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朋友,您有抑鬱的傾向嗎?

2020-10-21     家庭醫學

原標題:老年朋友,您有抑鬱的傾向嗎?

老年人退休後,大多在家裡無所事事,心理落差很大,容易出現焦慮、煩躁等不良心理。而且兒女們都忙於工作,大多不在身邊陪伴,老人會感到孤獨、寂寞、空虛,久而久之就會形成老年抑鬱症。但老人大都不會承認自己有抑鬱症,更不會主動去醫院就醫。老年抑鬱症不可小覷,如果不管不顧,有可能會引發心肌梗死、高血壓等身體疾病,還有可能會導致悲觀厭世的念頭。因此,作為兒女,一定要高度警惕老年抑鬱症的症狀表現,積極做好相關預防工作,確保老人安度晚年。

老年朋友,您有抑鬱的傾向嗎?

有以下症狀的5個或5個以上,基本可以判斷老年人已經患上了抑鬱症。

1.看另一個人時,臉上毫無表情,反應遲鈍,目光呆滯,並且持續時間較長。

2.看到別人唱歌、跳舞、慶祝會等,不但不會感到快樂和興奮,反而讓自己想起悲傷的事情,所以會逃避這些娛樂活動,對娛樂活動毫無興趣甚至反感。

3.整日情緒低落,苦悶憂傷,常回憶過去不好的事情而譴責自己。常伴有心煩、脾氣急躁、易激惹等。

4.失眠,心事重重,夜晚難以入睡,嚴重者會徹夜難眠,早上很早就會醒來。

5.抑鬱症患者對做任何事情都失去興趣,所以表現注意力很不集中。而且在面對問題的時候不能作出自己的決定,當面臨一些重大事情時往往束手無策,甚至驚慌失措,希望會有人為自己作出抉擇。

6.不喜歡運動鍛鍊,也很少出門,大多時間都是一個人呆在一個沒有人的地方靜靜地站著、坐著、躺著,也不主動與人交流,常會表現出一副很疲憊的樣子。

7.老年人抑鬱症患者常伴軀體不適感,如頭痛、四肢酸痛、胃部不適、腹瀉或便秘、胸悶等,但體格檢查並無明顯異常指標。

8.有些老年人抑鬱症患者有疑病傾向,約三分之一的以疑病為抑鬱症的首發症狀。疑病內容大多涉及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有自殺傾向。

老人患抑鬱症,兒女應帶老人及時就診

其實,老人患有抑鬱症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不肯承認,也不肯主動就醫。作為兒女,一定要從造成抑鬱的誘因入手,對老人循序漸進地進行心理疏導,真正打開老人的心結。對於嚴重的抑鬱症老人,兒女們一定要帶著老人去醫院心理科就診,在心理醫生的專業指導下,配合服用一些抗抑鬱的藥物調理。在醫生和家人的共同配合下,幫助老人正確認識抑鬱症,正確對待自己,積極治療抑鬱症,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使臉上綻放昔日的笑容。

老年朋友,您有抑鬱的傾向嗎?

為了避免抑鬱症進一步發展,並造成嚴重後果,可從以下四點加以預防。

1.參加集體活動

很多老年人是因為孤獨而產生抑鬱的,所以喜歡把自己關在屋子裡,不願與人交流。兒女們要多鼓勵老人參加一些集體活動,有助於緩解這種不良心理狀態。可以與街坊鄰居一起跳跳廣場舞、打打球、散散步,還可以與社區老人們一起出去爬山、郊遊等。這樣既鍛鍊了身體,又放鬆了身心,這對預防抑鬱症有著重要的作用。

2.給予心靈關懷

老年人衣食無憂,最需要的是兒女們的關心和陪伴,尤其是老年抑鬱症患者,更需要親人的精神安慰。作為兒孫們不管工作多忙,要多抽空與老人們聊聊天、拉拉家常,無論是聊工作還是聊生活都行。可以和老人一起下廚做做飯,陪老人一起看看電視等等,讓老人感受到重視和關懷,這對預防老年抑鬱症會起到很好的作用。

3.結交老年朋友

可以給老人報名參加旅行社,多結交一些老年朋友,大家在一起聊聊彼此的往事,沿途多拍些照片,感受大自然和美麗風景,可以減少老人的孤獨感及與社會的隔絕感。

4.科學補充營養

研究表明,血清膽固醇低於正常者,出現抑鬱症狀的危險性會有所增高。血清膽固醇的來源於膳食,即膳食膽固醇的多少決定血清膽固醇的高低。因此,預防老年抑鬱症也可從飲食方面入手,注意葷素搭配,補充營養。多吃些富含維生素B和胺基酸的食物,如穀類、魚類、綠色蔬菜、蛋類等。

(文/胡桃紅 主任醫師 莫 鵬 北京火箭軍特色醫學中心)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關注公眾號《家庭醫學》,了解更多健康科普知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WF-0SnUBLq-Ct6CZbFq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