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20強唯一無地鐵的城市,常住人口874萬,卻還不滿足修建條件

2020-07-18   跟著心靈去度假

原標題:GDP20強唯一無地鐵的城市,常住人口874萬,卻還不滿足修建條件

跟著心靈去度假,歡迎收看新一期的內容。GDP全稱為地區生產總值,是一個地區經濟實力的衡量指標。我國目前GDP超過萬億元的城市共有17個,這些都是一線城市、部分省會城市以及實力雄厚的普通地級市。有一個城市雖然GDP沒有超萬億元,但是已經十分接近了,排在全國GDP的前20,名,它就是GDP排在全國第18名的泉州市。

泉州是福建省的一個普通的地級市,地位不如省會福州市,名氣也不夠副省級城市廈門,但是GDP常年位居福建省的首位。2019年,泉州GDP為9946.66億元,連續21年保持全省第一,並有望今年成為萬億元俱樂部的一員。

可奇怪的是,泉州有如此雄厚的經濟實力,卻至今還未能修建地鐵。GDP前20僅泉州沒有地鐵,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共有46個城市建地鐵,就連省內的福州和廈門也都有了地鐵,福建早在2009年就開始修建地鐵,廈門也在2011年開工修建地鐵,而泉州連規劃都還沒有,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修建地鐵是有條件的,申報城市的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超過300億元,且地區生產總值超過3000億元,且市區常住人口超過300萬人,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前面兩個條件,泉州輕而易舉就達到了,唯獨市區人口,2019年,泉州的常住人口雖然已經有874萬,但是市區人口僅180多萬,距離300萬這個門檻還差遠了。

有些人可能會說,像有些城市市區人口也沒到300萬卻也能建地鐵,比如安徽的蕪湖,那是因為新標準是2018年才出的,而蕪湖的地鐵2016年就開始建了,所以泉州慢了一步。

泉州作為福建省經濟總量最高,人口最多的城市,卻遲遲還未能獲批修地鐵,這讓這個擁有800多萬人口的二線城市的交通有些不堪重負了。而且在地鐵已經普遍化的大城市,如果沒有地鐵,將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城市的發展。

那麼,泉州的市區人口不夠,泉州有望撤縣設區嗎?撤縣設區及撤縣設市最近的新聞不斷,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很多地方為了做大做強市區,採取了這種方式。泉州想要增加市區人口,最有效的辦法應該就是撤縣設區。當前,距離市區較近的惠安縣人口達到了76萬,泉州市區周邊的縣級市晉江市人口更是超過了200萬,如果能順利撤縣設區,那泉州市區人口一下子就上來了。

另外,如果福州和廈門的地鐵延伸到泉州,那也可以實現泉州擁有地鐵的願望。但是目前福州並沒有這樣的規劃,而廈門規劃了連接泉州市的廈漳泉城市輕軌,並不是地鐵。目前,泉州註冊了軌道交通有限公司,但也僅是承接了廈漳泉輕軌。但是,泉州人對這個軌道交通還是抱有希望,畢竟重慶也是地鐵和輕軌相融合稱為了軌道交通,

那麼,你認為泉州有必要修建地鐵嗎?有望通過撤縣設區增加市區人口嗎?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