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紀錄片,記錄自然萬象。也許你一時無法去往這些夢想之地,但自然紀錄片會在你心裡種上一顆種子,總有一天你會親眼見到這些發生在世界另一頭的神奇故事。
大家好,我是野去自然旅行的趙津海,讓我們一起走進紀錄片的世界,見證那些屬於自然的奇蹟。
走進紀錄片
從小到大,只要這位老爺爺出鏡或獻聲,就意味著又一部高分自然紀錄片誕生了。
就在上周,由93歲的「世界自然紀錄片之父」—大衛愛登堡主持的BBC自然紀錄片《七個世界,一個星球》炸裂上映,豆瓣給出9.9分的完美評價(因為沒有10分)!
與BBC之前發行的《地球脈動》、《冰凍星球》、《藍色星球》等高分紀錄片相比,《七個世界,一個星球》的製作有過之而無不及。BBC自然歷史部前後花費4年,走遍了世界七大洲的每個角落,拍攝了2000小時的素材。除了大衛愛登堡的金牌解說之外,奧斯卡金像獎得主漢斯季默團隊繼續擔綱影片作曲。
而且,與之前的BBC星球系列以棲息地為維度的敘事方式不同,此次《七個世界,一個星球》直接以七大洲為篇章,用全新的視角來觀察地球。
一集一個大洲,盡覽自然世界的奇妙。
冰凍的世界盡頭,南極大陸有無數鮮活的生命
奇異的南美洲,到處充滿著意外
從野性非洲
到壯闊北美
從炎熱的澳洲內陸
到遙遠的亞洲腹地
還有歐洲,一個人類改造的大陸。
影片帶我們揭示了一個地球生命的關鍵時刻,從盤古大陸的分裂到人類深刻地影響的地球。在七大洲的土地上,生命多樣性遭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這就是我們的七個世界,一個星球。
第一集 南極洲
南極洲僅僅被人類發現了200年,而且98%的陸地被冰雪覆蓋,是全球最惡劣的生存環境。生活在這裡的野生動物選擇的都是人生的hard模式。
情景一:看似殘忍的獸性,才能延續種群的繁衍
威德爾海豹,海豹雖然習慣水中的生活,但它們仍需要上岸產子。這裡沒有大型捕食者,但自然的威脅隨時都會出現。
南極的春天,仍然會颳起暴風雪,冰上的溫度可達-40℃,雌海豹只能用身體幫小海豹擋住寒風。
不停的寒風迫使母海豹艱難地選擇下水,水下只有-2℃。但由於小海豹此時還不能下水,她的離去等同於拋棄幼崽。
一部分小海豹遭到了自然的淘汰。
但有些小海豹幸運地活了下來,並在母海豹的帶領下來到了水裡,迎接生命的嶄新一頁。
情景二:鵝孩子的海灘探險
在南喬治亞島的聖安德魯斯灣生活著大約50萬隻王企鵝,企鵝父母們不得不每天外出覓食,此時,小企鵝們就不安分了起來。
它們時而趕趕海鷗,甚至撩一撩海灘霸主—象海豹的屁股。
企鵝憑藉獨特的叫聲呼喚自己的孩子,可是要在50萬隻企鵝中找到自己的孩子,必須在15米以內,誰知道這些熊孩子會跑到哪裡去。
情景三:海灘霸主的衛冕之戰
在交配季節,雄性象海豹會占領海灘,同時霸占60多位雌性。長期的打鬥和交配令他筋疲力盡。
此時,初來乍到的年輕雄性就會向海灘霸主發起挑戰。到底是新王登基還是薑是老的辣呢?
老霸主鼓起餘勇將挑戰者趕跑,看來他還不想就這麼放棄自己的王朝。
情景四:鯨吞氣泡法
別看南極大陸冰天雪地,環繞南極洲的寒冷洋流卻帶來了豐富的營養物質,使這裡成為世界上最富饒的海域之一。
南極磷蝦,據估計全世界磷蝦的數量超過400萬億隻,重量超過地球上其他任何一個物種的總和。當然它們也是眾多南極捕食者的食物。
座頭鯨通過氣泡法將磷蝦群圍捲起來,然後一口鯨吞。這一夏季的捕食量可以為座頭鯨儲備一年的脂肪。
情景五:只認房子,不認孩子
灰頭信天翁,長期的養育使灰頭信天翁與幼崽的關係十分緊密。
但氣候變化帶來的強風使巢穴中的幼雛死亡率非常高。
因為信天翁不會通過視覺、聽覺或者嗅覺來辨認自己的孩子,在它們眼裡,只有巣里的才是自己的孩子。
這隻小信天翁艱難地爬回了巢穴,重新獲得了父母的撫慰,但並不是每一個幼雛的運氣都這麼好。
情景六:逃得過初一,逃不過十五
剛剛長成的巴布亞企鵝,要通過岸邊的碎冰去往大海里捕魚,但一隻豹海豹正在這裡等待著這些行動不便的小傢伙們。
它們從海里追到浮冰上,也許學會一門外語還是有用的,至少這次這隻豹海豹放過了小企鵝。
不過來到外海,虎鯨可不會這麼仁慈。
哪怕是企鵝中游速最快的巴布亞企鵝(時速可達35公里),也難逃一群虎鯨的圍獵。
情景七:慢動作也有大收穫
很難想像,南極冰洋底下是如此的熱鬧。海星、海蛞蝓、海膽、線蟲,在加速的效果下,南極海底就像一個劇場,你方唱罷我登場。
海葵看似柔弱,殺傷力卻極強。這隻水母掙扎了許久,卻難逃被圍殲的下場。
情景八:以德報怨,讓人類汗顏
南極短短的200年發現史,卻成為人類抹不去的血腥歷史。單是在南極海域,就有超過150萬頭鯨遭到殺害。它們龐大的身軀在2小時內會被這些加工廠肢解
南露脊鯨,這些體重60噸的大傢伙天性好奇,對人類毫無戒心。短短几十年,3.5萬頭南露脊鯨遭到殺害,只有35頭存活下來。直到《全球禁止捕鯨公約》之後才慢慢恢復到2000頭。可他們至今仍對人類保持著溫和友好的態度。
南極海域孕育了無數的生命,吸收的碳元素是亞馬遜雨林的兩倍。保護南極洲,不僅是保護這裡的生物多樣性,更是保護人類自己的未來。
趙老師說:
BBC紀錄片帶我們領略了生命的奇蹟和地球的美好,但我一直認為「一切為人稱道的美麗,都不及自己第一次親眼所見」。融化的冰川,消失的野生動物,要見證南極的美麗,還是要親自踏足這塊冰封的大陸。當然,做一名負責任的自然旅行者才能對得起這片純凈的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