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劇小花出新代表,藝人價值如何續存?

2020-06-03     骨朵星番

原標題:網劇小花出新代表,藝人價值如何續存?

| 薄荷

數據來源 | 骨朵數據

作為五月末的「黑馬小爆款」,《傳聞中的陳芊芊》(以下簡稱《陳芊芊》)終於迎來超前點播。這部劇在五月末網劇市場表現平淡的當口成功殺出,導致同期上線的不少作品雖然口碑同樣在線,卻較為遺憾地錯失注意力,熱度始終不敵這部劇。

而近期《月上重火》的播出,可以說是開啟了新一輪的熱度競賽,隨著其他類型的網劇接連上線,網劇市場逐漸熱鬧起來。

在這個階段的交替過程中,有新人冒頭,有曾經的網劇小花熱度飆升,復盤網劇自2017年至今的軌跡,可以發現造星勢頭一直都在,只不過從類型、數量和頻率來說有了細微的變化。

當下最熱的網劇小花自不用說,是從《陳芊芊》里穩固住熱度的趙露思,她也一直被稱為「網劇女神」,飾演的角色以古偶居多,角色討喜,觀眾緣較好;而新生代力量如莊達菲、李婷婷等人,則是以青春劇為立身招牌,走口碑品質路線,目前的發展勢頭也相當不錯。

而時間再往前,張天愛、譚松韻、沈月等人,基本都可以被視為初代網劇造星階段的成功案例,她們不全是完全的「網劇小花」,有的藝人是通過一部劇被觀眾得知並大紅,有的則藉助網劇提升了美譽度,同時不少小花正走在向大螢屏和電視劇。

縱觀當下的90花和95花,更是不少是通過網劇出道,亦或者常駐網劇,她們是當下的主要力量。 2020年已經過半,「網劇小花」市場,又出現了哪些變遷的跡象?

01

小花新冒頭,早有徵兆?

網劇市場在4月至5月之間,經歷了短暫的平淡期。大體量劇集缺位,小而美扎堆,同期電視劇市場的熱議度走高,導致這期間未能有大爆款網劇出現。

而觀察開年至今被熱議的網劇,「仙俠」「甜寵」仍然是核心元素。開年《三生三世枕上書》《錦衣之下》,當下是《陳芊芊》和《月上重火》,期間有《餘歡水》《重生》等現實題材口碑劇集湧現,但總體而言,網劇市場的主要關注度仍來源於年輕演員組成的「網劇王牌」類型班底。

在《錦衣之下》《陳芊芊》這類題材之外,還有《我才不要跟你做朋友呢》《全世界最好的你》《致我們甜甜的小美滿》《暖暖,請多指教》等青春校園類的復合題材,並且口碑在線,雖然囹圄熱度缺位的困境。

巧的是,這些劇集裡, 不少是同一位主演的接檔劇,如趙露思的《三千鴉殺》和《陳芊芊》,李凱馨的《暖暖請多指教》和《山寨小萌主》,莊達菲的《我的刺蝟女友》和《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包括這部劇的另一位主演陳昊宇,今晚上線新劇《失蹤人口》。

雙劇接檔的熱度和討論度,加上出演劇集的口碑美譽度,給藝人帶來了直觀的演藝價值提升。

如今的網劇市場類型化和圈層化愈加明顯,有關「《陳芊芊》到底爆沒爆」的話題一直爭議不休,如果對標《延禧攻略》這樣的網劇,從劇集的出圈程度和影響力來看,《陳芊芊》算是圈層爆款,顯然不算大爆。同樣表現的作品還有《雙世寵妃》《奈何BOSS要娶我》等作品,它們的共同點是: 作品類型是網劇用戶一向的審美取向,內容層面有創新點,小範圍引爆輿論,助推藝人的熱度和演藝價值走高、有實際作用力。

趙露思是目前的最典型。

加上去年播出的《天雷一部之春花秋月》,三部劇播出的加持之下,她的熱度和知名度直線提升,雖然論熱度,當下的《陳芊芊》是帶動她人氣走高的直觀作用力,但在播劇直接帶動藝人及藝人已播劇的熱度上升,並強化了藝人個人印象。趙露思之前的作品口碑和熱度均不算優異,不過一直走的是相同路線,已經有所積澱,這部劇實際起到的是助推和放大藝人表現的作用。

這也是近兩年網劇造星下出頭藝人們的特點: 類型化明顯,上升價值有,但是後續通道途徑不明朗。趙露思同樣存在後續發展的問題。

02

「網劇小花」的代表類型

去年,港媒曾讚譽網劇發展勢態,並且推舉四位90後小花鞠婧禕、邢菲、吳倩和李凱馨為「網劇四小花」。

如果從以往履歷、粉絲號召力、商業價值和後續上升通道來看,這四位藝人顯然大不相同、無法直接被比較, 但是她們的確在網劇市場裡擁有不錯的號召力,同時是網劇小花的幾個典型類型。

鞠婧禕代表的是偶像轉型、落地影視市場的案例,藉助較有辨識度的風格和角色出圈;吳倩曾是典型的在大熱電視劇里露臉,而後通過主演網劇提升人氣的案例,熱播劇《月上重火》的陳鈺琪也是如此;邢菲和李凱馨則是鍾情於適合她們的劇集類型,積累劇粉和觀眾緣,等待時機進階。

以上這三種類型的小花均可被稱為「網劇小花」,為新生代、尚在發展中的女藝人,網劇是她們事業上升的重要載體。

觀察已經成功出頭的小花,均是個人風格突出的藝人,從張天愛、譚松韻、鞠婧禕,到當下有在播劇的趙露思、張予曦和莊達菲, 個人辨識度明顯,可以說是通過一部劇或幾部劇就得到了觀眾的認可。

今年年初,吳倩主演的《冰糖燉雪梨》頗受關注,她本人受到的關注度相比男主演張新成略少,但是也鞏固住了她的個人風格戲路,雖然後續的演藝價值提升略為發力,在接演作品體量、表現、話題度上,吳倩稍顯溫吞。

上文提到的趙露思及沈月等藝人,由於藝人自身性格魅力為接地氣、有親和力,有較強的「少女」屬性,很受觀眾歡迎,發展速度相對較快,同時存在演技青澀、戲路不寬、外形氣質是加成也是限制等等問題,不過總體發展速度迅猛。

莊達菲、陳昊宇、李婷婷等人則是另外一種典型,憑藉口碑劇集被看到,個人表現可圈可點,但是個人演藝價值和商業價值的增速較為緩慢,還處在進階之路上。

網劇小花們的進階之路,離不開觀眾緣加持和在多部作品中頻繁「刷臉」的功效,隨著網劇市場出現了造星勢頭變緩的趨勢, 能產生較高聲量的在播劇基本由「網劇熟臉」擔綱主演,鞠婧禕、邢菲、宋伊人、李凱馨、梁潔等人,均是持續在網劇領域深耕,抓住擅長的角色類型,打出個人風格特色和知名度。

此時「新入局」的演員,如《致我們甜甜的小美滿》劉人語、《樓下女友請簽收》徐好等等,出頭的難度就更高了。

「網劇小花」的概念已經成型,但在這個盤子裡, 今後將更多是業已成名演員們的戰場。

03

未來發展與進階法則

不少「網劇小花」已經成為常駐熟臉,平台和片方愛用、觀眾愛看,閉環大致形成。

在這個環境里,也有不少難以被定義為純網劇小花的藝人,比如現在的譚松韻,和多部女主戲在手的李一桐。後者有兩部劇即將播出,歡娛影視出品的《大唐兒女行》和與陳建斌搭檔的《愛我就別想太多》。也有李蘭迪、周雨彤這類手握一兩部口碑不錯的網劇,但是發展空間較大的小花。

這類小花也是網劇市場的重要組成,並且通過出挑的網劇作品被看到及認可,但是未來發展線路不止網劇, 可以視為借網劇實現躍遷的類型。

那麼純粹的網劇小花,除了在擅長的類型角色里深耕,同時在大體量劇集裡出演配角,是否還有其他的進階法則?

首先,對於一部分持有較好資源和觀眾緣的小花來說,鞏固住當下、積蓄實力尋找時機再躍遷,不失為一個好選擇。如趙露思, 眼下雖然已經演過6部作品,但入行時間才兩年,她有足夠的時間來成長進階,01年出生的莊達菲亦然,已經有代表作在手,且年齡尚小,演技有提升空間, 可以選擇在目前的領域裡繼續刷高勢力值和人氣值;

而對於產出作品已經較多,同時人氣和演藝價值沒有穩步提升的小花,考慮到00後甚至10後新生代演員的出芽率,是否還繼續在青春、甜寵的類型里打轉,是一個已經擺在眼前的問題。

在網劇尚未誕生的時期,台播劇的仙俠劇、古偶劇、言情劇也向來是造星的利器,對於純新人演員和有一定知名度演員的加持都相當高。

典型的案例是2014年播出的《彬彬來了》,此劇貢獻出了「這個魚塘被你承包了」等當時極其流行的網絡金句, 同時趙麗穎大火;以及近兩年90後小花楊紫的發展軌跡,從《香蜜沉沉燼如霜》一劇大火後,《親愛的,熱愛的》緊跟其後,目前手握《餘生請多指教》和《青簪行》兩部大IP作品。這兩位藝人均是依託於甜寵劇成功提升個人價值。

但也不能忽視的是,楊紫和趙麗穎躍升一線藝人,除了作品、資源和機遇之外,還有演技做打底。綜合看來,現在的網劇小花想要尋求突破和躍遷,難度較以往更高、成功藝人的案例更不可複製。

隨著網劇市場的變遷,網劇和電視劇的區隔已經愈加模糊,加之電影班底入局網劇已經稀鬆平常。 網劇造星下出頭的小花在其他類型劇里尋找突破,相對而言是更現實的進階之路。雖然生於甜寵劇,但是打磨演技,依然可以不斷進階。

同時,也期待未來的「網劇小花」不再被甜寵劇和仙俠劇包攬,懸疑、探案、驚悚、現實主義題材等等更多類型也能成功造星。畢竟這也意味著女性角色和女演員的邊界和可能性將被繼續拓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W1GzgnIBd4Bm1__YP_i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