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公廁(資料圖)
乾淨整潔的如廁環境、頗具特色的設計造型、利用生物技術處理污水……在平潭,一座座高顏值、高標準的廁所相繼建成投用,不但為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便利,也為國際旅遊島贏得美譽。
近年來,平潭綜合實驗區著力推動「廁所革命」,對老舊廁所實施「推倒重來」和「改造煥新」、規劃景區廁所布局、提升公廁智能化水平等,營造舒適的如廁環境。
扮靚城鄉人居環境
上月底,記者來到平潭上樓村,一座石牆砌築的廁所引人注目。這座新建廁所剛投用不久,古樸的設計風格,與村內的石頭厝渾然一體。走進公廁,沖水設施、洗手台等應有盡有……「新建的廁所環境好多了,遊客也說好。」談及「廁所革命」帶來的變化,村民丁大爺如是說。
近年來,平潭結合國際旅遊島特色,以山海石語、漁村石厝、新城石韻等主題,因地制宜打造主題廁所,推進實現「一廁一景」。2018年4月,《平潭綜合實驗區進一步推進「廁所革命」實施方案》出台,推動實現從城市擴展到農村、從景區擴展到全域的廁所「升級記」。去年,實驗區還將廁改項目列入全區為民辦實事項目。
得益於此,在平潭各鄉村,昔日的「露天坑」逐步被「水沖式」取代。「平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推進農村污水治理。以旱廁改造項目為例,相關單位為用水緊缺的村莊提供1萬元用水補助,用於項目建設及後續服務。」實驗區環衛所相關負責人李積雄說。
據了解,經三格化糞池處理後,農村廁所尾水能直接灌溉農田、沙地、林地,大大降低污染程度,達到「高效節水、低碳排放、生態循環」的效果,實現廁所無害化。
數據顯示,平潭去年共完成新建城鄉公廁40座,總投資2700萬元;完成農村旱廁改造43座,總投資112萬元;完成農村三格化糞池2000戶,總投資360萬元。
提升景區服務品質
「沒想到景區廁所寬敞舒適、設備齊全,還能連接WiFi。」近日,在龍王頭沙灘,遊客陳琳發出這樣的感慨。
去年初,龍王頭沙灘景區實施廁所改造,在翻新外牆的同時,還新設置沖腳池裝置,將生態環保的理念一以貫之。「該裝置採用上下兩層結構,能夠將污水和沙礫分離,清潔出來的沉砂將放回沙灘,既衛生又環保。」實驗區旅遊集團相關負責人說。
小小景區廁所,折射出國際旅遊島的文明程度和建設水平。
2018年9月,平潭以AA級標準建設完成金井灣遊客服務中心、將軍山景區、壇南灣-海壇古城景區等地的旅遊廁所,緩解遊客「如廁難」問題。據統計,截至目前,實驗區共新建、改建旅遊廁所34座。
平潭還採取以獎代補機制,鼓勵景區建設高水平旅遊廁所,對新建並達標的旅遊廁所每座獎勵5萬元;對改建並達標的旅遊廁所每座獎勵3萬元,獎勵金額累計已達到150萬元。
著眼於推進人性化服務,平潭還在旅遊廁所設置殘疾人專用廁位、第三衛生間以及母嬰哺乳室等,解決特殊遊客群體的如廁需求。
市民使用智能取紙機取紙(資料圖)
實現智能化管理
如今,平潭的廁所正朝著「智能化服務、專業化管理」方向邁進。
「對著二維碼,掃一掃,就能免費得到紙巾。」在森林公園公廁的智能取紙機前,市民、遊客只需拿手機掃描機器上的二維碼,按提示操作,就能迅速取出廁紙。
2018年8月起,平潭積極開展智能取紙機試點,為位於汽車站、城關中學等地的16間人流量較集中的公廁安裝智能取紙機,在節約衛生紙的同時,還提高了廁所管理效率。
平潭運用「網際網路+」思維,將全區廁所與全國城鎮公廁基礎數據聯網,打造具有位置導航、開放狀況和意見反饋等功能的「平潭公廁」小程序,並與「城市公廁雲平台」、城市生活類APP等結合,完善廁所「一張圖」,實現廁所精確定位。
「目前,主城區公廁已接入智能環衛監控平台。平台改造升級完成後,能夠實現公廁監控全覆蓋,不斷提升公廁管理智能化水平。」實驗區環衛所辦公室主任謝江嘉說。
廁所「三分建、七分管」。平潭推行「公廁長」制度,聘請專人負責公廁管理,實行屬地管理,提升保潔質量。同時,還建立健全公廁運營管理、檢查維護、考核監管、監督獎懲等長效機制。
今後,平潭將進一步提升城鄉公廁建設品質、管理服務水平,倡導社會各界和機關企事業單位捐贈、「認養」廁所,並引進專業化企業進行品牌化、規模化連鎖經營,逐步打造城區「15分鐘如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