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博的地方應該算是頂尖名校了,你能想像到的關於名校的一切,比如深夜爆滿的圖書館、common room裡面隨處可見的諾貝爾獎候選人、隨便一個建築的磚塊就有幾百年歷史、牆上掛著的知名校友都是九年義務教育教科書里的名人,這些都有,並且大家都習以為常。跟身邊的博士同學每天喝下午茶,講段子,聊學術,交流ideas,罵審稿人,八卦系裡的大教授,大家說到自己正在做的工作,都自信滿滿,娓娓道來,並且非常期待傾聽者給自己建議,打開思路,尋求突破,氛圍輕鬆愉快。
偶爾回國開會造訪國內一些相對還不錯的大學,辦公室的氛圍讓我感覺十分壓抑,跟那些博士生聊的東西都是項目結題報告、幫老闆報帳、東拼西湊要交差的數據、發文章被迫掛哪些人的名字、每天寫材料拉橫向經費;每個人都在努力地伏案工作,似乎都有做不完的事情,臉上卻很少有笑容,對自己的課題幾乎沒有表達欲,沒有任何幽默感。一旁的我竟然覺得自己悠閒地在這裡喝咖啡都會有不務正業的罪惡感,說話都不敢開玩笑,而他們老闆進來愛理不理、居高臨下地同我講話時我甚至都想趕快道歉:對不起,老師,我上周又在工作時間約朋友出去打撞球了……窘迫的我這時只好拿出自己英國的學生證,不停地跟自己說,我不是這個學校的,他不是我的老闆,我不需要跟他彙報,我愛斯諾克……
那些跟我年齡一樣甚至比我還大的學生,我們是同級的博士生,而我卻感覺跟他們完全不是一個世界人,看問題的想法、思路沒有任何共同點,所關心的事情也幾乎完全不同。他們有大量國家的撥款,設備甚至比我們都要好,他們的導師也都是大院士、大科學家,他們課題組的文章都發在高水平期刊上,但他們卻沒有任何自信。我有時真的很想對他們大喊:你們很優秀,你們也配享有我所享有的一切,但你們為什麼就不開心點呢???這裡的科研氛圍,我感受不到思想的自由,觀點的碰撞,科研的激情,只有自卑,服從和自虐式的攀比。
一個博士生涯,把我們塑造成了完全不同的兩種人,並且影響我們的一生。
也許這就是普通學校與名校的差距吧:他們的學生不開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WVQDcW8BMH2_cNUgctE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