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處,是一個人的清歡!(值得一看)

2019-12-11   心成一閱


莊子曰:「夫恬淡寂寞,虛無無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質也。」


人,甘於寂寞,心境恬然,自然不會去強求太多本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也不會把人際關係看得太重,患得患失,擾亂了自我的喜怒哀樂。


很多人喜歡泛泛而交,認為「多個朋友多條路」,以人脈廣為榮,自詡自己的朋友圈。


殊不知,真正強大的人,都愛獨處,他們遭人鄙夷的「不合群」正是庸者無法高攀的境界。


圈子不同,不必強融


《戰國策》有云:「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人世間,紛紛擾擾,人們各有不同,亦有相似,故有分類。


有的人一見如故,相見恨晚,有的人形同陌路,話不投機半句多。


人分三六九等,木分花梨紫檀,圈子不同,不必強融。


《太子少傅箴》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與什麼樣的人交往,便會走什麼樣的路,與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就會擁有什麼樣的人生。


窮人會教你省錢,富人會教你賺錢,酒友會邀你爛醉,茶友會與你品味人生。


想要賺錢就不要強迫自己向窮人學習如何省錢,把自己的精力都花費在計較與比較上,讓生活變得廉價。


想要在品茶的靜逸中隔絕喧囂的世界,就不要強迫自己與別人一起用酒精麻木生活。


不必為了迎合他人而扭曲了自己的思維,強迫自己做一些違心的事。


「道不同不相為謀」,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選擇適合自己的圈子,才能活得自在。



垃圾社交,不如不交


古人云:「觥籌交錯盡虛佞,推杯換盞無真衷。」


虛偽的人用嘴,喜歡在酒局上喝酒、吃肉、誇誇其談;真誠的人用心,只會在關鍵時刻伸出送炭的手。


四方雲擾,揚起滾滾塵埃,充斥其中的利益,早已侵蝕人心。


裡面還有很多「無聊」的靈魂,尋覓可以勾肩搭背的人,只為打發時間。


垃圾社交,不如不交,垃圾朋友,不如不處。


生活中,很多所謂的「朋友」關係,並非對立。


一方真誠以待,另一方所謂真心,不過是街邊濫發的傳單,只要是人,都能收。


與其浪費時間接過他人肆意發放的傳單,為了客套而細細閱讀,消耗自我時間,倒不如一開始就體面婉拒,攢起珍貴的時光,留給真心的人。


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交往,不是所有的局,都值得參加。


真正有交情的人,不需要通過一群人的聚會才相見,真正的知己,不會刻意在人群中表露與你親密無間的關係。


無聲勝有聲,好的東西,終究是不言而喻的。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選擇與真誠的人交往,選擇與理解自己的人一起,才能活得從容。



獨處,是一個人的清歡


知己難求,真誠的人鮮有,很多時候,獨處,才是一個人的清歡。


把一群人的狂歡關在門外,才能與屋內自己的靈魂碰撞出火花。


《增廣賢文》中云:「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歲月催人老,珍惜時光的人,時光的饋贈會讓其如獲至寶。


與自己獨處的時光,往往能產生前所未有的思想,從而發現更好的自己。


演員陳道明在自己最火的那段時光里選擇獨處,在接受楊瀾的採訪中,他說:

「我一上酒桌應酬就是煎熬,尤其是一個人當一個人喝醉了,一句話跟你說了四五遍,一張名片遞給你八次時,你就會感到一種窩火,一種憤怒,特別煩。


現在社會在強調競爭,往往忽略和忘記了獨處的美德。」

他的獨處時光,並非是無奈的打發時間,而是看書、練字、彈琴、畫畫,充實自己。


季羨林說:「陳道明的文學水平,可以勝任北大研究生導師。」


阿諛奉承不如充實自我,把借巨人肩膀的時間讓自己成長成巨人,更容易獲得想要的結果。




《清靜經》:「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生命的本質在於快樂,快樂的本質在於清凈。


濫交的人容易迷失自我靈魂,在忙碌與應酬中失去生活的意義。


真正強大的人,總是獨來獨往的,他們在人們所看不見的地方積蓄能量,然後,大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