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經濟思想偉大在哪裡?

2019-10-09     平安金山

導讀 物質的進步乃是為了人類精神的解放,經濟的發展乃是為了人類大我的實現。

正文>

毛主席認為:無論革命還是建設,分清敵我永遠是極端重要的;分不清敵我,就等於沒有正確的政治觀點,就等於沒有靈魂。毛主席對社會主義最終必將戰勝資本主義充滿信心。這就是毛澤東經濟思想「敵我分明、制度決勝的革命觀」,也是其最偉大之處。

我們不是在真空中搞建設,在中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事業中仍然有著各色各樣的敵人:「在拿槍的敵人被消滅以後,不拿槍的敵人依然存在,他們必然地要和我們作拚死的鬥爭,我們決不可以輕視這些敵人。如果我們現在不是這樣地提出問題和認識問題,我們就要犯極大的錯誤。」(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報告》,一九四九年三月五日)

一九五六年四月二十五日,毛主席在《論十大關係》中論述了革命和反革命的關係,指出必須堅決鎮壓F革命,剔除這一破壞因素對中國所造成的危險:「F革命是什麼因素?是消極因素,破壞因素,是積極因素的反對力量。」「鎮壓F革命還要作艱苦的工作,大家不能鬆懈。今後,除社會上的F革命還要繼續鎮壓以外,必須把混在機關、學校、部隊中的一切F革命分子繼續清查出來。一定要分清敵我。如果讓敵人混進我們的隊伍,甚至混進我們的領導機關,那會對社會主義事業和無產階級專政造成多麼嚴重的危險,這是大家都清楚的。」

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之間的矛盾,是敵我之間的矛盾,是對抗性的矛盾,他們之間的勝負問題還沒有真正解決:「資產階級也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觀改造世界,無產階級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觀改造世界。在這一方面,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之間誰勝誰負的問題還沒有真正解決。」(毛澤東《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一九五七年二月二十七日)

社會主義國家由於共同的性質、利益和理想,加強合作,共同對敵,是完全必要的。展望未來,社會主義制度終究要代替資本主義制度:「社會主義國家是完全新型的國家,是推翻了剝削階級而由勞動人民掌握權力的國家。在這些國家間的相互關係中,實現著國際主義和愛國主義相統一的原則。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理想把我們緊緊地聯結在一起。」

「社會主義制度終究要代替資本主義制度,這是一個不以人們自己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不管反動派怎樣企圖阻止歷史車輪的前進,革命或遲或早總會發生,並且將必然取得勝利。」(毛澤東《在蘇聯最高蘇維埃慶祝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四十周年會議上的講話》,一九五七年十一月六日)

在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大競爭、大對決中,一定要小心和平Y變這隻黑手:「帝國主義的預言家們根據蘇聯發生的變化,也把『和平Y變』的希望,寄托在中國黨的第三代或者第四代身上。我們一定要使帝國主義的這種預言徹底破產。」(毛澤東《關於赫魯雪夫的假共產主義及其在世界歷史上的教訓》,一九六四年七月十四日)

今天,堅持毛澤東「敵我分明、制度決勝的革命觀」,是中國全球經濟戰略設計的精神指南:認清誰是中國經濟全球化的主要敵人,這是中國經濟全球化的首要問題。

一般說來,在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和中國人民的勤勞奮鬥面前,這些敵人對於中國經濟的全球崛起,採用正面對抗的方法往往並不是非常見效。因此,在暗地裡破壞,包括制度詆毀、戰略誤導、規則轄制、思想統戰等成為敵人對付中國的法寶。殘酷的敵我鬥爭,正以喬裝打扮的各種姿態,擺在中國經濟的面前。作為中國經濟全球化主導者的中國政府,必須意識到的是:分不清敵我、麻木沉睡、被動挨打的時代結束了,分清敵我、清醒奮起、主動出戰的時代已經到來!

總結來說,毛主席經濟思想的十個偉大信念包括: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國格觀,依靠人民、服務人民的歷史觀,群眾做主、群眾受益的管理觀,統籌兼顧、綜合平衡的整體觀,實事求是、駕馭矛盾的動力觀,反對爬行、激情躍進的趕超觀,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奮鬥觀,克己奉公、埋頭苦幹的工作觀,學習借鑑、平等互利的國際觀和敵我分明、制度決勝的革命觀。這些偉大的信念既相互聯繫、又相互區別,它們絢爛奪目、交錯縱橫,猶如紅日之光普照世界,構成了中國經濟全球崛起的精神背景與觀念指南。

物質的進步乃是為了人類精神的解放,經濟的發展乃是為了人類大我的實現。最後需要說明的是,毛主席從來不追求單純的經濟發展,而是以獨立強大的戰略思想、一體互動的革命手段,追求社會的公平與正義,追求人類精神的全面解放。僅此一點,毛主席就完全可以被稱作是人類社會有史以來,最有人性、最具神性的經濟學家,最有眼光、最具鋒芒的國家經濟戰略設計大師,最有深度、最具力量的全球經濟思想的整合者與指路人!

來源:紅牆往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W124sm0BMH2_cNUg75u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