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導讀
《屌絲醫生王小鵬》系列小說有大量的專業知識,每個章節都是一個病例,有疑難病例,也有普通病例。本書目的是希望大家在繁忙的工作之餘,休閒閱讀,放鬆身心,若能對專業有所啟發,更是善莫大焉。
小說第一季已經完結,共含22個故事章節,每個故事都是作者的嘔心瀝血之作。感興趣的朋友們可點擊查看《屌絲醫生王小鵬》系列小說第一季。
第二十九章:我還能打籃球嗎?
秦百川,1米8的十八歲小伙子,英俊健壯,是學校籃球隊的主力球員,高考也是因為籃球打的好特招的。運動健兒從來不缺女友,而且女友們個個貌美多姿,更何況是又高又帥的秦百川,他的女友叫陶沚央。場中的健兒揮汗如雨,場外的美女芳心蕩漾,仿佛男士的渾厚陽剛需要搭配女士的尖叫陰柔,才能使球場和諧。每次秦百川打比賽,陶沚央都會觀戰,替他帶著毛巾、衣物、水,體貼的無微不至。
最近秦百川比賽成績不佳,總覺得右手綿軟無力,手指伸直時還會有一點輕微的震顫,天冷的時候更是明顯,秦百川覺得可能與這段時間運動過度有關,他決定休整一段時間,正好暑假快到了,準備跟女友一起自駕去西藏。自駕游,心情好,風景美,時刻有愛人陪伴,秦百川感覺很滿足。
高原地區比較冷,秦百川遊玩期間,仗著自己年輕力壯,活力旺盛,依舊衣著單薄,準備返程時,他感覺自己右手無力的症狀更明顯了,甚至有點握不緊方向盤。陶沚央有點擔心,跟秦百川交換位置,整個返程,大部分都是陶沚央一人在駕駛。
回家後,休息數日,秦百川似乎感覺症狀有所恢復,於是便放鬆了警惕,想開始約夥伴們打籃球,陶沚央很堅定的阻止了秦百川的想法,硬拉著他去了醫院,因為細心的陶沚央發現,秦百川右手肌肉有輕度的萎縮,不及左手飽滿。
接診的醫生是周鳳,秦百川表現是右上肢下運動神經元損害,寒冷加重,手指伸直時伴有輕度震顫,於是給他開了頸髓MRI和肌電圖檢查。肌電圖定位在了右側頸膨大前角細胞,頸髓MRI(見下圖)。
「周老師,這是運動神經元病嗎?」住院醫師曹芸問周鳳。
「雖然定位在了頸髓的前角細胞,但病變太過於局限,應該不是運動神經元病。」周鳳回答。
「曹芸,你看他的頸髓MRI有問題嗎?」周鳳說。
「難道周老師懷疑脊髓型的頸椎病?我沒看見這人的椎間盤有明顯突出啊?」曹芸疑惑不解。
「你再仔細看看?別總是看前面,往後面找找,能發現問題嗎?」周鳳笑著對曹芸說。
曹芸盯著片子看了許久,依舊一頭霧水。
「你看,他頸膨大部分有萎縮變細,按理說頸膨大是整個頸髓最粗的部分。」周鳳指著片子手把手的教曹芸。
「對啊,我怎麼沒發現!」曹芸靦腆的一笑,有點不好意思。
「另外頸髓的後方似乎有一條低信號的線(箭頭),我懷疑是硬膜,背側硬膜與鄰近椎板失去連接,硬膜外間隙增寬。」周鳳繼續說。
「哦,我明白了,周老師是懷疑平山病!那我們下一步是不是做屈頸位的MRI呢?」曹芸機靈的說道。
「對,還要加做增強。」周鳳對曹芸說。
曹芸遵照周鳳的安排,陪患者完善了屈頸位的頭部MRI平掃+增強(見下圖)。報告提示:背側硬膜外可見條形、新月形異常信號,內見血管流空影,增強掃描明顯強化。
至此,診斷明確,雖然平山病是一種自限性疾病,但仍不可以掉以輕心,周鳳告知秦百川,2-4年內,也就是整個大學期間,不能再打籃球,要限制頸椎屈曲,佩戴頸托。雖然秦百川十分為難,百般不樂意,但有溫柔體貼的陶沚央監督,估計會老老實實遵循醫囑吧。
知識點
平山病是一種良性自限性下頸段下運動神經元損害的疾病,主要指脊髓前角運動神經元細胞,好發於青少年男性,15-25 歲,起病隱襲,臨床表現為局限性上肢遠端、手指及腕關節肌無力,伴肌萎縮,手部厥冷和手指伸展時震顫,前臂伸展時束顫,症狀限於單側,或以一側明顯,無感覺異常、錐體束征,下肢和小腦無異常,無顱神經損害及括約肌功能障礙,病史中無脊髓灰質炎、毒物暴露或周期麻痹病史。本病可進行性發展,但絕大多數 5 年內停止發展。診斷依靠臨床、肌電圖、影像學,後者主要包括頸椎自然位和過屈位的增強 MRI。
頸椎 MRI 檢查需中立位結合過屈位,以過屈位為主,低位頸髓內可見 T2 異常高信號影或伴脊髓萎縮,脊髓背側硬膜外間隙增寬,內可見流空信號並明顯強化。
通常認為平山病在發病 5 年內自然轉歸,因此 2-4 年內限制頸椎屈曲成為保守治療的關鍵,如佩戴頸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