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6種情況是母乳不足的表現,追奶不成功的話,就混合喂養吧

2019-08-12     叮麻育兒

導讀:母乳不足可以混合喂養嗎?什麼情況下可以混合喂養,混合喂養需要注意什麼問題?

前陣子閨蜜剛出了月子,身體恢復的不錯,但是母乳不足,各種追奶的食物都吃了,愣是沒用,讓閨蜜非常鬱悶。閨蜜媽媽說趁現在直接斷奶吧,要不上班以後也得斷,現在斷了吃奶粉正好,孩子她給帶,閨蜜就可以解放了,可是閨蜜不樂意,好不容易有了這麼個孩子,真的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心疼的不得了,根本不願意給孩子斷奶。

相信有很多朋友都有相同的經歷,有的一直熬著,每天使勁兒喝湯卻不盡如意;有的熬不住就直接給寶寶斷奶了;有的早早就添加了輔食;還有些添加了奶粉,母乳奶粉混合喂養。

其實在母乳不足,而且很難追奶成功的時候,媽媽們不需要太勉強自己,完全可以給寶寶混合喂養,選擇合適的奶粉,跟母乳一起喂養,照舊能夠把寶寶喂養的很健康,母子關係還會特別親密的。

當然,具體哪種情況下需要混合喂養,各位媽媽要搞清楚,千萬不要胡亂添加。

01

母乳不足的表現,媽媽要搞清楚

很多媽媽在母乳喂養的時候,一旦寶寶吸吮的時間太久,總會擔心是不是母乳不足,用不用給寶寶添加奶粉,其實吸吮時間太久並不代表母乳不足。一般情況下,寶寶吸吮一側乳房5-10分鐘左右,就能吸出該側乳房80-90%的母乳,因此順利的話,寶寶吸吮兩側乳房,讓自己吃飽喝足,一般需要20分鐘左右。但是很多寶寶在吃奶的時候並沒有預期中的順利,他們吃奶的時候可能會磨磨唧唧,邊吃邊玩,有些還會吃一會兒睡著了,然後醒了接著吃;有些會吃飽喝足以後仍然含著媽媽的乳房,以此獲得足夠的安全感。這些行為都會導致吸吮時間太久。

因此寶寶吸吮時間並不能用來評斷母乳不足,對於尚未添加輔食的半歲內寶寶,想要判斷母乳不足,需要綜合考慮這6個跡象:

1.寶寶的小便次數,寶寶小便次數每天不足6次且顏色深黃。

2.寶寶的大便,寶寶兩三天甚至更長時間才有一次大便,而且大便又干又少。

3.寶寶吃奶時,連續吸吮幾次後很少或者沒有發出「咕咚」一聲的有效吞咽聲(正常情況下,寶寶吸吮1-3次就會有吞咽聲傳來)。

4.寶寶吃奶之後不能安靜入睡,或者是很快醒來頻繁哭鬧(這個也是寶寶沒吃飽的表現,寶寶用力吸吮但是母乳不足,吃不了太多就已經累睡了,然後又給餓起來了)。

5.媽媽喂奶之前,兩側的乳房都非常軟,沒有充盈的感覺(正常喂奶前,乳房都脹脹的,有充盈的感覺)。

6.1-3個月內的寶寶每月體重增加不足700到900克,4-6個月的寶寶每月體重增加不足400到600克

其中,第6點寶寶體重的逐漸穩定增加,是判斷母乳充足的最重要的指標,半歲內寶寶每周體重平均增加應該在150克以上,半歲到一歲寶寶,應該保持每月體重增加300到500克左右。

各位媽媽可以對照自身情況,如果有以上情況發生,並且沒法緩解,持續發生的話,很可能是母乳不足的表現,此時媽媽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要知道壓力越大母乳反而分泌的更少,完全可以進行混合喂養,選擇適合寶寶的奶粉,跟母乳一起喂養寶寶。

02

混合喂養的兩個方式,要搞清楚

混合喂養方式可以分為代授法和補授法。所謂代授法就是母乳跟奶粉交替,每天1次或者幾次完全用奶粉代替母乳;補授法是母乳跟奶粉同時喂養,一般先讓寶寶吃母乳,母乳吃光以後再吃奶粉。具體要怎麼喂養,還得看媽媽的具體情況,有的媽媽是全職媽媽,一直在寶寶身邊,有的媽媽要工作,白天忙於工作,只有晚上才能陪伴寶寶。對於這兩種媽媽來說,混合喂養的具體方式是不同的。

如果媽媽是全職媽媽,一直陪在寶寶身邊,一般建議補授法。也就是先母乳喂養,等母乳吃光以後再喂奶粉。補授法能夠讓寶寶多次的吸吮乳房,能夠刺激催乳素的分泌,增加母乳分泌;但是如果採取代授法的話,母乳跟奶粉輪流,寶寶吸吮乳房的次數明顯減少,不利於母乳的分泌。

如果媽媽需要上班,只能晚上陪著寶寶的話,一般建議代授法。也就是白天奶粉喂養,晚上母乳喂養,同時媽媽要準備好吸奶器,以及儲奶瓶、儲奶袋、冰包、藍冰或冰袋、防溢乳墊和消毒紙巾等等,每隔3小時左右吸一次,吸完以後儲存好,下再班帶回家放在冰箱儲存,等第2天加熱後用奶瓶喂給寶寶。不過需要注意,媽媽既然白天不能陪伴寶寶,那麼晚上儘量母乳喂養,不僅能夠刺激催乳素的分泌,還能夠跟寶寶互動,讓母子關係更親密。

如果媽媽太累,或者不舒服,晚上的時候可以先給寶寶喂奶粉。要知道,媽媽的身體情況跟母乳分泌有很大的關係,如果媽媽身體虛弱,休息不好,分泌也會大大降低,相反如果媽媽吃好喝好睡好,那麼母乳分泌會明顯增加。

03

混合喂養的寶寶,可以早點斷母乳嗎?

混合喂養的寶寶,母乳應該喂養到寶寶幾歲?很多朋友嫌麻煩,等寶寶適應奶粉以後,果斷的減少母乳喂養,慢慢的把母乳給斷了,這種方式並不可取。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母乳喂養最好到寶寶兩歲,媽媽上班後母乳可能會暫時性的減少,但是母乳的減少和母乳看上去不再那麼濃稠,都不是斷母乳的理由,只要寶寶沒有因為過度依戀母乳而拒絕吃輔食,或者導致發育遲緩,或者母乳量已經降低到每次不足幾十毫升的情況下,都可以繼續母乳喂養。

很多朋友以為,6個月以後母乳就沒有營養了,其實這是不對的,只能說6個月的寶寶生長發育又進了一大步,需要的營養增加,單純的母乳喂養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只能通過合理添加輔食來補充營養的不足,而不是說母乳本身沒有營養了。

對於母乳量不足,無法滿足寶寶的需求的情況,可以添加奶粉混合喂養,而不是強制斷母乳。

04

混合喂養的寶寶不吃奶粉,或者不吃母乳,應該怎麼辦?

混合喂養的時候,經常會遇到一些問題,比如寶寶習慣母乳了,不願意吃奶粉怎麼辦?比如寶寶吃了奶粉以後,不願意吃母乳了怎麼辦?

1.寶寶不願意吃奶粉

這個問題是非常常見的,很多寶寶不願意吃奶粉,而且隨著月齡增加,這種情況會越來越嚴重。寶寶不願意吃奶粉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寶寶習慣吸吮媽媽乳頭了,不願意也不喜歡吸吮奶嘴;可能是寶寶喜歡母乳的味道,不願意接觸陌生口味的奶粉;可能是喂奶的時間不對,喂的時候寶寶根本不餓,等等原因。媽媽們需要多觀察,多嘗試,找到適合的方法才行。

選擇更為接近媽媽乳頭形狀的奶嘴。注意奶嘴的材質以及孔徑的大小,喂奶前先用溫水沖一下,讓奶嘴的溫度更接近媽媽的溫度。

奶粉喂養的時候,不要把奶嘴直接放進寶寶口中,可以先放在寶寶的嘴邊,讓寶寶自己尋找,主動把奶嘴含到口中,喂的時候最好跟母乳喂養的姿勢差不多。

母乳喂養的時候儘量不要讓媽媽喂,要知道寶寶的小鼻子可是非常靈敏的,能夠輕鬆的聞到母乳的味道,一旦聞到很可能會排斥奶粉。所以建議讓家人喂寶寶奶粉,不過可以穿著媽媽的衣服,讓寶寶感覺在媽媽的懷裡一樣,起到一個安撫的作用。

在奶粉喂養之前,先陪寶寶玩一會兒,多抱抱他,跟他說說話,這樣寶寶心情愉快,喂奶的時候也會更輕鬆一些。

在奶嘴外塗抹一些母乳。如果寶寶太排斥奶粉,可以在奶嘴外塗抹 一些母乳,或者在沖泡好的奶粉里加一些母乳,讓寶寶慢慢的適應。隨著時間增加,添加的母乳要由多到少,然後最後停止添加,注意這個時間不要太久,畢竟母乳添加進奶粉中,不僅會改變母乳成分,還會讓奶粉中的微量營養素過於集中,增加寶寶的腎臟負擔。

寶寶餓了以後再喂。母乳喂養的時候,寶寶即使不餓也會吸吮一下;但是奶粉喂養的時候,如果寶寶不餓,可能會特別排斥,所以想要寶寶儘快接受奶粉,可以等寶寶肚子餓了以後再喂。同時,還可以選擇味道跟母乳接近的奶粉,寶寶更容易接受。

2.寶寶奶粉喂養後,不願意吃母乳

有些寶寶他們在習慣奶粉喂養以後,不願意再吸吮媽媽的乳房了,這個也是很常見的,畢竟每個寶寶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差異很大,有的依戀母乳,不願意接受配方奶粉;也有的比較懶惰,他們更喜歡奶粉喂養,畢竟吸吮奶嘴更省力一些,對於這種寶寶,一定要在寶寶吃奶時先母乳喂養,多次吸吮能夠刺激母乳分泌,等母乳多了寶寶省力一些,自然會願意吃母乳。

不過這個過程寶寶可能不願意配合,媽媽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與信心,不要輕易放棄母乳喂養。

最後,雖然母乳對寶寶來說是最好的營養品,但是也得媽媽有能力才行,有些媽媽不管怎麼整母乳都不能滿足寶寶的需求,心情特別抑鬱,反而不利於自己與寶寶的健康。此時完全可以添加奶粉,對寶寶進行混合喂養,既能滿足寶寶的需求,也能滿足自己母乳喂養的心愿,讓寶寶健康的成長!

大家好,我是叮麻育兒,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多平台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孕育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V1lYiGwBvvf6VcSZhk7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