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每日郵報》6月15日報道,烏克蘭一名綽號「鐵娘子」的馬拉松選手在一場「地獄級(環庫亞利尼克湖極限馬拉松(42英里68公里))」競賽中,半途失蹤。救援人員花了11小時才找到她,由於長時間中暑脫水,她在6月14日晚些時候在醫院去世。
33歲的卡捷琳娜·卡蒂烏什切娃是國家24小時長跑隊隊員,2019年她在摩爾多瓦和基輔贏下了兩次超級馬拉松賽。
不幸的是,這次比賽中她在馬拉松賽道半途失蹤,經過11小時搜尋被組委會找到,但是因為長時間中暑脫水,6月14日不治身亡。
據組委會介紹:該馬拉松,難度堪稱「地獄級」,賽道靠近黑海,氣溫高達38攝氏度,賽道叢林、沼澤、蘆葦地、石頭、陡崖接連不斷,危險叢生,危機四伏,被跑友們成為極限級玩命無情馬拉松賽事。
卡捷琳娜在夜裡身體出現問題,氣溫驟降後陷入昏迷。直至比賽結束,人們才發現她音訊全無,隨後展開搜救。8小時過後,警方根據手機信號在距離終點6英里(約9.7公里)處找到了她,但卡捷琳娜最終還是在醫院去世。
怎樣知道自己中暑了?除了跑步之外,很多運動愛好者仍然會在夏季繼續進行鍛鍊。可是,豈是「夏練三伏」這麼簡單的事情嗎? 中暑根據輕重程度分為三級:先兆中暑、輕度中暑、重度中暑。
>>>> 先兆中暑
是指高溫高濕環境下出現多汗、口渴、乏力、頭暈、眼花、耳鳴、頭痛、噁心、胸悶、心悸、注意力不集中,體溫正常或略高。
>>>> 輕度中暑
是指先兆中暑加重,出現面色潮紅或蒼白、煩躁不安或表情淡漠、噁心嘔吐、全身疲乏、心悸、大汗、皮膚濕冷、脈搏細速、血壓偏低、動作不協調等,體溫升高至38. 5℃左右。
>>>> 重度中暑
按遞增的嚴重程度可分為熱痙攣、熱衰竭、熱射病,也可出現混合型。
面對不同情況,該怎麼辦?跑步和戶外運動出現以下症狀時,你可能已經中暑了,必須立即轉移到陰涼地方,避開高溫,對症處理。
>>>> 先兆中暑或輕度中暑
中暑症狀:高熱和大量出汗情況下,出現頭痛、頭暈、噁心、嘔吐或四肢麻木等症狀。處理方法:及時補水、降溫!
>>>> 重度中暑熱痙攣
中暑症狀:多發生四肢抽筋,經過多次牽拉無效或無誘因的腹痛、背痛。處理方法:撥打120,現場及時通風、補水、降溫。
>>>> 重度中暑熱衰竭
中暑症狀:體溫升高,呼吸急促、四肢濕冷、大汗、脈弱、血壓降低等,可伴有肌痙攣。處理方法:撥打120,同時立即補水和快速降溫。
>>>> 重度中暑熱射病
中暑症狀:體溫升高超過40℃,意識不清,少汗或無汗時,可伴有肌痙攣。處理方法:情況比較危機,可能危及生命!立即撥打120,等待救援的同時,利用各種手段迅速降溫,包括冰水浴!
>>>> 心臟驟停
中暑症狀:倒地無意識無呼吸或嘆息樣呼吸。處理方法:立即撥打120,並迅速開始徒手心肺復甦(CPR),著重於胸外按壓,直至專業醫護人員趕到!
如何預防才能避免中暑?
現場對各類中暑進行鑑別、處置是急救措施,但真正能幫到跑者的,是教會大家從根本上避免中暑。
· 室外活動時要及時補充水分,尤其在高溫和大量出汗時要補充電解質,可以喝運動飲料或補充鹽丸。不要一味大量喝白水,防止低鈉「水中毒」。
· 跑步著裝要穿速乾麵料的衣褲,有利汗液排出蒸發,帶走熱量。棉質衣服不利汗液排出,容易引起熱量堆積。跑步時可帶遮陽帽,即可減少陽光直射,減少外部熱量的侵入,同時也可防止下雨時熱量流失。
· 陽光下或高溫比賽,通過補給站時可用海綿或直接將水淋在頭上和四肢,利用蒸發和傳導方式為身體降溫。
· 室外溫度超過33℃後,機體主要的散熱方式——輻射將逐步失效,所以跑者要儘量避免在中午或高溫炎熱天氣跑步,易誘發中暑。可選擇早上或晚上,天氣較涼爽時鍛鍊。
· 日常訓練可逐漸加強耐熱鍛鍊,提高機體的耐熱力,應對高溫下比賽。
· 跑步時要一定要聆聽自己身體的反應,如感到不適,要減速或休息,切不可貿然行事,造成傷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WVnAu3IBiuFnsJQVfyU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