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月,河北省棗強縣農民的林秀貞到外地辦事,在合肥火車站等車時,一個陌生的年輕媳婦懷抱一個嬰兒走過來,跟秀貞搭訕幾句就坐在她身邊。不大會兒她就說要去廁所,把嬰兒遞到秀貞懷裡讓她幫忙照看一會兒。沒想到,那媳婦一去就再沒回來。
秀貞想這裡邊肯定有事,忙解開孩子身上的小被子,發現裡邊有張字條。打開一看,幾行歪歪斜斜的鋼筆字:「請好心人收養這個孩子吧,他的生日是1997年10月21日,我會永遠感謝您。」
秀貞一下子明白過來,這位年輕母親把自己三個月的親生兒子遺棄了。怎麼辦呀,總不能再把孩子轉手扔掉呀!這時候秀貞抱著這個瘦小的嬰兒,卻感到沉得厲害。這是一份責任,俺一定要為這個苦命的孩子做主。秀貞一咬牙,就抱著孩子踏上了返回故鄉的火車。
旅途中,同行的人們看到秀貞懷裡這個小得可憐的嬰兒,都勸她儘快轉交民政部門,千萬別死在自己手裡。秀貞也想,自己已是五十多歲的人了,辦著兩攤企業,養著三個老人,自己的孫子孫女還都依靠母親照管,哪有精力再養這樣一個孩子。可是這個責任壓在俺頭上,俺不能推出去,俺要做這個孩子的母親,要給他一個溫暖的家。
秀貞和丈夫把孩子當親生兒子看待。孩子身體弱,秀貞就買最好的奶粉,用開水沏好,一勺一勺地喂;夜裡孩子愛哭,她和丈夫就輪流抱著哄,捨不得孩子受一點兒委屈。幾十天的時間裡,秀貞都不脫衣裳,一晚上起來三五次。秀貞到底年歲大了些,還有心臟病,經不得這樣折騰。身體有些支撐不住,一下子瘦了10來斤。
林秀貞
七十多歲的老娘心疼閨女,貞啊,你做的事娘都支持,可你也不是小年紀了,娘怕你受不了啊。秀貞說,娘啊,這孩子命苦,俺不親手管他心裡過不去呀!有一天孩子哭得厲害,秀貞看他臉色青紫,呼吸困難,急忙抱上孩子乘車趕到縣醫院,經診斷才知道這孩子是先天性心臟病,需要手術。秀貞和丈夫一商量,馬上決定去北京大醫院治療。此後半年的時間裡,她和丈夫都把給孩子看病當作家裡的頭等大事,來來往往奔波於北京的各大醫院。
真是萬幸,經過大醫院名醫的精心診斷,用保守治療的方法緩解了病情,孩子沒受大罪,秀貞也看到了希望。在一家人精心呵護下,病弱的孩子總算活下來了。孩子漸漸懂事了,他越來越離不開秀貞,只有在秀貞懷裡才睡得安穩。
丈夫瞅著秀貞懷裡的孩子和她熬得發紅的眼睛,動情地說,秀貞啊,連北京的大醫院都不敢保准這孩子能活下來,沒想到奇蹟又出現了,這孩子和咱有緣啊,咱就叫他「寶逢」吧。他們為孩子辦了收養證和戶口本,後來又用上級為企業獎給她的農轉非指標給孩子上了城市戶口。現在秀貞一家人都是農民,只有寶逢是「城裡人」。
除了收養這名棄嬰,秀貞還義務贍養了6名孤寡老人;資助了12名貧困農民的孩子上學;安排8名殘疾農民在自己辦的小企業里上班。此外,她還做過大大小小難以統計的幫貧解困、救人危難的事情……
林秀貞先後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五好家庭」、河北省優秀共產黨員、2005年「感動河北十大人物」等榮譽稱號。2009年入選「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文/改編自「魯迅文學獎河北獲獎作家書系」之《一個村莊與另一個村莊》(劉家科 著 花山文藝出版社出版)
編輯/賈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