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黑芝麻能美容、降血壓、抗癌?這5個真相你應該知道!

2020-06-05     阮光鋒

原標題:吃黑芝麻能美容、降血壓、抗癌?這5個真相你應該知道!

圖片來源freepik.com

有流傳說法稱:黑芝麻的鈣含量是牛奶的4倍,黑芝麻特有的芝麻素具有抗氧化能力,可降低血中膽固醇沉積,並且能增強肝臟功能,降低罹患癌症的幾率嗎?

圖片來源freepik.com

01

黑芝麻的鈣含量是牛奶的4倍?

的確,黑芝麻是一種鈣含量很高的食品,是牛奶的4倍。每100g黑芝麻的鈣含量為780 mg,而每100g普通液態牛奶的鈣含量僅分別為104 mg,何止是4倍,是牛奶的7倍多!

但是,想要用黑芝麻完全代替牛奶來補鈣並不那麼容易。

首先,黑芝麻中的鈣主要來源於芝麻殼,而芝麻殼中的鈣存在形式主要是草酸鈣,草酸鈣的吸收率極低,不到牛奶的十分之一。

其次,黑芝麻鈣含量雖高,但脂肪和能量含量同樣很高,100g黑芝麻就含500多千卡能量,而100g牛奶的能量僅50多千卡。如果你想靠吃黑芝麻補鈣,就難免會攝入大量的脂肪,你真的不怕長胖嗎?

實際上,芝麻一般都是作為調料輔料等在食物中加以點綴,在日常飲食中真正能吃到的量很少,想要靠它補鈣實在不靠譜。

圖片來源freepik.com

02

黑芝麻的花青素能抗癌、抗衰老?

細胞的抗氧化損傷與許多慢性疾病的發生有關,比如癌症、衰老、心血管疾病等等。黑芝麻的黑色主要來自花青素,而花青素就有不錯的抗氧化作用,許多人就推測它是否能抗癌,還做了大量的研究,也有大量的科學論文發表。

一般而言,花青素對於體外培養的癌細胞顯示了很好的抑制作用。在老鼠等實驗動物上,花青素對人工誘導產生腫瘤也顯示了一定的抗性。但是,它是否對人體有效,則缺乏相應的證據。有「病例-對照」研究比較過上千例癌症病人的飲食,但結果並沒有發現花青素跟癌症發生有關。

目前宣稱的花青素的種種「功效」是從「抗氧化」衍生出來的,雖然細胞實驗和動物實驗可以給科學家們一些研究的方向,但人體研究還沒有足夠證據,尚不能得出黑芝麻抗癌的結論。

圖片來源freepik.com

03

芝麻素能降膽固醇降血壓?

還有說法稱芝麻中含有芝麻素,能降膽固醇、降血壓。這是真的嗎?

芝麻素是芝麻中主要的木脂素,它也是一種抗氧化物質,不過跟花青素一樣。在一些細胞和動物實驗中的確發現它有降血壓、降膽固醇的作用,不過,目前還沒有任何的人體證據來證明這點。

所以,說黑芝麻能降血壓、降膽固醇還太早了。而且,黑芝麻脂肪含量高,多吃很容易長胖,對血壓可沒有什麼好處 。

圖片來源

04

黑芝麻能養顏護膚?

還有說黑芝麻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能滋潤皮膚、補血通便,是養顏駐顏的保養佳品。

其實,維生素E(Vitamin E)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也是人體內最主要的抗氧化劑之一。不過,維生素E雖然有很好的抗氧化功能,能夠阻止自由基反應,在一些細胞和動物實驗中,人們也發現維生素E的確有延緩細胞衰老的作用。但是,其實吧,目前尚沒有證據證明攝入大量維生素E能夠幫助人們延緩皮膚的衰老,靠吃維生素E也不能青春永駐。

而且,含有維生素E的食物可謂相當豐富,幾乎所有的植物種子都富含維生素E,特別是含油脂豐富的種子,比如各種堅果以及花生,大豆、澱粉類豆子和谷胚也都是維生素E的好來源。想要獲得維生素E,也不用非要吃黑芝麻。

圖片來源freepik.com

05

多吃黑芝麻能讓頭髮變黑、生髮?

因為黑芝麻是黑色的,很多人就會聯想到吃黑芝麻能讓頭髮變黑、生髮。其實,這個只是美好的想像。想靠吃黑芝麻來來讓頭髮變黑或者生髮,恐怕只會讓你長胖……

頭髮變白、或者掉頭髮的原因是很多很複雜的,而且大部分都跟基因有很多關係,還有很多跟疾病、壓力也有很大關係,飲食只是很小的影響因素。

況且,頭髮中的黑色素的來源是黑素細胞,它是利用體內的酪氨酸轉化生成黑色素。而黑芝麻、黑豆中的黑色素主要是一些多酚類色素,並不能直接轉化成頭髮上的色素。

如果真的掉頭髮太多或者頭髮變白,吃啥都只能是個輔助,千萬不要迷信黑芝麻。畢竟黑芝麻中的脂肪可不少,多吃還會長胖呢。

延伸閱讀:

總的來說:黑芝麻還是一種健康的食品,而且味道香,吃吃還是可以的。但是,不要過度相信它美容養顏、降血壓等等健康作用。

參考資料:

[1]張世卿,張水成.芝麻素研究進展[J].胺基酸和生物資源,2005,27(3):17-21.

[2]趙敏生,婁羿,王春立等.芝麻油中芝麻素含量測定的研究[J].中國油脂,2011,36(9):75-77.

[3]戴洪平,王興國,余春濤等.芝麻素的研究及開發[J].中國油脂,2003,28(6):52-54.

[4]金青哲,劉元法,王興國等.芝麻素抗氧化性的初步研究[J].中國糧油學報,2005,20(5):89-92,97.

[5]許榮年,秦志榮,任一平等.芝麻油中芝麻素、芝麻林素的研究[J].食品科學,2006,27(9):208-210.

圖片來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WFFDgnIBd4Bm1__Y_us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