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4月13日傳來一則振奮人心的好消息:
中國女足打敗了韓國隊,成功進軍本屆奧運會!
隊員王霜的一個進球,
成了會被歷史珍藏的瞬間。
有人說,
只是一場比賽的勝利,
獲得了奧運會的入場資格,
有這麼值得激動嗎?
你大概不知道的是,
中國女籃從世界亞軍變成了亞錦賽十年無冠,
中國女足從世界亞軍變成了一度無緣奧運,
只有中國女排保持在世界一流隊伍里,
即使遇到低谷也沒有掉出過奧運八強。
而今年的東京奧運會,
中國隊女子三大球終於再次成功會師。
我們就應該放肆地慶祝每一次勝利,
才會讓三大球的國民度越來越高。
02
中國奧運這一路走來,有榮譽,有低谷。
有遭遇不公平時的委屈不甘,
也有拿到冠軍時的舉國狂歡。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
那年中國隊的獎牌總數,
有五分之一都是李寧拿下的。
三金,兩銀,一銅。
也是在這一年,
「鐵榔頭」郎平作為主攻手,
帶著中國女排首次拿到了奧運冠軍。
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
14歲的伏明霞獲得了女子10米跳台金牌,
成了整個奧運會史上最年輕的冠軍。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
鄧亞萍再次包攬了桌球女子單打和雙打的金牌,
成為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擁有四枚奧運金牌的人。
2001年7月13日,
國際奧委會宣布,
北京獲得了2008年奧運會的主辦權,
那一刻,我們舉國狂歡。
2004年雅典奧運會,
男子110米欄決賽,
賽道上只有一個黃種人,
那就是中國人劉翔。
最終他以12秒91的成績,
打破奧運會紀錄,
拿到了冠軍。
劉翔的勝利,
在當時意味著什麼呢?
一直以來在田徑項目上,
整個亞洲都很難站上領獎台,
拿到奧運冠軍更是誰都不敢想的,
但劉翔做到了。
「誰說黃種人不能拿到奧運會前八,我今天就一定證明給大家看。」
也是在這一年奧運會,
中國女排戰勝俄羅斯,
時隔20年再次拿到奧運會冠軍。
2008年北京奧運會,
是所有中國人心中最熱血沸騰的記憶。
中國以51塊金牌位居榜首,
也是有史以來獎牌總數最多的一次。
那一年的奧運會開幕式,
是至今都無法超越的經典。
2016年里約奧運會,
中國女排戰勝塞爾維亞,
時隔12年再次拿到奧運冠軍。
中國桌球隊,
在奧運賽場上幾乎包攬所有獎項。
為了不讓中國隊贏得太「過分」,
國際乒聯18年來改了9次規則,
規定球拍材質,大球改小球,
甚至變更賽制……
然而這並沒有影響中國隊,
繼續在無敵的路上寂寞著。
讓別人贏是不可能的,
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
爭取別讓對手輸得太難看。
比如為了不零封對手,
大魔王張怡寧只好把球「不小心」扔地上,
就這樣讓給福原愛1分。
國家隊直接寫了首歌送給國際乒聯。
「你們隨便改,有用算我輸。」
中國的桌球運動員們,
在拿到世界冠軍之後都不敢懈怠,
因為國內聯賽還有無數高手等著自己。
03
奧運會上那些精彩瞬間,
堪稱傳奇的大逆轉,
成了後人們反覆回味的經典。
而在這些風光時刻背後,
運動員們背負著巨大的壓力和榮辱感。
「跳水女皇」郭晶晶,
在長期跳水的過程中落下了嚴重眼疾。
2001年她的右眼視網膜破裂,
手術之後視力只剩下0.2,
站在跳板上甚至都看不清楚板頭,
但她憑著肢體記憶繼續跳。
「我這套動作跳了10年了,自己還是比較有把握的。」
2003年,左眼也查出同樣問題,
但她堅持參加2004年雅典奧運,
最終捧回了兩個冠軍。
後來又頂著病情繼續加重的風險,
將2008年奧運會冠軍拿到手之後才退役。
中國泳壇巨星孫楊,
因為長期泡在水裡訓練,
手上的紋路都磨掉了。
出國辦簽證時,
十根手指沒有一根能錄上指紋。
「鐵榔頭」郎平在25歲退役時,
膝蓋磨損已經達到了70歲老人的程度。
股骨頭、頸椎多處關節受傷,
前前後後做了十幾次手術。
在美國生活時,
出門停車都停在殘疾人車位。
所以,
哪有什麼真正的東方不敗?
每一塊金牌,每一場勝利,
都是運動員拿青春和血淚換回來的。
酸楚留給自己,榮譽留給國家。
希望大家在關註明星演員歌手的時候,
能夠分些精力關注一下,
那些拼盡全力為國爭光的運動員們。
這些名字,
才最應該是熱搜上的常客。
加油,中國隊!
【匯客廰文旅】一個「任性、好玩、有態度!」的文化旅遊社群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