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廣州訊(記者 安晴) 12月1日是第32個"世界愛滋病日",我國確定的主題是"社區動員同防艾,健康中國我行動"。這表明在我國,防艾已進入社區動員、全民發動新階段。
廣州•百萬葵園,超過1200人一起穿上了旗袍、繫上紅絲帶、共唱國歌
在廣州,來自廣州周圍的深圳、珠海、汕頭、香港、澳門、台灣、粵港澳大灣區的社區代表,來自貴州、廣西、福建、湖南、河南、山東、北京、黑龍江等全國各地的社區代表,還有來自美國、加拿大、德國、法國、澳大利亞、西新蘭、新加坡、斐濟等世界主要地區的華人華僑代表,總計1500人濟濟一堂,參與由中國青少年愛滋病防治教育工程、北京青愛教育基金會、深圳市福順公益基金會、華太俱樂部/旗袍總會共同主辦的"天下母親,以愛抗艾"千人慈善公益行動。
千人聚羊城,母親同防艾
青愛工程辦公室主任張銀俊(左四)與銀髮旗袍代表隊
他們中間有年逾八十的老奶奶,有常年活躍在社區的社區大媽,有政府機關的公務員,還有大夫、老師、律師、企業家、退休工人、退伍軍人、傷殘人員,還有二百多位學齡兒童。他們一起由家庭走到社區前台,匯入共同防艾的大軍之中。
這是自我國於1985年開始防艾以來,社會動員最為廣泛和最為深入的一次活動。"社區動員同防艾"成為這次活動的靈魂。"健康中國我行動"成為基層群眾的自覺行動。
青愛工程辦公室主任張銀俊(右一)與華太俱樂部/旗袍總會創會會長李艷華(左一)共同領讀倡議書
在這次活動中,1500人共同宣讀《天下母親、以愛抗艾》倡議書成為本次的一個亮點。張銀俊理事長在這次活動的講話中點名了這次活動的主旨,即"社區動員,全民防艾,不分老幼,一致行動"。
在活動現場,一位73歲的老奶奶說,"過去不知道什麼是愛滋病,今天才知道,原來愛滋病就在我們身邊。"一位大媽說,"我的孫子剛到青春期,我回去要好好教育我們的孫子,一定要遠離愛滋病感染源。"一位來自歐洲的華僑說,"在國外,性教育非常普遍,但在國內還是一個禁區。"一位在深圳工作的醫生說,"深圳是改革開放的窗口,外來人口比較多,不同發展階段、不同文化理念的人聚集在一起,增加了普通人感染愛滋病的幾率。"一位來自山東的代表說,"山東是儒家文化發源地,是孔夫子的故鄉,但在山東,愛滋病感染人數也在增加,僅在今年就增加了兩千多人,這是非常可怕的情況。"
在活動現場交流中,一位高校的老師說,"愛滋病是人類遇到的一次'憂患',這個憂患所針對的是人類的性愚昧、性無知和性野蠻,以及更為嚴重的性開放和性異化,解決這些問題不僅是醫學的問題,而且是文化與文明的問題。"
"天下母親,以愛抗艾"千人慈善公益行動現場
在觀看了旗袍女性的表演後,華太俱樂部/旗袍總會創會會長李艷華說,"旗袍展現的是女性的外在美,但我們由此激發的是女性的內在美,以及女性對自身尊嚴的愛護。"
青愛國際首席顧問、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組織教育委員會常委、深圳市政府決策委員會專家楊思卓
聽了楊思卓教授的講座後,一位女性說"楊老師講的她力量、她領導力,我理解就是啟迪我們女性的自信心和責任感,包括對孩子、家庭和社會的責任感。"
崑曲名曲《梨花頌》表演
作為崑曲表演藝術家,來著湖南的羅女士在演出後說,"崑曲的精神就是儒家的精神,崑曲所要求的修為,就是儒家修身齊家的修為。"我們唱崑曲,就是通過戲曲的方式傳授儒家的度己育人之道,而這正是防艾的根本。活動以唱國歌引領全場,以穿旗袍展現女性的風采,以佩紅絲帶表達對"以愛抗艾"的堅定支持。
天下母親,以愛抗艾
本次活動拉開了青愛工程"社區動員"的序幕,各地代表將回到本地本社區開展進一步的"社區動員"工作。一場"社區動員同防艾,健康中國我行動"的抗艾洪流正在由羊城向全國各地傳遞開來,華僑華人代表也會把中國的這股春風、尤其是青愛工程推出的"青少年性教育防艾模式"帶到世界各地去,"中國的經驗"、"中國的模式"也會給世界人民帶來福音。
據悉,由中國青愛工程發起的"天下母親、以愛抗艾"社會動員方式自2015年"世界愛滋病日"在北京啟動以來,已獲得來自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世界多國駐華使節、我國著名文化人等社會各界的積極踴躍參與,累計參與此項活動的人數已達到15萬人次。這次羊城千人共同宣讀《天下母親、以愛抗艾》倡議書,千人共同宣誓以愛抗艾,無疑已把這項極具動員力的活動引向了深入。
青愛工程形象大使、中央電視台主持人康輝
活動現場還特別播放了中央電視台主持人、青愛工程形象大使康輝為本次活動特別製作的視頻祝福,使這次社區動員活動達到了高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