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大門口水道濕地公園的「前世今生」,見證「金灣之肺」的蛻變!

2019-07-22     金灣發布

三灶定家灣的大門口水道原為磨刀門水道下游五支分流之一,現稱大門口水道。大門口水道所在區域由滄海變桑田,形成了河網縱橫交錯,內外貫通,河塘共存的景象。

水是地球的鏡子,當我們鳥瞰這個星球,我們被那藍色的濕潤輕輕包裹,被那清涼的光芒映射。

森林和濕地,是城市的「綠肺」,是城市在鋼筋水泥叢林裡呼吸新鮮空氣的器官。保護城市的健康,必須有一個健康的肺!

大門口水道濕地公園,就是金灣一個不斷強壯的城市之「肺」。

滄海桑田

水拍平堤欲蘸天,濯纓人在小橋邊;古今塵世知多少,滄海桑田幾變遷。

三灶,從遠古伶仃洋上一座無人居住的孤島,到現在毗鄰港澳,擁有機場、國際航空航天博覽,高校匯聚、強企雲集的重要地區,它經歷了時間的打磨、戰爭的洗禮、使命的召喚和時代的擁抱。如今,它以全新的面貌和姿態站在世人視野之中。

從 2016 年至 2020 年的 5 年時間裡,金灣區根據市政規劃實施林業工程,推進生態可持續發展,積極推進山海生態公園項目,相關重大生態項目建設和林業維護的投入費用近 2 億元。2017 年年底,在省林業廳公布的首批 12 個廣東省森林小鎮示範鎮名單中,金灣區三灶鎮位列其中,也是珠海市唯一入選的示範鎮。幾年中已基本實現河道疏浚和水網重構,作為其中一個重要項目的大門口水道濕地公園,目前已完成規劃的第一期,成為三灶鎮「一核、兩屏、五廊、多點」整體格局的基礎。

濕地水道

從地質學角度,河道的演變主要受山區地形、地勢、河床地質構造、兩岸植被、當地氣象和徑流條件及人類活動的影響。據規劃部門生態專家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大門口水道範圍內,人為開墾建設魚塘,占據現狀河道,大門口水道地形、河道邊線和斷面均發生了較大變化,流域邊灘、上下深槽位置、範圍基本也發生了較大變化。

大門口水道作為三灶鎮與紅旗鎮的分界線,位於定家灣北側,南向入海,北向機場。金灣區中心河、南排河、北排河等11 條主要河渠均彙集大門口水道,最終匯入雞啼門水道,因此大門口水道成為珠江水系濕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保障流域水生態環境健康起到重要作用。

水道沿岸以魚塘為主,溝汊眾多,水域寬闊,水質良好,波光蕩漾。碧綠的海水在藍天白雲的襯托下,潮起潮落,海天一色,是都市生活休閒觀光的去處。

濕地水道因鹹淡水體交匯,是水生動物重要的棲息地,更是珠海西部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繁衍的重要場所,維持著金灣地區較高的生物多樣性價值。水道周邊據稱有 66 種鳥類,其中濕地鳥類 31 種。我們隨處可見白鷺滑翔飛舞,還能看見彈塗魚在灘涂上覓食的蹤影。

濕地公園

濕地公園是以具有顯著或特殊生態、文化、美學和生物多樣性價值的濕地景觀為主體,具有一定規模和範圍,以保護濕地生態系統完整性、維護濕地生態過程和生態服務功能,並在此基礎上以充分發揮濕地多種功能效益、開展濕地合理利用,可供公眾遊覽、休閒或進行科學、文化和教育活動的特定濕地區域。

所以,大門口水道濕地公園就是利用三灶鎮優越的自然資源,將生態保護、生態旅遊和生態環境教育的功能有機結合起來,實現了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和生態環境的改善。大門口水道未來將繼續打造成集山、田、河、海等景觀資源於一體的濱海濕地公園。

據了解,濕地公園規劃總面積約 95 公頃,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面積約 46.30 公頃,總投資約 9705.39 萬元,建設綠化總面積 186,899 平方米,濕地面積 29.70 公頃,濕地率達 64.15%。濕地公園分為近海與海岸濕地、人工濕地兩大濕地類,分河口水域、淤泥質海灘、庫塘濕地三個濕地型,是獨具南方典型沿海風格的濕地生態系統。公園擁有典型的濕地景觀、特色的民俗文化和迷人的自然風光,包括專家科研保護區、淡水濕地科普區、鹹淡水濕地遊憩區、入口濕地服務區、紅樹林保護區、魚塘休閒遊樂區等六大功能分區。設有 4.6 千米的景觀園路,1.3 千米的空中棧橋和 1.1 千米的人行浮橋,近百個車位的停車場以及浮橋碼頭、垂釣台等服務設施供遊客玩樂。

據 2018 年 11 月初完成的《廣東三灶大門口水道省級濕地公園總體規劃》,三灶鎮後續還會加大投入,拓展濕地公園面積,加強生態保護,將大門口水道濕地公園建設打造成為具有嶺南水鄉特色的生態名片與三灶鎮的形象品牌。

採訪過程中,三灶科技工業園管委會建設局總工趙亞明在談到資源的開發和保護時,他說:「我們這個公園是依據現狀的生態特色來打造的,基本上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生態,沒有過度去改造它原來的生態面貌。」他還就公園的價值打造補充道:「充分利用三灶鎮的生態資源,特別是大門口水道這塊濕地生態,我們將生態保護、生態旅遊開發和生態科普結合起來打造濕地公園。」

圍繞著濕地公園生態湖,是鬱鬱蔥蔥的林地和水生植物。飛架在生態湖上的空中棧橋猶如金色蛟龍,將整個濕地公園地域部分銜接起來。走到棧橋上,眼前不僅是開闊的風景,還能近距離地觀賞到各種水生動植物。隨處可見繽紛的花朵,偶爾看到水中嬉戲的魚兒躍出水面,非常享受這種人與自然的和諧。

去大門口水道濕地公園那天下午,剛好趕上下雨,濕地呈現另一番情趣。遠處的山變得淺灰濛濛,近處的雨點像珍珠一樣濺到橋上撒入水中,濕地一片靜謐,突然看見水草邊悠然飛過一群白鷺,漸漸沒入濕地邊緣的水氣煙塵中。此時,與浮橋上遊客的身影,形成一幅淡綠色的和諧的風景畫。不時有微風輕撫著水面,水面泛起條條波紋,波光層層疊疊,搖曳著濕地水草。在場巡邏的安全管理員告訴我,現在是南方的秋冬,不是顯得特別繁華,如到了春天,濕地遍地花卉,鳥飛蟲唱……

大門口水道濕地公園氣候宜人,風景絕美,四季競秀,妙趣天成。廣袤的水面、岸堤及紅樹林與水道相結合的自然環境,成為觀賞日出日落、雨後彩虹、神灣夕照、雨後霧靄的絕好去處。天象和景觀隨著季節、時間、地點的不同而呈現出千變萬幻的景觀視覺。

濕地公園右側是三灶鎮定家灣工業園,將有三灶鎮原有大中型企業和招商的世界著名企業入駐。目前三灶鎮工業已形成醫藥、電器、醫療器械、精密製造為支柱產業的工業體系,具備了良好的工業產業發展基礎和環境。建成後的定家灣工業園更是將三灶的工業與旅遊有機結合,共生共榮,相映成輝。

資料顯示,珠海市規劃啟動的「美麗珠海·公園之城」(2017—2019)三年行動計劃建設任務中,明確了城市公園的四大體系:都市特色、水網濕地、森林郊野、城鄉村居。大門口水道濕地公園作為計劃的一部分,它不僅物種豐富,類型多樣,而且品味也較高,加之地方民俗文化的融入,成為獨具南方濱海風格的濕地生態景觀,具有濃郁香山文化特色的廣東濕地生態旅遊目的地。同時,又能夠充分體現自身特色及與公園環境容量相匹配的利用方式,實現珠三角核心區發展與保護的成果典範、珠海市郊野休閒首選地、廣東省自然環境教育基地的建設目標。

細品規劃,置身濕地,站在橋上,面對漸趨西斜的落日,忽然想起王勃《滕王閣序》中的詩句: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於是,仿佛看見美麗的大門口水道濕地公園栩栩如生起來。


來源:《山海間回眸百年——金灣地名故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VfK2HWwBmyVoG_1ZzP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