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鳴謝 河上鎮
為充分發揮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在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基礎性作用,省司法廳、省普法辦以法治鄉村實踐為主題,評選2019年度法治鄉村實踐優秀案例。經專家評委評選,評出特別指導性案例3篇、優秀案例10篇,並有8篇案例獲得提名。
我區河上鎮眾聯村的「五和眾聯」獲評優秀案例,是杭州唯一一個入選的案例。
專家認為,「五和眾聯」將積分評議的正面引導效應延伸到村莊治理的多方面,形成了積分評議制與村莊治理的良性互動。作為「五和眾聯」鄉村治理模式的核心——積分評議制度,可複製、可推廣。
眾聯村位於蕭山南部山區,由聯合、眾利、塘村、泉水4個村合併而成。與很多合併村一樣,眾聯村一開始也存在「合村不合心」、村民參與村裡事務積極性不高等問題。2016年,以「和善村民、和美家庭、和睦鄰里、和煦村莊、和諧社會」為目標,眾聯村探索實施以家庭為單位的積分評議制度——被稱為「眾聯60條」的《村民通則》。
不亂停車加1分,參與抗台搶險加5分;違法搭建扣5分,違反出租屋規定扣1分……記者注意到,「眾聯60條」包括35條加分項和25條扣分項,分別對應正負能量積分。每季度和每年度,由村民、村幹部及第三方機構組成的評議小組,對每戶家庭進行評議,綜合積分和其他表現,評選出「十佳家庭」「十佳鄰里」等。
十佳家庭
在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毛丹看來,這套用正負積分量化村民做皮毛小事貢獻度的辦法,可以稱得上是一部鄉村治理的「皮毛法」。
去年,「五和眾聯」鄉村治理模式在蕭山全區推廣。
「五和眾聯」
助力建設更美好的蕭山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