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館子啦!北京27家老字號最新地址奉上

2019-10-04     老北京故事

1.柳泉居

柳泉居是北京著名的八大居之一,始建於明代隆慶年間。這裡以爆、炒、熘、燒、燜為主,其中要數他家的豆包外賣窗口最有名,是不少顧客的心頭好。


2016年8月28日,因修建地鐵4號線停業的柳泉居,在臨近平安里地鐵站的地方重張開業,讓喜愛它的老主顧又吃到了熟悉的味道。


爆三樣、糟熘魚片......想吃魯菜了您還得來這兒,臨走別忘了再帶上袋豆包。

地址:新街口南大街176號

2.鴻賓樓

鴻賓樓飯莊創建於清朝咸豐三年,原址在天津。1955年應周總理之邀入京,以其獨特的菜品享譽京城,被譽為「京城清真餐飲第一樓」。

1998年西單地區改造,鴻賓樓遷至展覽館路11號。

現在清真餐館都愛用牛尾做菜,但能達到鴻賓樓水平的實在是太少了。芫爆散丹、它似蜜也是這裡的鎮店菜。



地址:西城區展覽館路11號(百萬莊路口)

3.美味齋

美味齋飯莊始源於上海,創於1923年,以經營上海風味菜肴為主,1956年,在周恩來總理「全國支援北京建設」的號召下,美味齋從上海來到北京,最初的位置就在菜市口鶴年堂西側。在很多老北京人的回憶里,美味齋三分錢一碗的米飯、一毛一分錢的肉末豆腐和五毛錢的白斬雞,讓人印象深刻。

1993年,由於「兩廣路」拓寬,美味齋無奈離開菜市口,暫停營業。直到2005年,美味齋才在白廣路重新開業,但生意卻不如從前。如今,美味齋搬到了離菜市口地鐵站不遠的翔達大廈一層。對老宣武人來說,這也是一個充滿回憶的館子吧!

下館子啦!北京27家老字號最新地址奉上

地址:廣安門內大街167號翔達大廈1層

4.馬凱餐廳

1953年,13名湖南同鄉集資,接收了地安門外、後門橋路西的老字號馬凱冷飲店,並將其改建為經營湖南風味菜肴的餐館,其名定為馬凱餐廳。開張之時,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為其剪彩。

雖然這些年馬凱在長椿街開了分店,但今年年初,馬凱餐廳重回地安門的消息一出,還是引起了一陣不小的轟動。再次來到馬凱,您見到久違的老街坊了麼?

毛氏紅燒肉、東安子雞、鱖魚兩吃,響油鱔糊......還有幾乎每桌都會點的糖餅,吃一口菜,品一下回憶!

地址:地安門外大街29號

5.東興樓

東興樓,創業於清光緒二十八年,曾是「八大樓」之首,最初的店址位於東安門大街路北。後因經營不善,東興樓於1944年底暫停營業。

再後來,東興樓把店開在了東直門內,也慢慢有了其他分店。

蔥燒海參、燴烏魚蛋湯、芫爆肚絲作為這裡的招牌菜,一直深受好評。

地址:東直門內大街5號

6.致美樓

致美樓,開業於明末清初,原為姑蘇菜館,後改為山東菜系,是大名鼎鼎的「八大樓」之一。早前位於前門外煤市街。曾有名菜有四吃活魚、雲片熊掌、三絲魚翅、壽比南山等。如今,致美樓把店開在了陶然亭北門外,改名為致美樓飯莊。

小編比較喜歡一魚四吃、抓炒裡脊、焦溜肉片,您的最愛是哪道菜?

地址:陶然亭路39號

7.同春園

同春園飯店開業於1930年,早年間開在西單,是當時老北京「八大春」之一,也是唯一傳承至今的一「春」。這裡主營淮揚菜,魯迅、梅蘭芳等社會名人,都曾是這兒的常客。

「頭往尾巴翹,外形似松鼠,澆汁吱吱叫」,酸甜適中的松鼠鱖魚一直都是他家的鎮店之菜,可以說是百吃不膩。

現在您要想吃這口了,那咱就得上新街口來了~

地址:新街口外大街甲14號

8.曲園酒樓

這也是一家曾開在西單的老字號,曲園酒樓創建於清光緒年間,是北京經營湖南菜最早的老字號,據今已有110多年歷史,還有「京城湘菜第一家」的美譽。

1949年新中國成立,曲園才從湖南長沙被請進的北京城。這幾十年的工夫,曲園確實隨著京城的建設搬了不少回家,可挪到那兒火到那兒。從西單大街到豐臺公園、車公莊路口,再到阜外大街。現在,曲園又有了新落腳的地方—展覽路48號。


重新開張後的曲園酒樓,除了酸辣肚尖、剁椒蒸魚頭、東安子雞這樣的經典菜,還增添了很多新派湘菜。

地址:曲園酒樓現展覽館路48號

9.烤肉宛

北京經營烤肉的餐館數創建於清康熙二十五年烤肉宛的字號最老,至今已有320多年歷史。張大千、梅蘭芳、馬連良等藝術大師都是這裡的常客。

您喜歡文吃還是武吃?



1992年至2002年,這10年里,烤肉宛一直在搬家,從宣武門到西單,再到復興門內,缸瓦市......直到2004年10月烤肉宛在南禮士路58號重新開業,結束了「漂泊」。

烤肉宛的牛肉火候掌握的特別好,會吃的主兒都知道得把牛肉夾到小燒餅里吃,那味道~就兩字,絕了!

地址:南禮士路58號

10.萃華樓

萃華樓的創辦者基本上都是從東興樓飯莊出來的。這裡以經營爆、炒、炸、燴、糟制各類山東風味菜點菜肴而著稱,菜品講究精緻美觀、很快享譽北京,成為了「東興樓第二」。

現在的萃華樓已經離開了王府井,搬到了崇文門新世界這邊,名字里也加上了「小菜館」這三個字。

像醬爆桃仁雞、糟熘魚片、燴烏魚蛋湯這些招牌菜幾乎是桌桌必點。

地址:崇文門外大街3號新世界一期必勝客旁門進坐扶梯到二樓

11.同和居

瓷,您看過《芝麻胡同》麼?今年年初的時候小編迷上了這部劇,那時候天天聽主人公在那念叨同和居,弄得我可饞糟熘魚片和銀絲卷了,還有那招牌菜—三不沾!

同和居飯莊是咱北京較早經營魯菜的老字號,開業於清代道光二年,原址在西四南大街北口(西四牌樓西南角一四合院內)。如今,分店已遍布北京。

什剎海店地址:地安門西大街51-2號

12.南來順

南來順飯莊,創立於1937年。南來順的小吃大多祖輩相傳,口味獨特,很難仿造,漸漸的也就創出了牌子。


南來順飯莊幾經變遷,從天橋到菜市口,再到現在的南菜園。小編覺得南來順在菜市口的那些年,是他家的巔峰,也不是說現在不好吃了,但總覺得差點什麼...

它似蜜、燒羊肉、還有糖卷果是南來順的招牌菜。薑絲排叉更是在1997年被評為「北京名小吃」和「中華名小吃」。

地址:南菜園街12號2樓

13.白魁老號

白魁老號原名叫「東長順」,開業於清乾隆四十五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白魁」本是當時店主的姓名,由於他製作的烤羊肉深得顧客讚賞,久而久之,人們便習慣把「東長順」直接呼作「白魁」,而「東長順」的名字反倒不為人們知曉。


白魁老號的燒羊肉在過去的北京一直是燒羊肉行中最考究、最為知名的。與「東來順」的涮羊肉、「烤肉季」的烤羊肉、「月盛齋」的醬羊肉並列,成為北京著名的羊肉「四大家」。曾經位於隆福寺的店,不知道給多少北京人留下了回憶!

交道口店地址:交道口南大街158號

14.便宜坊

便宜坊烤鴨店是北京著名的「中華老字號」飯莊,創業於明朝永樂十四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了。


最早的便宜坊在菜市口米市胡同,當時只是一個小作坊,並無字號,由於該店把生雞鴨收拾得乾乾淨淨,烤鴨、童子雞做得香酥可口,售價還便宜,很受顧客歡迎,天長日久,這些飯莊、飯館和有錢大戶,就稱該作坊為便宜坊。


便宜坊的燜爐烤鴨外酥里嫩,口味鮮美,享有盛譽。比起全聚德,小編更偏愛便宜坊。

哈德門店地址:崇文門外大街16號便宜坊大廈4樓

15.惠豐堂

惠豐堂飯莊始於咸豐八年,原址在前門外大柵欄觀音寺街。惠豐堂牌匾由慈禧太后題寫,是北京有名的「十大堂」之一。

飯莊以經營山東風味菜馳名,以「燴」菜最為拿手。其中「九轉大腸」最為有名。每塊大腸色澤棗紅,咸甜酸辣、爛而不膩。

翠微店地址:海淀區復興路33號

16.西來順

西來順飯莊飯莊創建於民國十九年,原址在有食館一條街之稱的西長安街上,後遷現址。

上世紀三十年代,西來順剛開張那會兒,買賣十分簡單,但一到飯口,不論誰打西來順門口路過,那烤肉的香味,讓人忍不住邁腿進門解解饞。

西來順的創新菜很多,但最有名的莫過於「馬連良鴨子」了。您喜歡吃麼?

地址:北新華街116號

17.豐澤園

豐澤園創辦於1930年,當時京城「八大樓」之一的新豐樓飯莊的名堂欒學堂、名廚陳煥章辭職,在同德銀號老闆姚澤聖等人的扶持下,選擇了北京前門外煤市街南口濟南春飯莊原址,開辦了豐澤園飯莊。

1991年,在拆除豐澤園飯莊的原址上開工擴建成豐澤園飯店。


豐澤園的「蔥燒海參」之所以出名,一是烹飪技法獨特,二是自發海參保證品質。豐澤園是最早採用「糊蔥油」、「炒糖色」等技法來烹制「蔥燒海參」的,這樣做不僅徹底去除了海參的腥味,而且汁少入味,色澤光亮。

地址:珠市口大街83號

18.又一順

又一順,創建於1948年8月8日,是京城老字號清真飯莊之一。它是東來順飯莊的一個支派。在營業上承繼東來順風格,以涮羊肉為主,兼營炒菜、小吃。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西單地區改造,又一順遷到了西城黃寺大街28號。


又一順有道看似普通卻暗藏玄機的名菜—它似蜜。說它普通,是因為很多店都有這道菜,說它暗藏玄機是因為又一順有自己的絕活兒。他家的它似蜜絕就在於,菜入口香甜迴繞,食羊不覺羊,鮮嫩不腥膻。

地址:德外黃寺大街西口28號

19.峨眉酒家

峨嵋酒家是北京川菜老字號,創建於1950年,最初的位置應該在西城太平橋大街,那時候只是一間小門臉兒。

在北京,幾乎沒人不知道峨眉酒家,「峨嵋派川菜」的菜式主要特點是:根據四川當地傳統手法,結合北京人飲食習慣、口味需求而調整創新的川菜。菜式精細,以味見長。他家的招牌菜宮保雞丁,口感滑嫩、彈牙,味道是荔枝口兒。

地安門店地址:北禮士路58號

除了這些以外,

還有一些沒怎麼動地兒,

或是一直在原地的館子。

20.晉陽飯莊

提到晉陽飯莊,不得不提一塊牌匾,牌匾上是老舍先生撰寫,胡絜青題字的一首詩:「 駝峰熊掌豈堪夸,貓耳撥魚實且華。四座風香春幾許,庭前十丈紫藤花。」這裡是北京最早一家以經營山西風味菜肴為主的飯店,開業於1959年。



每次您來晉陽,都必點香酥鴨吧?但有這麼兩道菜,您絕對沒吃過~

龍鬚麵油鍋炸制後,加上山楂汁和砂糖便是一道龍鬚麵,您是不是沒吃過?小編更是第一次聽說!

木須雞蛋炒貓耳朵,要說這些吃食分開,咱肯定都吃過,但合一塊兒,還真是新鮮。上面這兩道菜,現在來晉陽貌似是吃不到了。

下館子啦!北京27家老字號最新地址奉上

地址:珠市口西大街241號(紀曉嵐故居旁邊)

21.烤肉季

相傳,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北京東通州的回民季德彩,在什剎海邊的"荷花市場",擺攤賣烤羊肉。等有了一定積蓄後,就在這裡買下了一座小樓,正式開辦了"烤肉季"烤肉館。


烤肉季之所以舊負盛名,是因為它選料十分嚴格,用的是黑頭、團尾的「西口」綿羊,全羊僅選用上腿和後腿兩個部位;切肉也有獨到之處,烤肉製作方法也特別講究。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前海東沿14號

22.砂鍋居

砂鍋居創建於清乾隆六年,原址在西單缸瓦市義達里。砂鍋居開業之初叫「和順居」,因當年用一口據傳是明代年間的特大砂鍋,煮賣上好豬肉。久而久之,便有了「砂鍋居」這樣的名字。

湯味濃厚、肉質鮮嫩的砂鍋白肉是砂鍋居的招牌菜。與東北酸菜白菜不同,砂鍋居的白肉不帶皮,肉片切的更是薄如紙,蘸肉吃的小料也非常有特色。

地址:西四(缸瓦市)南大街60號

23.天興居

天興居炒肝店,於清朝同治元年在前門外鮮魚口開業。

炒肝是將京味小吃「白水雜碎」中的心肺去掉,用除去腥臭味洗凈的豬腸豬肝為原料,加上蔥、姜、蒜末醬色和勾芡,定名「炒肝」。稀稠適度,吃時不用筷子和勺,只需手托碗底,嘴唇沿著碗邊轉著喝,別有一般風味。





地址:鮮魚口街81-83號

24.都一處

提起都一處,闖入老北京腦海里的肯定有兩詞:「乾隆」和「燒麥」。都一處燒麥館,開業於清乾隆三年。到乾隆十七年,因皇帝賜名,又送一「虎頭」匾而出名。

同治年間又增添了燒麥,其特點不僅皮薄餡滿,而且味道極好。 抗戰時期,都一處雖倖免沒倒閉,但生意一直不振,直到北京解放,才獲新生的都一處燒麥館,至今已有260多年的歷史。

地址:前門大街38號(大柵欄東口)

25.東來順

在北京有句歇後語叫:「東來順的涮——真叫嫩」。東來順,始建於1903年,創始人是位名叫丁德山的回民。早些年,他在東安市場裡擺攤出售羊肉雜麵和蕎麥麵切糕,再後來又增添了餡餅和羊雜等等。由於生意日漸興隆,便取「來自京東,一切順利」的意思,正式掛起東來順粥攤的招牌。


1914年,東來順增添了爆、烤、涮羊肉和炒菜,同時更名為東來順羊肉館。等到三四十年代,東來順的涮羊肉己馳名京城。在爆、烤、涮的基礎上更是總結出一套具有獨家風味的熘、炸、扒、炒等烹調技法。


看過去東來順這肉,切得多好。

王府井店地址:王府井大街138號北京apm5層542-547

26.玉華台

早些年,玉華台可沒少搬家,可他搬到哪老主顧就追到哪,絲毫沒有被距離影響。




都知道吃淮揚菜必點獅子頭。來玉華台的清燉獅子頭,您白嘴吃一整個,也不會覺得肥膩。但有瓷和小編說,他家的獅子頭現在也差點意思了...



地址:馬甸橋裕民路裕中西里小區23號樓

27.全聚德

全聚德,創建於清朝同治三年,有「京師美饌,莫妙於鴨」的美譽。全國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都知道來北京要上全聚德吃一次烤鴨,就跟不到長城非好漢一樣。

前門店是全聚德的起源店,有百年的歷史了。您可比跟我挑理兒啊,知道您不愛上前門去,也不愛吃全聚德。但小編覺得這文章里還是得提一句他,要不總覺得差點意思。


全聚德首創的掛爐烤鴨,色香味都不次於原來的燜爐烤鴨。而且在全聚德廚師的手中,鴨子全身都變成了寶貝。歷代廚師在製作烤鴨的同時,利用鴨膀、鴨掌、鴨心、鴨肝、鴨胗等原料,精心創製了各種美味的冷熱菜肴。

但如今不管是味道還是用料,

都已大不如前了...

地址:前門大街30號

行了,今兒就聊到這兒了,

我得趕緊擦擦哈喇子去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WS4nlm0BMH2_cNUg8rf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