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的電影越多,越覺得千篇一律。
所以廠長就有意找一些非主流的小語種國家電影。
在2010年的奧斯卡上,最佳外語片獎被一部阿根廷電影拿走。
在喜歡緊張刺激的主流電影中,這部節奏舒緩,時間跨度長達25年的另類電影能獲獎,著實讓人驚訝。
但在阿根廷國內,它打破了保持26年的票房紀錄。
在觀影人數與票房都是冠軍,其影響力等同於我國的《我不是藥神》。
這部電影也開了廠長的眼界,原來這個國家不只球踢得好。
《謎一樣的雙眼》
1974年 阿根廷
23歲的女教師莉莉在公寓被人強暴後殺害。
1970年代的阿根廷,與智利、秘魯等拉美國家一樣,陷入經濟危機和軍人當權的泥潭。
軍政府刑訊逼供、秘密處決如同家常便飯。
大家都在忙著巴結站隊,沒人願意理會這檔子事,就隨意找了個外來移民背鍋。
只有莉莉的丈夫莫拉不曾放棄,他每天下班都在搜集證據,尋找兇手。
他的執著感動了負責此案的檢察官班傑明。
飾演班傑明的演員是阿根廷影帝里卡多·達林,我們對他的印象應該是2014年的《荒蠻故事》。
他是阿根廷影壇的首屈一指的人物。
值得一提的是,讓他真正揚名世界的,就是這部《謎一樣的雙眼》。
雖然法院已經宣判,但班傑明決定幫助莫拉。
到底是非主流,《謎一樣的雙眼》處處都顯露不一樣。
比如班傑明幫他並不為了「匡扶正義」,而是他也有一個深愛的女人,並且兩人相隔甚遠。
這個女人是他的上司艾琳。
艾琳出身名校,年輕有為,班傑明高中畢業,工薪階層。
雖同是檢察官,但兩人身處不能逾越的兩個世界,和生死之隔差不了多少。
被害者公寓的門鎖沒有被撬的痕跡,說明是熟人作案。
通過翻閱莉莉的相冊,班傑明發現有一個男人頻頻出現,高梅茲。
每張有他的照片里,高從不看鏡頭,永遠看著莉莉。
他與莉莉青梅竹馬,但莉莉身材高挑,貌美如花,他瘦弱矮小根本配不上莉莉。
抓到高時,他一邊矢口否認罪行,一邊下意識的偷瞄艾琳的內衣,本性盡顯。
艾琳略施小計,就讓高承認了自己的罪行。
但是前面說了,此時的阿根廷政府亂作一團。
即使你抓到真兇,替罪羊都已經死過了,法官不同意改判,並當著班傑明艾琳的面,放了高梅茲。
而且背後有勢力的高,還被政府委以重任。
離開法院時,邪惡拿著槍耀武揚威,正義在一旁戰戰兢兢。
三人同坐電梯的戲碼,真是對政府最大的諷刺。
之後,高梅茲開始了瘋狂的報復。
班傑明的好友為保護他,死在高梅茲同僚槍下。
為了保命,班傑明被迫離開。
在車站,同樣愛慕對方的艾琳來送行。
兩人相擁告別,此一別就是25年,深愛彼此的兩人各自成家立業。
25年後,班傑明回到故土。
他把這些故事寫成小說,第一個閱讀它的人是已成地方檢察長的艾琳。
《謎一樣的雙眼》用倒敘的方法,重現整個故事。
莉莉死了,好友死了,班傑明走了,艾琳結婚了……
所有的遺憾,無奈都定格在了25年前。
影片開始時,他鼓起勇氣開始回憶這件事,但寫寫撕撕,始終沒有開頭。
在半夢半醒之間,他在紙上寫下「我害怕」。
兇手仍在逍遙法外,班傑明不敢去老友墓前獻花。
不敢和摯愛表白,不敢正視這段過去。
這段記憶就像座牢籠,困住了很多人。
在25年後重訪舊友時,卻出現驚天反轉。
莉莉的丈夫莫拉在妻子離世一年後,申請調到了偏遠的郊外銀行。
此後未娶,自己一個人生活著。
面對班傑明的舊事重提,他不斷說:過去了,放下吧。
看上去記憶似乎只囚禁著班傑明,其實不然。
有意遮掩的庫房,從裡面端出的殘羹冷炙,這裡還囚禁著一個人——
真兇高梅茲。
一段記憶,困著三個男人,他們心裡都裝著自己心愛的女人。
最後,得知真相的班傑明轉身離開。
離開莫拉的倉庫,也離開圍困自己25年的牢籠。
記憶是籠,眼神是迷。
高梅茲的眼神里充滿了愛慕與渴望,以及愛而不得的失落。
和班傑明對艾琳的眼神如出一轍。
同是愛慕,兩人卻做出了相反的選擇。
高梅茲選擇了傷害,班傑明卻選擇了離開。
當初的案件改變了六個人之後的命運,在特殊的歷史背景下,他們被現實捆綁,天各一方。
導演說:在阿根廷這樣的國家,只要你是從70年代成長過來的,就會明白電影中人們的選擇是唯一的選擇。
《謎一樣的雙眼》夾雜著愛恨情仇,它沒有把責任推給時代背景,而是找到了一條新的出路。
艾琳在看完故事後問道:如果你愛我,當時為何不帶我走?
艾琳成家立業,但心裡也從沒放下過他。
重逢後,艾琳仍在等班傑明戳破那層紙。
班傑明重新找到艾琳,眼中閃著光。
我有一個故事要告訴你。
我想一定很長。
我不在乎。
我什麼都不再在乎,我只想告訴你。
班傑明在「我害怕」的紙片上加了一個字母,單詞就變成了「我愛你」。
艾琳與班傑明相視而笑,房門靜靜地關上。
雖然這部電影好於93%的懸疑片,但廠長更願意把它歸成愛情片。
懸疑殘忍的開頭,充滿無奈遺憾的內容,驚訝又溫柔的結尾。
《謎一樣的雙眼》始於姦殺,終於愛情。
讓人惋惜的過去,慶幸結局是不盡地美好。
正如導演所言:愛情才是我的主題。
說起記憶的牢籠,其實每個人都有。
或美好,或遺憾,或自責,它關著我們對於過去的多種情緒。
人生就是不斷地選擇,每一種選擇的背後是對其他可能性的捨棄。
沒有追上的姑娘,沒有等來的末班車,沒有送出的禮物……
在無數個難眠的深夜,我們都會不斷思考:如果當時那樣做就好了。
但在我們後悔,沉浸過去的同時,無數個可能性也正在從我們身邊溜走。
莫拉囚禁了高梅茲,也囚禁了自己。
無期徒刑尚有希望,高梅茲等待的是莫拉的原諒,其他人的解決,他雖被囚禁,可生活仍有光。
可沒人能救莫拉。
這樣看來,活在過去才是真正的無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