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剖析南極各種郵輪,究極絕招教你打破各種誤導式營銷

2019-10-18     野去自然旅行

在數年之前,前往南極旅行對國人來說還是一個非常遙遠的人生夢想,要發現一個實實在在可以購買的南極產品頗為不易。

而今,各大在線旅遊平台上的南極產品已經要翻好幾頁才能顯示完,價格也從幾萬到幾十萬不等。

全面剖析南極各種郵輪,究極絕招教你打破各種誤導式營銷

那麼,你真的從那些天花亂墜的文字背後,看清楚不同南極旅行產品的區別所在了嗎?也許,你以自己的常識做出的判斷,恰恰落入了極地探險旅行的選擇誤區

和所有商品一樣,最貴不等於最好,最便宜也不等於性價比最高。關鍵是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一款。

今天,野去的極地探險旅行專家就和大家聊聊南極各種各樣的郵輪,究竟該如何選擇一款最適合自己的郵輪。

關注點一

大船好還是小船好?

體驗過大型豪華郵輪的乘客常常會說:乘郵輪嘛,當然是大船比小船好,新船比舊船好。很多產品也正是拿船的噸位大來做買點,號稱很平穩。

在日韓、地中海、加勒比海這樣的常規航線上,這個說法基本是正確的。但放在極地探險郵輪上就成了一個巨大的誤區。我們先來看看南極探險郵輪是如何分類的。

管理南極旅行的權威機構:國際南極旅行運營商聯合會(IAATO)將經營南極旅行的船隻分為4類:

01

YA型探險船代表Ocean Tram號

02

C1型探險船代表Sea Spirit號

03

C2型探險船代表Ocean Diamond號

04

CR型探險船代表Prinsendam號

除非你去南極只是為了以南極冰川為背景拍張人在船上照片,不在乎是否能踏上這片世界第七大洲的土地,否則載客500人以上的大型郵輪絕對不值得考慮。


我們簡單的算一算就知道為什麼了!

根據《南極條約》(ATS)每一次登陸不能超過100名遊客,每一條去到南極的郵輪都必須遵守這條規則。

如果郵輪載客數<100人,那就可以分成多艘橡皮艇,同時登陸。不僅上下船速度快,不排隊,而且登陸遊玩時間長。

如果載客數>100人,則需要分批登陸,前一批回來,第二批才能出發。且不說在船上乾等有多難受,為了讓所有人在一天或半天內都能登陸,每一批的時間會被縮短。

12人以內的YA型遊艇往往是被國外那些真正的探險家們私人包船,訂製一條耗時長、非常規的南極線路,不太可能進入中國南極旅遊市場。

在國內南極旅遊市場上常見的基本是C1和C2型船。這其中C1型船可以造訪那些更偏遠、野生動物更多、遊客體驗更好的地點,從而成為專業南極探險旅行公司的主流選擇,其售價也明顯比C2型船更高。

即使同屬C1型的船中,載客人數較少的船帶來的旅行體驗優勢也非常明顯。如果你不希望眼巴巴地等待前一批客人早些登陸歸來,好趕快輪到自己上岸,那就選擇一條載客人數在100以內的探險船吧。

關注點二

破冰船還是抗冰船?

抗冰等級重要嗎?

有些希望前往南極的旅行者對船的破冰能力非常關心,經常問乘坐的是不是破冰船。這其實是把南極科學考察航程和南極旅遊航程混為一談了。

要知道,南極洲的面積有1400萬平方公里,相當於1.5個中國那麼大。南極科學考察航程需要去往很多人類尚未探索過的地區,破冰能力就顯得十分重要。

核動力破冰船50年勝利號

南極旅遊通常只會造訪南極半島的一小部分區域。

在每年11月到次年3月的南極旅遊季,南極半島的這片海域根本用不上破冰船;只要是船首加固過,具有抗冰能力的船就可以了。

至於抗冰等級是1A級、1B級還是1C級,其實差別不大。理論上說,抗冰級別越高的船風險越小,但說到風險控制,極地探險船公司的運營經驗其實要比船隻本身的抗冰等級重要得多。

與其關注船隻屬於哪個抗冰等級,不如研究一下船公司運營南極線路的歷史有多長。

1A級抗冰船Silver Explorer號

如果真想體驗乘坐破冰船的感覺,那還是去北極吧。目前世界上僅有的幾條商業破冰船都只在北極區域運營。

關注點三

改裝的科考船還是專門設計的探險船?

在南極商業旅行發展的早期,幾乎所有的船隻都是由退役的極地科考船改裝而成的。

這些改裝科考船載客人數基本都在100人以內,航行性能良好,船員對南極區域也非常熟悉。雖然船艙面積、室內裝修和船上設施比較一般,但實惠的價格使其成為眾多追求性價比的遊客最理想的選擇。

改裝科考船的代表Ushuaia號

隨著近些年南極旅行的熱度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船公司開始打造專門設計的極地探險郵輪。這些專門設計的極地探險郵輪提供更加豪華、豐富的船上設施(比如露天熱水按摩池)。這使得南極旅行不僅僅是一次探險,更成為一次別處無法比擬的享受。

專門設計的探險郵輪Le Lyrial號

所以,改裝的科考船和專業設計的探險船可謂各具優勢;無論哪種類型,船隻的載客人數仍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

再好的專業設計探險船,如果是以大幅度犧牲南極登陸次數和登陸時間為代價,可以說就得不償失了。

關注點四

南極航線如何選擇?

按照交通工具不同,前往南極旅行有三種方式:

01

主要是搭配南極點,或者看帝企鵝的南極內陸地面行程。因為要深入南極內陸,價格也是所有南極行程中最貴的。這種方式不涉及到探險郵輪,我們就不展開介紹了。

乘飛機直接抵達南極內陸

02

第二種方式:是近些年遊客關注度很高,在節省時間和避免暈船方面非常有競爭優勢的一條線路,但資源相當稀缺。

在前面介紹過IAATO註冊的58條南極運營船隻中,只有兩艘船(Ocean Nova號和Hebridean Sky號)能夠搭配這種飛機+郵輪的組合方式。這兩艘船載客均不超過100人,名額有限,所以常常一票難求。

但野去一直選用的就是Ocean Nova號,2小時直達!讓各位的行程舒適快捷,減少路上時間,拉長南極停留時間。

空海聯運行程配套的C1型探險郵輪Ocean Nova號

03

第三種方式是最常規最經典的德雷克海峽往返線路,根據行程和價格不同,在南極區域的停留天數有3天、4天、5天、7天(穿越南極圈行程)甚至更長(南極三島線路)。

因為使用第三種方式的船最多,線路也最多,所以千萬要搞清楚在南極區域停留的天數,因為這才是最重要的。不要被南美區域和海上航行段的天數給弄糊塗哦。

這個所謂的13天是典型的誤導式營銷,

南極區域實際停留天數為7天

分析了這麼多,最後要教大家絕招了!

如何評判旅行社是否打悶包、誤導消費者?

如何揭開花里胡哨的營銷套路?

怎樣才能看清行程真面目?

問這五個問題就可以了!

問題1

南極旅行選用的是哪艘探險船,載客人數是多少?

評判標準:如果組織方不願披露探險船的名字,這個悶包可就打得有點大了。載客200人以內的C1型船可提供更多的登陸地點選擇。其中載客100人以內的船隻可安排所有旅行者同一個批次完成登陸,在登陸次數和時間方面優勢明顯。來南極,登陸上岸才是最重要的!

問題2

船上配備多少位探險隊員,與乘客的比例是多少?

評判標準:探險隊員與乘客的比例當然是越高越好。無論是駕駛衝鋒舟、布設岸上線路標誌、科普知識講解、攝影指導,還是防範意外風險、保護遊客安全,都需要有足夠數量和專業資格的探險隊員來完成。

船上配備的探險隊員與乘客的比例,最高可到1:5,一般在1:8到1:10之間。

如果低於1:10,這艘船的南極探險專業水準可能就要打個問號了。

問題3

南極區域停留幾天?

評判標準:當然是越長越好啦,時間越長,不但造訪的登陸地點越多,而且遇上好天氣的可能也越大。否則花了許多銀子,飛了幾十個小時再船上顛簸兩天多來到南極,如果在真正的南極區域只停留3天,那可太遺憾了。

建議選擇在南極區域至少停留4個整天的行程。要評估性價比的話,請將價格除以在南極區域的停留時間再做比較。

問題4

能安排幾次南極岸上登陸,每次登陸時間有多長?

評判標準:很顯然,登陸次數越多越好,每次登陸的時間越長越好。載客100人以內的探險郵輪,在天氣允許的情況下,每天(請參考上述問題3)可為每位遊客安排2次登陸,每次登陸時間不少於1.5小時。

其它載客人數的船隻,和這個標準對照一下,就知道差距在哪裡了。

問題5

是否有講中文的探險隊員或隨團顧問?

評判標準:除非英文水平不錯,而且提前做功課補充了科技英語方面的專業詞彙,不然要想完全聽懂探險隊員的科普講解還是挺不容易的。

船上如果配備講中文的探險隊員擔任翻譯,或旅行社安排了有極地帶團經驗的隨團顧問,就完全不用擔心了。

若想了解更多詳細行程,歡迎關注野去自然旅行資訊公眾號(yetravel2014),或登錄野去官網(www.yetravel.com)獲取更多自然內容和旅行資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Va2g3W0BMH2_cNUgSqR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