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的女明星,一般都是怎樣的?
有急流勇退當闊太太的,比如鍾楚紅,邱淑貞;
有功成名就當女強人的,比如鞏俐,陳紅;
有放飛自我玩副業的,比如張曼玉,周慧敏。
還有今天剛滿50歲的王菲,在生日前夕宣布重回音樂界,繼16年前的《將愛》後再發新專輯。
很難相信,王菲居然50歲了,別的明星在怪姐心中難免會有「美人遲暮」的遺憾,唯獨王菲,一點沒有這個年紀該有的滄桑,似乎永遠是輕盈的、是靈動,是從未老去的。
就像三十年前,她剛剛出道的模樣。
順風順水的天后生涯
娛樂圈很奇怪,有的人削尖了腦袋想出頭,卻就是紅不了,有的人仿佛生下來就自帶主角劇本,而王菲,就是這樣的人。
1969年8月8日,北京煤礦文工團的女高音歌唱家夏桂影老師誕下一名女兒,取名王菲。
王菲天生就具備母親的好嗓音,少女時被稱作「小鄧麗君」四處登台表演,14歲就登上央視,在六一晚會上獨唱了《大海啊故鄉》、《小百靈之歌》等兒歌。
出身於藝術團的母親一直反對王菲走上藝術道路,然而在王菲18歲那年,她不顧母親反對,放棄了廈門大學的錄取書,跟隨父親移居香港,拜「香港音樂教父」戴思聰門下,系統地學習聲樂。
經戴思聰調教,1989年,王菲在亞太金錚流行曲創作大賽上獲得銅獎,正式簽約新藝寶。
她以「王靖雯」的藝名出道,兩年發行三張專輯,張張創下白金銷量,就此一鳴驚人。
不過,王菲對「王靖雯」時期的自己是不滿意的,在她看來,新藝寶旨在打造明星,名字是公司改的、歌是公司選的、風格是公司定的。
這包裝出來的,是流水線歌手王靖雯,而不是真實的王菲。
於是在1991年,內心迷茫的王菲暫時放下工作赴美深造。
1992年,王菲在休學期間返港發行了一張專輯《Coming Home》,其中一首翻唱歌曲《容易受傷的女人》,讓她瞬間紅遍兩岸三地。
此時,王菲在音樂創作上的天賦開始漸漸突顯,90年代後期推出的多張專輯,不僅唱腔、舞台表現跳脫出香港的流水線作風,更在創作和音樂風格上逐漸向國際化轉型:
在1993年的專輯《執迷不悔》中,她首次加入搖滾樂,並開始嘗試詞曲創作。而專輯《十萬個為什麼?》中,她參與了造型設計、封面概念設計,樹立獨特的個人風格;
1994年的專輯《胡思亂想》中,她首度運用咽音技巧演繹的《夢中人》;
而1996年的《浮躁》,則是王菲在林夕、竇唯、張亞東的「保駕護航」下,推出的最為另類、先鋒的作品。
正是憑藉這張專輯,王菲登上美國《時代周刊》的封面,被譽為「the divas of pop(流行樂女王)」。
此後,一個另類、獨特的華語天后,徹底開啟了她的時代。
高曉松曾說過,唱歌對於王菲來說,就是老天爺賞飯吃。
但是老天爺對她的青睞又何止是唱歌,在王家衛執導的《重慶森林》、《2046》中,王菲憑著無可替代的靈氣一路憑感覺演著走,入圍金馬獎、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在時尚上,二十年前就畫煙燻妝、梳髒辮、穿著透視裝在舞台上扭腰的王菲,是娛樂圈首屈一指的頂級時尚icon。
可以說王菲的存在,就是對「努力才有回報」的最強打臉。她不僅天賦高、運氣還很好,事業上幾乎是一帆風順,想換風格就換風格,想憑著感覺演就這麼演,無論怎麼折騰,總能獲得認可。
轟轟烈烈的三段戀情
而與順利的事業相比,王菲曝光的三段愛情故事,就顯得驚天動地許多。
第一段是因音樂結緣的竇唯。1996年,位居亞洲天后的王菲突然失蹤,被香港狗仔偷拍到和竇唯蝸居於北京的一間老舊四合院裡,並在某個早晨捂著鼻子上公廁。
此時,27歲的王菲已經與竇唯登記結婚並秘密待產。
為了愛情,她放棄了香港優渥的物質條件,回歸柴米油鹽,為他燒菜做飯。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這段婚姻只維持了三年,最終,一個叫高原的女人出現在竇唯身邊,王菲轉身,體面離開。
2000年,就在王菲離婚一年後,30歲的她在梁朝偉奪得坎城影帝的慶功宴上,大大方方地牽著19歲的謝霆鋒露面,照片一公布,轟動全港。
兩年後,鋒菲芝三角戀鬧成了港版意難忘,王菲也與謝霆鋒幾度分分合合,選擇了放手。
2005年,王菲第二次結婚。
這一次,她嫁給了踏實穩重的大陸男演員李亞鵬,一個為了追她,一天發上百條簡訊、故意放炮給她胡牌的男人。
婚後,王菲幾乎全面退出了娛樂圈,專心做個好妻子和好媽媽。
這段婚姻可謂王菲最接地氣的時期,她在微博上曬娃、讀經、秀恩愛,完全從一個風光的亞洲天后蛻變成簡簡單單的普通小女人。
但王菲這樣的天后,註定不可能退到男人背後,所以在這段婚姻維持8年後,2013年,王菲宣布和李亞鵬離婚,李亞鵬發微博稱:我想要的是一個家庭,你卻註定是一個傳奇。
傳奇王菲
王菲是個傳奇嗎?
相信99.9%的人都會毫不猶豫的點頭承認。
首位登上《時代》雜誌的華人歌手、第一位在日本武道館個開唱的外籍亞洲歌手、首位出演日劇女主角的華人演員(《弄假成真》)、美國BILLBOARD流行榜世界最受歡迎女歌手,還有眾多的銷量紀錄和歌壇獎項,叱吒樂壇30年的王菲,早已成了頂級天后。
而在王菲半隱退後,隨著經紀公司和媒體的聯合造勢,王菲徹底被拱上神壇,變成「不食人間煙火」的高冷傳奇。
但很奇怪,怪姐心中的王菲從來不是冒著仙氣、或肆意妄為的。
真正的王菲,是在有人問她最大的煩惱是什麼時,她猶豫一小會兒,略顯得意地回答,太紅了。
既務實得接地氣,又坦蕩得真實,這才是我心中的王菲。
回溯王菲的半生,她一方面是先鋒的音樂人、是拒人於千里之外的天后、是領先潮流20年的時尚icon;
另一方面,她又是出入於胡同的普通人,是虔誠的佛教徒,是張國榮、劉嘉玲嘴裡的瘋狂麻友,這些南轅北轍的對立元素,她竟然和諧地存於一身。
歸根結底,在於王菲懂得妥協。
在古早的一檔談話節目上,主持人陶晶瑩問王菲如何看待妥協,王菲說:「我覺得妥協不是一件糟糕的事,如果你妥協了但不覺得後悔,又可以獲得更多,何樂而不為呢?」
這就是王菲務實的一面,她從來都是清醒著向前走,甚至願意在一定範圍內選擇妥協,來獲得更大的自由度。
比如她的音樂,一直在流行和實驗之間拿捏適當,既不過於曲高和寡,也不全是《容易受傷的女人》這種全民金曲。
比如她的生活,為了竇唯住進胡同、與背叛過自己的謝霆鋒重新開始。本質原因,是金錢、年齡的差距都不是她衡量感情的標準,她不要別人的認可、也不在意旁人的謾罵,個人的感情,只是自己一個人的事。
再比如她接拍《幻樂之城》,眾所周知,芒果台對王菲的大陸綜藝首秀出了大價格,而王菲全程只需要坐在VIP席嗑著瓜子欣賞MV,工作簡單輕鬆價碼還高,為什麼不接呢?
仙嗎?
一點都不仙,王菲一直都是務實的。
但她的可貴在於,她從不刻意掩蓋這些務實,就像在《幻樂之城》的首次露面,王菲就坦白說出了接拍《幻樂之城》的原因:輕鬆。
王菲的這種務實與坦蕩並存,讓她既擁有經濟自由,也擁有精神自由,最終通向了內心的絕對自由——永不小心翼翼地活在別人的評價中。
怪姐談不上喜歡王菲的歌,但足夠羨慕她的人,因為王菲早就看透了,每個進入娛樂圈的人都希望成為天后、成為巨星,但多少人被「巨星」的虛名綁架,逐漸在名利場中變得迷失,變得諂媚。
而她務實地選擇活在自己的價值體系里,不因名利諂媚、不被虛名綁架,更不刻意討好,反而活出了理想的人生。
王菲曾說過:「我不希望有人記得我。如果有一天我不唱歌了,我希望你們忘了我。」
可怎麼可能?
華語音樂圈的天后還有很多,但把事業、生活方式、價值觀活成一種姿態的,只有王菲。
生日快樂。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