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發布首個商業產品,集成GPT-3的API,已有十幾家公司買單

2020-06-12   AI科技評論

原標題:OpenAI發布首個商業產品,集成GPT-3的API,已有十幾家公司買單

作者 | 蔣寶尚

編輯 | 叢末

據OpenAI官方博客報道,其於昨日發布了一個文本生成的API,通過這個API用戶可以嘗試任何形式的文本生成類的英語任務,包括但不限語義搜索,摘要,情感分析,內容生成,翻譯等等。

據說,該API已經集成了GPT-3系列自然語言理解模型,這無疑在「宣布」GPT-3不會像GPT-2那樣公布代碼。畢竟,在博客中OpenAI稱該API除了能構建積極的AI應用之外,還肩負這盈利的目的:)

API官方網站:https://beta.openai.com/

作為OpenAI 的首款商用產品,目前該文本生成 API 仍處於受邀訪問階段,售價也不得而知。不過,如上所示,已經有了官方網站,從網站我們得知OpenAI 已經為此API 找到了大約十幾名客戶,其中包括搜索服務提供商 Algolia、精神健康平台 Koko、Replika、以及社交媒體平台 Reddit等等。

而且這些客戶已經在使用此API部署自己的服務項目,在官方網站OpenAI還對其進行了介紹。

另外,在網站中,OpenAI還提供了幾個文本生成類任務的Demo展示,包括文本生成、解析非結構化數據、問答、翻譯

文本生成

問答

解析結構化數據

提高英文表達

法語翻譯

OpenAI在網站中還說,此API對新手非常友好,任何人都用用他體驗前沿的AI研究。還可以在上面導入你自己的數據,然後訓練屬於你自己的模型。

1

網友評論:OpenAI?更像是open your wallets

正如前面所說,作為OpenAI商業化轉型的第一個產品,此API集成了GPT-3系列自然語言理解模型,在文本生成功能上自然令人驚艷。一經公開,在reddit上引起了熱議,大家討論了多個主題,包括OpenAI此舉的對錯、此API對市場的衝擊等等。

可惜了,GPT-3不會像GPT-2那樣開源了~

openAI?,更像是「打開你的錢包(open your wallets)」~~~後面跟帖的網友補充到:不光如此,他們還根據自己的意願來判斷什麼是技術濫用、什麼是適當使用~

該API的重點是測試和評估。OpenAI希望人們找到使用此API的新方法,好讓他們更容易發現Bug。

OpenAI的名氣很大,相對於其他許多通用的機器學習 API,其有著巨大的競爭優勢。

2

試圖兼顧理想和金錢的OpenAI

今年二月份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的一篇調查文章稱:競爭和資金的壓力正在侵蝕 OpenAI的「理想主義」。

而此次發布商業產品,也正是印證了當時的那篇文章,雖然官方博客中的問答環節,再次強調了「讓所有人都從AI中受益」這一主題,但也隱晦表達了「我們現在確實缺錢」。

據OpenAI的一份分析報告指出,從2012年至2018年,最大規模的AI訓練所需要的算力已經增長了30萬倍(到2020年的今天,這數字應該已經翻了更多倍),平均每3.5個月便翻一番。

正是基於對算力的渴求,在去年7月份,OpenAI接受了微軟10億元的投資,微軟成為OpenAI的獨家雲供應商,同時 OpenAI 也會和微軟合作開發 Azure AI 超級計算技術,並授權微軟使用其部分技術進行商業化。

這一舉措,當時也受到不少業內人士的質疑,人們擔心OpenAI將會受到微軟的影響,屈服於財政壓力和其他因素,無法再像以前一樣保持開放、平等傳播的姿態。

事實上,這種擔心不無佐證,在去年3月份,OpenAI便已經進行了一輪重組,成立了名為「OpenAI LP」的子公司,目的便是為了更好地籌集資金,吸引人才,從而能夠與Google、Facebook等大公司在AI領域進行競爭。

人工智慧研發不僅需要的巨大算力,也需要龐大的資金。籌錢的最直接方式就是展示自己的潛在價值以及賺錢能力,從而獲得融資。而此集成GPT-3的通用API的商業發布,也正說明了在文本生成領域,OpenAI已經有了賺錢的想法和門路。

在問題「為什麼OpenAI選擇發布API而不是開源模型」,OpenAI給出的三個原因中的第一個就是「技術商業化有助於正在進行的AI研究,還可以為安全和政策努力進行買單」。

第二個原因,OpenAI提到:「API的許多基礎模型非常龐大,需要大量的專業知識來進行開發和部署,並且運行起來非常昂貴。除了大公司以外的任何人都很難從基礎技術中受益。該API能夠使功能強大的AI系統更易於小公司訪問。而第三個原因是:API能夠比開源模型更加容易應對技術濫用。

或許,商業化的OpenAI在想賺錢的同時,還在極力保護著其當初的「理想主義」。

招 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