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瑩穎。
這個名字,曾經牽動著所有中國人的心。
1398天後,這個令人心痛的美國留學生失蹤案,似乎不再有人提起。
卻也有人,用力撥開謎團,不甘遺忘。
她拿起攝影機,揭開了更多不為人知的真相……
《尋找瑩穎》紀錄片
01
不能回家的孩子
2019年,在章瑩穎案件的法庭上,有人提供了一段作為決定性證據的錄音:
我想掐死她 。
難以置信,她怎麼都死不了,她的求生意志簡直不可思議......
我把她抬到我的浴缸里拿了根棍子 拚命地打她的頭,她的頭裂開了,我把她的頭砍了下來.....
在這段錄音中,嫌疑人克里斯滕森洋洋得意地宣布,他從19歲就開始殺人。
章瑩穎,不過是第13個受害者。
兇手將屍體分屍為三袋拋至垃圾場,被壓縮至少2次,體積小於一部手機。
女孩失蹤即將4周年,遺體至今未找到。
4年來,兇手拒絕道歉,學校不肯賠償,美國警方和檢方也終於放棄尋找。
可故事,遠遠沒有結束……
2020年,導演施佳妍拍攝的《尋找瑩穎》,在北美上映。
奇怪的是,在這部長達98分鐘的紀錄片中,導演並沒有將鏡頭對準殘暴的案情。
而是探入一本小小的日記,牽起絕望的父母,和消失的愛人。
4年了,章瑩穎的家人,還在尋找章瑩穎……
02
無法自救的家人
「你很像我瑩穎。」
見到任何一個女孩,章瑩穎母親總會這樣說。
所有人都說她失心瘋了。
記者會上,母親永遠都在哭著吶喊:
「女兒呀,你在哪裡?你在哪裡?」
「把我的女兒還給我……」
鏡頭裡絕望的母親,無法自救。
她的女兒瑩穎,曾經是這個家的全部希望。
從小縣城的寒門走出,一躍成為北大學子、北美高校交流學者,章瑩穎全憑自己。
父親是貨車司機,母親打零工每個月只能領到1000多元錢,自己遠赴美國的機票,都是父親外面借的錢,還貸款5萬元人民幣供她完成夢想。
父母的辛苦,她不是不清楚。
她在自己的日記里寫著:「老爸現在還在開(貨)車,我怎麼能只考慮我自己呢?」
剛到美國的那段時間,隻身一人走在這個人生地不熟的國度,她的快樂、困惑與收穫,全都寫在這本日記里:
「伊利諾伊大學非常好看,跟中山大學一樣好看,但是我覺得很焦慮。一個人住在公寓里,我感到很孤單。」
可她又想到了為她日夜忙碌的家人:
「我要多多賺錢......才能照顧爸爸媽媽和弟弟。」
對於弟弟陽陽的選擇,作為姐姐的章瑩穎總是支持的。
陽陽讀到初三輟學,呆在家的那段迷茫期,瑩穎一直陪在陽陽身邊鼓勵他,並且給他許多工作上的建議。
她還在日記里告誡自己:「記得給弟弟買書。」
「以後,沒人幫我指路了……」陽陽對姐姐的思念,比海更深。
日記里,密密麻麻寫滿的都是瑩穎對家人的牽掛。
獨立和掙扎的背後,是瑩穎想要支撐起整個家庭的心。
母親總覺得女兒讀書太苦,勸她別再讀書。
可瑩穎卻覺得,讀書讓她感覺幸福:
「努力學習,一切會變得不同。」她在日記里這樣鼓勵自己。
生活中,瑩穎並沒有學霸的古板和嚴肅。
相反,她陽光愛笑,朋友也多。
她喜歡音樂,單是吉他就有三把,學校每年的歌唱比賽上,少不了她的身影。
2019年庭審時,瑩穎一段唱歌的視頻被作為資料呈堂播放,坐在庭審台下的父親,淚流滿面:
「他不僅殺了瑩穎,他把我們都殺了。」
每個人都在苦撐著,奮力消化這場巨大的創傷。
包括和瑩穎相戀8年,即將步入婚姻殿堂的未婚夫——侯霄霖。
03
保護她,走向她,找到她
尋找瑩穎的三年間,侯霄霖永遠都站在媒體前排,替章瑩穎父母擋去潮水般猛烈的質疑和問詢。
面對鏡頭,他永遠理性。
有人說他無情,有人諷刺他「長了一張想紅的臉」,所有的惡語,他默默承下。
只是拿起話筒一遍又一遍地強調:我們不會放棄尋找瑩穎!
這8年一路走來,他們像許多相愛的情侶一樣,把對方寫進自己的人生里。
他說:「瑩穎改變了我很多,她是我的伴侶,也是我的榜樣。」
在北大念書時,他們是同班同學。
霄霖自認為是個難以接近的人,卻總為這個開朗、愛笑的女孩心動不已。
瑩穎出發去美國前,她把日記交到了霄霖手上,裡面暖暖的情話,像是一種承諾:
「親愛的霄霖來深圳看我了,這感覺很奇怪,為什麼我總覺得我們還像熱戀中的情侶,可我,已經喜歡你很久了……
「你寵愛我的方式,你凝望我時的眼神,都在告訴我你有多喜歡我。」
「我們彼此牽手,一起走這段路……」
他們原本準備,在瑩穎回國後就領證結婚。
可現在,戀人的承諾無法兌現了。
霄霖往後幾十年的人生里,不再有她。
紀錄片里,導演問侯霄霖:
為什麼一個女孩的事情引起這麼多人的關心和關注?
他說:「可能正是因為瑩穎是這麼一個普通的女孩,她一路走來,從一個小縣城,努力地學習,考上大學,再到出國。她的父母和家庭無法提供任何實質性的建議,全部都是靠她自己。」
「瑩穎是一個如此普通但又非常不普通的女孩。」
瑩穎的日記本里,寫著這樣一句話:
"Life is too short to be ordinary."
人生匆匆,無暇碌碌。
這個女孩教會他:人生路上,該如何往前走,不回頭……
在瑩穎的告別會上,侯霄霖拿起吉他,哽咽著唱起自己寫給瑩穎的歌:
「心酸和苦澀,從不說,不值得,偶爾也會唱起這首歌。
曾經走過的路,總有難分難捨……」
這首歌的歌名叫:孩子一樣的夢想。
他嚮往成為她的樣子,陽光,樂觀,也堅定。
而現在,他正在勇敢保護她,走向她,找到她……
04
真相在哪?公平又在哪?
2019年7月18日,美國法院正式宣布,章瑩穎案被告克里斯滕森被判處:
終身監禁,免於死刑。
聽到判決結果,被告席上的克里斯滕森低頭微笑,章瑩穎母親失聲痛哭。
沒人能讓他開口說出真相。
在這之前,克里斯滕森甚至前往章瑩穎追悼會,冷靜地看著周圍陷入痛苦的受害者親友,洋洋自得:
「他們都是為我而來。」
章瑩穎一家被撕碎的人生,時間不能沖淡,歲月無法修補。
仿佛一輩子都要被「惡魔」緊緊捏在手心,釘上恥辱柱。
在北美華人論壇里,漫天都是章瑩穎父母私吞了募捐款項的輿論。
「這一家子吃相真難看……」
「男朋友真是戲精無疑了。」
「拿錢給自己辦後事嗎?」
總有人試圖撕開被縫合又縫合的傷口,舉起正義凜然的「證據」再砍一刀。
瑩穎父母沒有智慧型手機,侯霄霖儘可能瞞著他們。
紙包不住火,遠在縣城老家的他們還是得知了。
母親掀翻了整桌餐盤,父親勸她忍耐。
她在鏡頭前聲嘶力竭:
「我忍得不可忍了,我忍了二三十年了,但女兒都不知道在哪裡。」
回家,回家……這兩個字,是瑩穎母親3年來掛在嘴邊的話。
陷入絕望的人,該誰來拯救?
瑩穎老家的房間裡,她愛看的書還在,獲獎證書也整齊疊放,照片好好地掛在床頭。
父親手機的屏保上,瑩穎穿著白襯衫,戴著眼鏡,像她每一張照片一樣,笑得很甜。
瑩穎母親看著傷心,讓他換掉。
父親說:換了也沒用,孩子的臉永遠印在我腦子裡了……
事情沒有解決,傷口就永遠裸露著。
不是所有的錯誤都可以被原諒,也不是所有的傷痛都可以被撫平。
總有時間也無能為力的事情。
回到章瑩穎事件本身,
當一位母親微小的願望,被擺上審判台。
她萬萬沒想到,自己誓死捍衛的尊嚴和生命,竟會「生吞活剝」了她?
總有人說,人們擅長遺忘,擅長混淆黑白。
總有人強調,命運的軌跡,我們無法拒絕,不敢違背。
有時我們也會不斷追問自己:
就這樣了嗎?就這樣了嗎?
絕望籠罩著所有人,也有人不甘絕望。
無力可能是定局,但絕不應該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終點。
如果我們對黑暗避而不談,逝去的生命便永遠尋不回公正!
【匯客廰文旅】升級你的旅行體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W4RBbHkBAxbFhpvDs20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