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不愛動,肚子明顯大一圈!3個秘訣無痛減食量

2019-10-31     鴿子中醫

食毒體質的人,也就是多餘的熱量無法被身體消化吸收、滯留在體內導致發胖的類型。每天飲食中獲得的熱量,會在體內被消化吸收,用來讓肌肉(身體)和大腦活動,但是當攝取的熱量超出所需,用不完的熱量便會形成脂肪,逐漸囤積在身體里。

這種體質常見於『總得吃到撐,才覺得吃飽了』,也就是習慣吃過頭的人;還有偏好油膩食物,例如下午會去吃蛋糕吃到飽的店、日常飲食總是攝取過多脂肪的人。

鮪魚肚、蘋果型身材 『內臟脂肪型肥胖』小心三高

脂肪會囤積在皮下和內臟等不同部位,以食毒體質的人來說,內臟周圍就很容易囤積脂肪;而內臟集中在腹部,相較於身體其他部位,肚子明顯大一圈,就是食毒體質的特徵之一,也就是目前被熱烈討論的『內臟脂肪型肥胖』。

食毒體質常見於男性,一般會有『鮪魚肚』的體型;女性的食毒體質比例較少,但同樣也是肚子一圈肉很明顯,稱為『蘋果型』肥胖。內臟脂肪型肥胖引發異常血脂症、高血壓及高血糖等健康問題的機率相當高,完全就是吃太多而毒害身體的範例。

食毒體質的人想要減肥,第一步就是要減少飲食的分量,調整進入體內的熱量,或是靠運動將多餘熱量消耗掉,避免熱量囤積在體內,使攝取過量的熱量能夠達到『收支平衡』。只不過,會造成食毒體質的人,大多數原本就『愛吃東西、不愛運動』,因此總是很難減少食量,也偏向懶得運動或是活動身體,如果你是這種肥胖體質的話,想必自己應該心裡有數。

減掉內臟脂肪 其實沒有想像中困難!

難道就沒有辦法改變老是吃太多、卻又懶得運動的肥胖體質嗎?看看這項和內臟脂肪有關的研究數據,你應該會感到一股改變的動力。有項臨床研究結果指出,內臟脂肪其實比皮下脂肪容易消除。

3個小秘訣 無痛減食量

但是,如果沒辦法馬上改變食量的話該怎麼辦呢?我有幾個案例,都是不擅長調整『攝取熱量』的患者,也就是沒辦法馬上減少飲食分量,於是用以下這些聰明的辦法,不勉強自己、相對輕鬆的方式減少熱量。

秘訣1 晚餐用小碗、主食改吃五穀米或糙米

吃東西速度很快的人,在飽食中樞下達指令之前,容易一口接一口將食物送進嘴裡。這時候,可以把原本的白米飯換成必須多咀嚼幾次的糙米或五穀米,用增加咀嚼並減少分量的方法,不僅能讓飽食中樞有時間下達『吃飽』的指令,也同時減少了飯量。

秘訣2 先吃小菜或喝水 增加飽足感

當肚子很餓、擔心自己一口氣吃太多,想要減輕用餐前強烈的飢餓感,這時只要留意第一口的食物,就能預防一下子吃太多。可以先吃纖維含量高的菜色,如高麗菜絲和小菜,也可以在餐前先喝一杯常溫水或無糖氣泡水,先讓強烈的飢餓感稍微緩和、讓胃部感覺有東西,就不會在很餓的時候一口氣大吃大喝、又攝取過多熱量了。

秘訣3 每種食物都少吃一口

食用每一餐前,先將所有的食物分成十等分,再留下其中的20%,這個方法持續3天後,你的身體自然就會記住『八分飽』的感覺。如果不知道怎麼分,或是覺得特別分成十等分有些麻煩的話,有個簡單的方法,就是在夾菜、裝盤時先扣掉『一口的分量』。

調整飲食量的同時,如果可以多消耗熱量,也就是增加熱量的『使用量』,效果會更好!先別覺得要增加運動量好累,只要從幾個地方開始做起就好。例如,只有一層樓的高度,就儘量爬樓梯,如果目的地只有一站的距離,就不搭交通工具,徒步前往,在日常生活中慢慢的增加運動量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VDJ_JG4BMH2_cNUgN6a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