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資訊·指導雜誌
大學、專業、學科、志願、勵志……那些事兒
關注
文綜作為300分的「大科」對文科生來講是很重要的。但是很多同學不知道文綜答題該如何分配時間,常常覺得時間不夠用。還有些同學沒掌握文綜的答題技巧,覺得答題很吃力。這裡我們貼心地為大家整理了這些心得,希望對大家高考有所幫助!
三科時間的分配
一般來講,文綜試卷有兩種題型:單項選擇題和主觀題。以全國卷為例:1-35題為單項選擇題,其中1-11為地理題,12-23為政治題,24-35為歷史題;36-41是必考非選擇題,其中36-37是地理,38-40是政治,41-42是歷史;43-47是選考題,43-44是地理(2選1),45-47是歷史(3選1)。做好文綜,最重要的是識大局。不要計較一個點的首先,你要根據你自己的經驗給三個科目估計一個大概的時間。
標準是每科不要超過50分鐘,在這個範圍內進行微調。比如說一般情況下地理可以壓縮到40分鐘,而政治則需要的更多。在這個範圍內進行作答考試時不要超過這個範圍,到時間了就算差一點沒寫完也要立刻切換。
其次,一個好的答題順序很重要。根據自己的習慣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可以一科答完再答一科,不要把自己的思維弄亂。也可以按照試卷的順序作答,這個看個人習慣!總之,怎麼樣節省時間就怎麼進行!
最後,最重要的是平時對於知識的掌握和答題速度的練習。俗話說,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為了最後的成績,功夫一定要下在平時。如果對知識掌握足夠熟練,也不會出現做不完的情況啦。所以平時一定要努力哦。
政治答題技巧
高三階段的政治學習就是為最終的高考服務的,因此單純記憶知識點不是目的,掌握了答題方法,能夠靈活自如地將題目答正確,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對於高考政治的選擇題和解答題,有如下解題策略。
一、選擇題
一般來說只有選擇題得高分,全卷才有可能得高分。對於不同類型的選擇題,有以下解題方法可供參考。
做理解、應用類選擇題時,要反覆看清選項的內涵與外延是否與題干要求一致,尤其要看清題乾的最後一句話,這句話,要麼是題干內涵的主旨所在,要麼對備選項有一些限制性要求。
做組合型選擇題時,要先從反面排除選項開始,而不是從正面肯定開始。這樣做有助於提高答題正確率並能節省時間。
選擇題的題干與題肢出現相關「主體」(黨、政府、人大、政協、公民、企業、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等),一定要緊扣「主體」及其相關屬性,弄清選項對「主體」及其相關屬性的表述是否符合題干設問要求。
很多選擇題考查的是事物與事物之間的「關係」。做題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兩點:其一,選項與題干所講的「關係」所涉及的事物是否一致;其二,選項所講的事物的「關係」方向與題干所講的事物的「關係」的方向是否一致。稍有疏忽就會選錯。
二、主觀題
高考政治主觀題,信息量大、考查能力層次多,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高,選拔功能強。考生失分的最主要原因有:基礎知識未落實;常規能力未到位;詞不達意、書寫潦草;解題技巧未掌握等。
具體來說,高考政治主觀題主要有以下十種類型,相關解題策略如下。
體現題
題干中通常有「體現了什麼」「怎樣體現」「如何體現」等。回答這種題目時,應把教材中與材料相關的所有知識點一 一羅列,然後將這些知識點與材料中的關鍵語句加以對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案要點。
答題時,應先寫教材中的知識點,再採用材料中的關鍵詞句說明它體現了這一原理即可,即要做到觀點與材料相結合。
具體的解題思路是:
一定點:確定考核的知識點是什麼?
二聯繫:聯繫所給材料與所學知識。
三梳理:將材料所給的信息與考核的知識點一一對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案要點。
四作答:作答時要做到觀點和材料相結合。
反映類
題目中通常會問:上述材料「反映了某一問題發生了哪些變化」「反映了什麼現象或什麼問題」等。
解答這種類型題目的關鍵是對材料所給的信息要全面把握,可採用定點法,即採用定點聯繫疏理作答的解題思路。
分析類
題目設問形式往往是,運用所學的XX知識對上述材料進行分析,或者結合材料分析XX知識。此類題型的特點是要求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闡明材料中的實際問題,這類試題往往難度大、能力要求高,要求我們儘量從材料中歸納出符合題意的原理。
答題模式:「原理+材料分析」,其中哲學的答題格式是「原理+方法論+材料」。
為什麼類
題目設問中往往有,「為什麼說」、「為什麼要」,或者找出材料的哲學依據是什麼。在解答中,一般應由近及遠、由直接到間接、先經濟後政治、有次序、有條理地展開說明。
這類題型主要是針對某種現象或事件,考查我們對原理的理解和分析,有一定的難度。回答這種問題要求我們仔細分析材料,尋找好切入點,找出相應原理。
怎麼辦類
一般以「如何」或「怎樣」等字眼來設問。
解答方法:
一是熟記教材中提到的相關知識;
二是總結材料中提到的成功的做法;
三是找到材料中提到的存在的問題,根據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四是主體法散發。
回答時必須把觀點和材料相結合,切忌觀點和材料相脫離,回答時注意多角度思考。
意義類
題目中往往有「積極影響」「經濟、政治意義」「意義」等字眼。做題時首先要明確是經濟意義、還是政治意義、或者是經濟政治意義。其次要緊緊結合所學的知識點和題目所提供的材料(抓住材料中的關鍵詞、關鍵句),有些題目作答時還必須結合黨和國家提出的最新精神。
啟示類
題目中一般有「上述材料給我們哪些哲學啟示」或「這件事對你有什麼啟發」。
答題時應從三方面考慮:
一是材料說明的道理,先要分析材料;
二是要明白我們應該怎麼辦,應吸取什麼教訓,堅持什麼、反對什麼;
三是結合設問和材料,抽象出給我們的啟示。
一般情況下,偏重於回答「怎麼辦」,答題時格式應為原理+材料說明的道理」或是「原理+應該怎麼辦」,不必展開去分析,答案要做到觀點與材料相結合。
認識類
設問形式:從某某角度分析某某社會現象(或如何認識某某現象、看待某某現象)。
答題時可按照「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的解題思路來作答。
「是什麼」——即題目說(做)的是一件什麼事?或題目觀點是對還是錯?
「為什麼」——即說(做)這件事的依據、重要性(作用、意義、目的、目標等)、必要性(地位現狀等)、可能性、不做這件事的危害性等。
「怎麼辦」——即黨、國家、公民、企業、消費者、個人等準備怎樣做這件事、採取哪些具體措施來解決問題。
評析類
題設形式:用某某觀點評析(分析、認識)某某觀點某某看法某某行為。
解題時,要求我們實事求是地全面分析材料中某一個人的觀點和看法,分析某種行為的對錯。既要看到其中的合理因素,又要看到非合理因素,並進行反駁,指出正確看法。
圖表類
題設形式:以圖表為載體,連環設問,注重能力考查。
解答圖表題的關鍵是讀懂材料,找准信息。
通常採用的方法有七看:
一標題、二設問、三橫、四縱、五對比、六單位、七註解。
對表格內容一定要進行橫比(說明兩者的差距)、縱比(說明變化,增長或者減少)、不同表格之間的比較。通過圖表內容的比較來說明一些經濟道理,反映事物的變化發展、差距。表格內的項目和數據等內容,這是答案的主要來源,圖表中的數據拐點、異點及有些年份(有特殊意義),也要準確理解。答題時忌離開圖表標題和設問談圖表,忌離開對圖表的分析作答,忌照抄圖表中的數據。
歷史答題技巧
運用各種歷史資料創設問題情景考察學生的知識理解、應用能力是多年來高考歷史學科的特色。掌握材料題的解答方法對答好歷史題至關重要。材料型試題的答題步驟:
步驟一:審問題
一般材料型的問答題在問題的設置上有三種提示語:
第一種的提示語往往有「根據材料分析……」,就是解題時必須完全依據材料進行,答案就在材料中;
第二種提示是「根據(或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解題時要聯繫所學過的教材知識,答案來自教材和所學知識。
第三種是「根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解題時既要依據材料又要與教材知識相結合。
步驟二:帶著問題閱讀材料
閱讀過程要注意對材料進行分層,一般要注意材料中的句號、分號、省略號。
步驟三:注意材料的出處和時間
一般會在材料的開頭和最後有提示。
步驟四:關注每段(種)材料
試卷所給每段(種)材料都是有用的。
步驟五:作答過程
不能原封不動的照抄材料(照抄材料是很多同學經常犯的錯誤);要抓住關鍵詞,進行概括、提煉;要正確使用歷史名詞和學科術語;看分答題;多角度思考作答。
以上主要針對文字型材料題,近年圖表型材料題也日漸增多。
圖表型試題——主要是通過圖片或表格的形式來呈現歷史發展進程,並要求考生根據圖片或表格,揭示、判斷、歸納、概括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的名稱、產生原因、目的、性質、特點、經過、結果和影響等內容。
對這類型的題,平時要重視教材上圖表材料的分析以及信息的再挖掘。在作答過程中要著重分析圖表所反映的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的相關信息是上升的還是下降的,是起伏發展、曲折前進的還是總體向前的,同時利用好所給的文字說明並聯繫所學過的相關知識,立足教材來分析、作答。
地理答題技巧
選擇題巧用五法:
排除法
如對於給定的條件是多個的題目,可先根據題目的某一條件,在被選項中找出符合這一條件的對象,其餘淘汰,縮小範圍;然後再根據題目的其他條件,在縮小的範圍中逐漸進一步淘汰,最後選出符合題目要求的正確選項。如果肯定某個是對的,那麼排除沒有該選項的也可以。
反證法
是通過證明逆命題是錯誤的,從而得出命題的正確性。
信息轉換法
將題目中的信息轉換成自己熟悉的內容或便於理解的形式,達到化難為易、快速求解的目的。
圖解法
根據作圖來輔助解答。在地理分布、運動規律、空間想像等方面,可以根據題干所提供的條件繪製出圖形,即以圖再現題干要求,以圖解文有助於分析,從而找出正確答案。
數據比較法
有些地理事物的本質特徵需要定量分析,並對一些相關的量和量的變化趨勢進行比較,才能獲得正確答案。
主觀題解題技巧:
自然地理答題——找到解題的關鍵點。如「日照圖」,最關鍵是根據圖中的信息找到「三點」,即太陽直射點、晨昏線與緯線的切點和晨昏線與赤道的交點,找到了交點,就知道了交點所在經線的時刻和晝夜長短情況等,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人文地理答題——容易丟掉「采分點」,介紹幾個技巧:
一是細緻與簡略:應儘量具體細緻,但如果沒有把握,可答得適度模糊一些。
二是適當多寫:問什麼答什麼,但如果沒把握,怕把知識點漏答,就多答些點。
三是先答主要的:儘量抓知識的主要方面,實在沒把握怕抓不到,則主次一起抓,但要注意把最精彩、最重要的「采分點」儘可能放在前面。
四是分值與采分點:採取找約數原理。如果該題是6分,一般需答2點、3點或6點。
五是將要點進行編號。高考閱卷通常是「采點給分」,將一個小題目的各個知識點根據題目要求合理劃分為一個個的要點。對於所有的要點要進行編號,編號有利於提高答案的條理性和清晰度。
來源:高考直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