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優秀援疆人才孫沖:踏石留印

2019-11-26     日照新聞網

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 徐騰

孫沖說:「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工作態度,在受援地平凡的崗位上辛勤奉獻著,實踐著家國情懷的精神」。的確,來自日照五蓮山旅遊風景區管委的山東優秀援疆人才孫沖不僅是這樣說的,他也是這樣做的。

用心招商

根據工作安排,孫沖被安排在受援地——麥蓋提縣工業園,負責招商和園區服務等工作,由於當地區位、交通、資源優勢不明顯,工業基礎薄弱,靠自然條件招商引資難度比較大。

為儘快進入工作角色,上班第一天,他就認真學習當地招商引資有關政策,精準把握麥蓋提發展現狀及資源優勢;與園區幹部一道,深入了解園區建設發展情況,掌握第一手資料。針對當地招商宣傳不到位、不規範問題,結合內地經驗,收集相關資料,梳理匯總已出台的一系列招商優惠政策,完善並編制了《麥蓋提投資指南》和《麥蓋提縣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彙編》,並通過舉辦投資說明會、外出招商等方式發放5000餘份,為下步招商引資打下基礎。

2018年10月底,日照援疆指揮部和麥蓋提縣聯合舉辦首屆灰棗文化旅遊節,他主要參與疆內外客商的聯絡接待工作。期間,夜以繼日對200餘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客商逐一進行電話聯絡,不厭其煩地溝通再溝通,核實再核實,確保客商按時到會。為把客商安全接到麥蓋提,他早出晚歸,先後數次到160公里外的喀什機場迎接客商,幫助協調安排住宿,解決客商提出的困難問題。連續三天都是半夜三點後休息,但他仍然堅持做好對客商的全程服務工作,受到客商們的一致好評。

在今年十月底舉辦「新疆喀什絲路胡楊文化旅遊節」過程中,孫沖負責邀請疆內外紅棗加工企業參會,共聯繫邀請近百名客商到會。援疆期間,他累計接待服務客商90餘批500餘人次,對接洽談項目50餘個。

不厭其煩

在推進落實項目過程中,孫沖同志始終堅持「五加二、白加黑」和釘釘子精神,想客商之所想,急客商之所急,解客商之難題。招商引資過程中他主動與當地市場監管、生態環境、住建等行政審批部門溝通聯絡,取得當地有關部門的信任和支持,確保項目儘快投產見效。

在推進投資12.3億元的利泰絲路紡紗項目過程中,為配合選址,冒著炎炎烈日,踏著遍地塵沙,陪客商從城西工業園再到城南工業園,反覆考察論證多次才最終敲定廠址;和援友一道配合當地政府加班加點擬定項目協議,反覆數次談判修善才定稿簽約;之後又在最短時間內幫助辦理工商註冊、備案等手續,促使這個大項目按時開工建設。

他還主動幫助客商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山東客商投資的網袋項目在第一次運送設備時,到麥蓋提已經是晚上11點多,他主動幫助聯繫裝運車輛和裝卸工人,並陪同把設備安全運到車間後已是凌晨2點多。一年半時間裡,他直接或間接參與辦理手續的項目達20餘個。

「忠」字當頭

孫沖說「既然來援疆,就要好好珍惜每一天,盡最大努力做好援疆工作」。這是他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為了援疆事業,他甘願舍小家顧大家,從正月十四來麥蓋提後,連續工作近七個月才回家探親卻只待了七八天。期間,他的岳母因病需要在濟南動手術,妻子抱怨他不回去,他只得做說服勸導工作,爭取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妻子在微信里訴苦:孤身一人在醫院照顧老人,遇事也沒人商量,又累又著急,夜深人靜的時候偷偷地流淚。作為丈夫他也深感慚愧,沒有盡到應盡的責任。

自古忠孝難兩全,76歲的老母親經常電話囑咐:在那裡好好乾,注意好自己的身體,結束了就趕緊平安地回來,家裡離不開你。十月份他的父親上十年墳,這在農村可是件大事,他卻因忙招商工作沒時間回去,這也成了他的一個遺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VwaNp24BMH2_cNUgIJ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