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源董事長被劃為老賴: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卻可以輕輕鬆鬆失敗
原創: 小探馬 莊主幫 昨天
匯源集團董事長朱新禮
今年12月2日,匯源集團董事長朱新禮,被天津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費令:限制其乘坐飛機和動車、購買不動產、子女就讀高收費私立學校等。
這不是第一次,而是第四次了!
「此前三次分別是,2月20日立案執行國民信託有限公司申請執行的公證債權文書案、6月12日立案執行無錫市明珠電纜有限公司申請執行的單位票據糾紛一案、6月18日立案執行北京農投商業保理有限公司申請執行的公證債權文書一案等。」
朱新禮的經歷就象過山車:
1992年,40周歲的中年男人,辭職下海,從一個小罐頭廠開始;
2007年,匯源果汁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總價值一度飆升到36.36億美元;
2017年,企業負債高達115億;
時至今日,年近7旬的朱新禮卻被劃為「老賴」。
朱新禮的經典語錄:「市場無情,波浪滔天,載舟,僅在瞬間」,沒想到卻一語成讖。如果知道了27年後的境遇,不知道朱新禮當時會如何選擇?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卻可以輕輕鬆鬆失敗!
一
辭掉鐵飯碗
獲得第一桶金
朱新禮是「92派」企業家之一。1992年春天,小平同志的南巡講話,猶如一股春風吹遍祖國大地,大批在政府機構、科研院所的知識分子,紛紛主動下海創業,潘石屹、陳東升、馮侖都是那個時候起來的。
朱新禮當時的職位是「淄博市沂源縣外經委副主任」。40歲的中年男人,放棄令人羨慕的「鐵飯碗」,這在當時,是不被理解的。
但,朱新禮的價值觀是:「人活著就要奮鬥,不奮鬥就失去了人生價值。最重要的是與自己斗,與自己的保守思想、陳舊觀念斗,與驕傲自滿、沾沾自喜斗,與悲觀失望、怨天尤人斗,與一切錯誤思想斗。一切以唯物辯證法的觀點去分析問題,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理解問題,換一個方式、方法對待和解決問題。這就是真正的人生奮鬥過程。」
從何處著手呢?
80年代,「要致富,種果樹」一度成為沂蒙山區的的發展之路,但由於交通、信息、加工業滯後,果農豐產並不豐收,有果賣不出,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各種水果爛掉。
朱新禮有了想法,接手了快破產的罐頭廠(匯源前身),正對工廠大門的牆上,他讓人塗上了四個大字「走向世界」。世界是什麼樣不知道,那時候,整個山東沂源縣城就一部程控電話。
他回憶說:「我當時接手的是一個負債千萬元、停產多年、已經倒閉的縣辦水果罐頭廠。工人吃飯的錢都沒有,去銀行貸款更是困難,因為人家看不起你,不信任你。我們就用補償貿易的方法,買外國人的設備,加工產品賣給外國人,去掙外國人的錢。」
1993年,朱新禮第一批濃縮蘋果汁生產出來了,朱新禮隻身一人,背著山東大煎餅,去參加德國食品展。請不起翻譯,就請朋友在國外讀書的孩子幫忙;沒錢吃飯,就每天在賓館用煎餅充飢。優質的產品和真誠的朱新禮,終於打動了國外公司,拿到了一個500萬美元的國外訂單。當訂單拿回工廠時,許多人仍不敢相信是事實。此後,匯源濃縮果汁相繼出口到30多個國家和地區。
朱新禮曾說過這樣的話:「最讓他感到欣慰的事,不是財富的積累,也不是各種榮譽的獲得,而是看到農民們來到匯源,賣了水果,數著錢回家的情景。」
二
北上首都
開拓國內市場
1994年10月,朱新禮帶領30人的隊伍來到北京,創立了北京匯源食品飲料有限公司。
對此,家人和員工都十分不理解:剛過了幾天安穩、舒服的日子,又到人生地不熟的北京創業,豈不是冒險?
但朱新禮有他的想法:要想為廣大果農帶來更多實惠,就要把事業做大;要想把事業做大,就要走出大山。
在北京創業的日子裡,他們30多個人夜間是車間工人,白天是營銷人員,跑遍了北京的大街小巷。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匯源果汁」終於叩開了北京市場的大門。
後來,匯源斥7000萬巨資,拍下央視新聞聯播5秒廣告權。這個大膽的決定一下子,打開了全國的知名度,陸續面向全國布局建廠,成為享譽全國的「國民品牌」。
2007年,匯源果汁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總價值一度飆升到36.36億美元;
朱新禮曾說:「要想採金取寶,就必須彎下腰、躬下身,這就叫行動。」
三
《反壟斷法》實施
匯源「賣身」失敗,企業走上下坡路
2008年,可口可樂有意向以24億美元收購匯源66%的股份。
朱新禮把手機關掉,躲進山里3天。8月31日,晚11點30分,朱新禮下筆簽了收購協議。
收購一經宣布,匯源果汁9月3日復牌當天股價大幅上漲,收於10.94港元/股,較停牌前上漲164%。朱新禮個人擁有匯源公司42%的股份,如果併購成功將進帳74億港元。
可是,當時商務部一直沒出批覆結果,朱新禮已經感覺到不對勁兒,直到《反壟斷法》實施。
2008年8月《反壟斷法》實施,2019年3月18日,商務部發布消息,否決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案,輿論譁然。這意味著匯源就此失去了一次發展和上台階的機會。
實際上最近10年,類似的經營者集中申請的審查,絕大多數商務部都批准了,極少部分是附加限制性條件以後通過的。包括去年7月備受矚目的高通併購恩智浦一案,承接了反壟斷職能的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也只是沒有在期限內批准通過,而不是否決。
時隔多年,在匯源內部,與可口可樂這段未盡的緣分也會被拿來開玩笑,「商務部也反思了很多回了吧?後來我們去找商務部去審批什麼東西,都是一路綠燈,可能因為覺得之前虧欠很多吧。」
朱新禮,多年後接受採訪時說:「我認為那是一個機會,如果我們把25億美元從美國人手裡拿過來,如果投到中國的現代農業的話,就能幫助很多農村、農民實行規模化經營,科技化經營,品牌化經營。同時,我們還能藉助可口可樂的平台,把中國的新鮮水果和濃縮果汁輸送到全球去,輸送到100多個國家去」。
收購被否決,這本身沒問題,但問題出在了匯源為了收購做的一系列調整:匯源還完全裁撤了銷售團隊,全國21個銷售大區的21名省級經理已基本離職,員工人數從2007年底的9722人減少到2008年底的4935人,銷售人員則從3926人減少到僅剩1160人。
2009年至2016年,八年時間裡,匯源果汁有七年扣非凈利潤處於虧損狀態。在此期間,匯源果汁的負債率也在不斷攀升,到2017年中報時,匯源果汁的總負債規模已經達到115.18億元。
四
債務危機浮現
匯源果汁「牆倒眾人推」
P2P平台先鋒系的一紙公告,撕開朱新禮龐大債務鏈條。
9月底,先鋒系先鋒集團旗下P2P平台工場微金公布了一份四家借款企業以物抵債的公告,公告顯示,伊春源原商貿有限公司、伊春匯源生態養殖有限公司、虎林匯源新生態乳業有限公司和虎林匯源新生態牧業有限公司四家因無法償還418.5萬元的欠款,擬以匯源果汁系列產品等抵債。
這四家借款企業的控股股東均為北京匯源飲料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為朱新禮,涉及借款的擔保機構為北京匯源集團。
一個堂堂港股上市公司,十多年來也街知巷聞的「國民果汁大王」,居然會「窮」到向P2P平台借錢,400萬的借款也還不上。
隨後,越來越多債務問題公開曝光。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朱新禮旗下有14家關聯企業,其中持股80%的背景匯源控股有限公司從2018年開始,三次被列入被執行人,涉及執行標的合計6.38億元,收到裁判文書合計5份。
而朱新禮控制的北京匯源集團則被20次列入被執行人,裁判文書高達141條,自身風險多達327條,關聯風險為427條。
一個曾經的巨型企業,就這樣陷入了債務危機。
一個年近70的老頭,還要在債務的泥淖中掙扎,真不知道,如果再回到1992年,朱新禮還會不會選擇辭職創業?
我想他會的。
朱新禮曾經說過:我是一個很會賺錢的人,但從做企業的那天起,我就從沒有錢放在第一位。
最後
我想用朱新禮的話,來安慰他和每一個奮鬥者:
「任何一個企業家都有自己的酸甜苦辣,任何一個企業都有必須迎接春夏秋冬。
對酸甜苦辣,我們企業家應該當成一種享受,春夏秋冬對企業就是一個過程。酸甜苦辣,酸幫助消化還殺菌,苦敗火,辣刺激,甜增加能量。
春天就發展一把,夏天就火一把,秋天就收穫一把,冬天的時候就難過一把。」
莫欺少年窮,莫笑中年敗,莫嘲夢想狂。
盡人事,聽天命
堅持了初心,堅持了原則,結果就交給「運氣」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W5HAB28BMH2_cNUgUjB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