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是小兒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多在冬春季流行,以5歲以下小兒為多見。
中醫稱為「頓咳」「鷺鷥咳」,因傳染性很強又被稱為「疫咳」。病程較長,纏綿難愈,故又名「百日咳」。其病因為外感時邪,內蘊痰火。
因小兒肺臟嬌嫩,腠理不密,感染時邪疫毒之氣,由口鼻而人,首先犯肺,致肺失清肅,肺氣不宣則見咳嗽頻作。若外邪鬱結化火,煉液成痰或外邪與內蘊痰火互結,均可造成痰熱壅肺、氣機不暢、氣火上逆而致痙咳嘔逆,必待黏痰咳出,氣機通暢,咳暫緩解。劇咳則肺絡受損或邪熱郁久灼傷肺絡,則見咯血,鼻衄。
若病程遷延日久,可出現氣陰兩傷、肺脾兩虛之證。臨床分為三階段。
主要症狀:本期症狀與傷風相似,先見咳嗽噴嚏流涕,間有微熱。苔薄白,指紋浮紅。雖經治療熱退,但咳嗽逐漸加重,並以晚間較劇,但尚未出現特殊之痙咳。
調理原則:解表清熱,宣肺止咳。
推拿方法:一窩風,順運內八卦,清肺平肝,天河水。
取穴原理:一窩風疏風解表開竅; 順運八卦寬胸順氣化痰; 清肺平肝、天河水解表清熱化痰止咳。
主要症狀:此期咳嗽逐漸加重,呈陣發性痙攣性夜間加劇,咳畢有吼聲,反覆連續劇咳數次或十數次,終於咳出黏稠痰液或胃內乳食才能緩解,咳嗽時面赤握拳,伸舌彎腰,頭頸筋脈怒張。目赤臉腫,鼻涕眼淚並進。又因劇烈咳嗽震動,可引起痰中帶血,或眼球結膜出血,或舌系帶有小潰瘍或伴有發熱,苔薄黃或黃膩,舌質紅,指紋青紫或紫滯。
調理原則:清熱化痰,鎮咳降逆。
推拿方法:逆運八卦,退六腑,小橫紋,清胃,搗小天心。
取穴原理:逆運八卦降氣利膈,化痰止咳;退六腑清實火,除熱痰,涼血止血;揉小橫紋清鬱熱,化痰涎;清胃可清胃熱,降逆止嘔;搗小天心開郁散結,解痙鎮咳。
主要症狀:咳嗽陣作次數減少,症狀減輕,吼聲消失,咳聲無力,氣短聲弱,舌紅少苔或食欲不振,易汗出。 舌淡脈虛弱,指紋淡。
調理原則:補益肺脾,清解餘熱。
推拿方法:揉二馬,清補牌,清肺。
取穴原理:揉二馬大補元氣,扶正止開;清補牌培土生會,健神胃;清肺可清肺中餘熱。
小宇患兒咳嗽半個月,呈陣發性痙咳,曾在醫院治療,確診為百日咳,現在仍陣發性咳嗽,以夜間為重,咳時伴嘔吐,咳畢有吼聲,大便干,手心熱。苔厚,兩肺聽診有痰鳴音。
診斷為百日咳痙咳期
取穴:逆運八卦、退六腑、揉小橫紋各10分鐘,清胃5分鐘。
【清胃經】
精準定位:拇指第一掌骨橈側緣。
推拿方法:用拇指、食指握持孩子的拇指和掌關節,用另一手的拇指指腹從孩子拇指根處向掌根處推大魚際外側緣,來回推5分鐘。
取穴原理:推胃經有清中焦濕熱的作用,可以和胃降逆、疏瀉胃火。
【退六腑】
精準定位: 前臂尺側,成一條直線。
推拿方法: 用食中二指的指端,沿著孩子的前臂尺側,從肘橫紋處推向腕橫紋處10分鐘。
取穴原理:推六腑有清熱、涼血、解毒的功效。
【逆運內八卦】
精準取穴: 手掌面,以掌心(勞宮)為圓心,以圓心至中指根橫紋內2/3和外1/3交界點為半徑畫一圓,內八卦即在此圓上。
推拿方法: 用左手捏住孩子的食指、中指、無名指,用右手拇指指腹著力,逆時針方向運內八卦10分鐘。
取穴原理:逆運八卦降氣利膈,化痰止咳。
【揉小橫紋】
精準取穴:在掌面小指根橫紋之下,掌橫紋之上的高起部位。
推拿方法:令小兒掌心向上,術者以右手中指揉之,稱揉小橫紋。10分鐘。
取穴原理:清熱散結,宣肺止咳化痰。
推拿1次,咳嗽減輕;推拿3次,咳吐大減,食慾增加。改穴為順運八卦、清肺平肝各10分鐘,揉小橫紋、清天河水各5分鐘。繼續推拿3次,症狀全消而痊癒(共推拿6次)。
隔離護理,對痙咳患兒應注意病情變化,防止嘔吐物吸入氣管引起吸入性肺炎。
兒童應及時接種「百白破三聯疫苗」,從3月齡開始,分別是3月齡、4月齡、5月齡每月1次,必須完成了次注射,才能獲得免疫效果。此外,分別在1歲半至2歲和7歲時各有1針加強。
雞苦膽一個, 白糖適量。用針刺破雞膽, 將膽汁盛碗內蒸熟,加人適量白糖,白水送下。3歲小兒每日1個,連服3天。
大蒜15克,白糖30克。將大蒜搗爛加糖,冷開水1杯,浸泡5小時後,分3次服。每天1劑,連服4~ 5天。用於較大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