸鄒小容別跑了,但她不聽,「跑就有錢,不跑就沒錢,不還清債總覺得不踏實。其實為了攢錢,鄒小容已經連續5個春節沒有休息過了。

今年春節以來,鄒小容一天也沒休息,這兩天她正在衝擊騎手「王者」等級。達到該等級後,平台不僅會優先派單,還有每周有200塊的額外獎勵。離考核截止時間還有不到30個小時,鄒小容還需要送86單才能達標,為此她每天都跑到凌晨兩三點,第二天早上10點又再接著出發。

當騎手至今,鄒小容跑的累計里程超過13萬公里。這個距離,相當於繞地球3圈,重慶往返北京37趟。

然而比起身體上的辛苦,鄒小容覺得顧客的不理解更苦澀一些。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有個顧客讓她跑腿買口罩,鄒小容跑了好幾家藥店,好不容易買到,不過藥店賣3塊錢一個。由於價格比平時要高,鄒小容還特別詢問了顧客,顧客也回答說「買」。可當她把口罩送到時,顧客卻覺得貴不要了。鄒小容沒說什麼,默默拿回家自己用了。

還有一次,一位顧客的小區實行封閉管理,鄒小容進不去,但顧客又不願意下來取,怎麼解釋都不聽,還「威脅」道:「我點外賣從來都是送上門,你不送上來我就投訴你。」最後,鄒小容還是拜託小區物管才把這分外賣送了上去。

「做這份工作,肯定會遇到各種顧客,當然暖心人也挺多的。」鄒小容笑著說,不少人下單時會在備註上囑咐道:「你慢慢送,不著急,辛苦了。」還有一次送單,顧客一手接過外賣,一手把一袋子洗好的水果遞到了她手上,還沒等她反應過來就走了。

這些細碎的暖心片段,讓她覺得生活也沒那麼難。

看見生活的希望

如今,鄒小容的兒子身體正逐漸恢復,在小區里開了個小賣部補貼家用,老公也找了份水電工的工作,一家人又平平安安地生活在一起,日子平淡但有奔頭。

但鄒小容仍然選擇每天在外奔波,買菜做飯的事情往往由兒子負責。每天回到家,看到一桌冒著熱氣的飯菜,她只覺得褪去了一身的疲憊。

但也有讓她「不省心」的時候,有時鄒小容凌晨兩三點回家,看見兒子還沒睡也會冒火地說「怎麼還不睡,又在玩嗎,怎麼還沒長大?」。但其實她不知道,只有看到媽媽安全到家了,兒子才能安心地睡下。「我從記事起,父母就外出打工了,要過年才能見上一面。」周佳有時感慨,仿佛是這場疾病,讓他跟父母的關係更近了。

鄒小容也從來不捨得給自己花錢,運動鞋磨破了也不換,因為跑單多路途遠,鄒小容跑壞了三輛電動車,每一次她都會心疼上好幾天。前一陣,兒子偷偷背著鄒小容,給她買了運動鞋和保暖衣當禮物,她嘴上埋怨著兒子「亂花錢」,心裡卻開心得不得了。

在丈夫眼裡,鄒小容不是一個滿分的妻子,「我最多只給她打60分。扣掉的40分是她太『過分』了,不聽話,天天跑出去賺錢,從來不心疼自己的身體。」

在兒子眼裡,鄒小容也不是一個滿分的媽媽。「她累到肌肉勞損,我想讓她以後不要那麼拼了。我也在努力賺錢,能為這個家分擔一些壓力了。」

還有一萬多塊錢,就能把欠的錢還完了,鄒小容掰著手指算著。如果每天再多跑幾單,最快一兩個月就能還清了。還完錢後,她最想做的事就是給自己放個假,全家人能出去走一走,「我們都好多年都沒有出去過了」。

今天「三八婦女節」,鄒小容也沒打算休息,還在為「王者」等級衝擊著。不管她是不是騎手中的「王者」,在家人、朋友和同事們眼中,她都是生活的「王者」。

而對於鄒小容來說,全家人能健康平安,就是「三八婦女節」里最好的禮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Wg-tt3ABgx9BqZZIjDv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