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州未來可期 交通一體打造對接首都先行區

2019-10-24     涿州發布

2012年12月26日,京石客運專線涿州東站正式投入運營,標誌著涿州迎來了「高鐵時代」。京石客運專線每天有40餘趟往返車次停靠涿州東站,從涿州單程25分鐘可直達北京西站,讓涿州真正融入了「北京半小時通勤圈」。

一路通達百業興。改革開放以來,涿州市委、市政府對交通建設投入逐年增多,交通狀況逐年改善。近年來,該市年平均投入超過2億元,形成「五縱、三橫、兩環線、十四條放射線」的市域公路網布局。

涿州6條公交線路已延伸至北京市郊,來往北京和涿州的公交車每天多達360個班次,其中838路公交車5分鐘一班,年輸送進京旅客1500萬人次。如今,107國道、京廣鐵路、京石高鐵、G4京港澳高速縱貫南北,G95首都地區環線高速橫通東西。一腳油門往返京涿,成為交通協同的真實寫照。

隨著雄安新區橫空出世,涿州迎來了打造大交通網絡的新格局。8月18日,京雄高速一期工程正式開工建設。作為連接北京城區和雄安新區最便捷的高速通道,京雄高速一期起自涿州義和莊鎮,並將同步建設涿州與大興國際機場互通的北線高速支線。


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的全面提速,讓涿州打通經脈、拉伸框架,構建起京冀之間立體交通網絡,為迎接首都城市功能的跨區域配置和產業轉移,促進京涿同城化發展,融入首都經濟圈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創新驅動 形成高端產業集聚區

2019年,涿州重點項目建設捷報頻傳。總投資115.78億元的賽高波特流體控制有限公司涿州產業化、中核集團分子靶向診療藥品涿州研發生產基地等4個項目,在2019年中國·廊坊國際經貿洽談會成功簽約。由中國農業大學主持,總投資7.59億元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項目在涿州順利開工。總投資16.5億元的北京歌華有線智慧雲涿州基地一期項目主體封頂,將建設雲計算中心、客服中心、辦公服務綜合體等5個功能區,大力發展信息技術產業集群。

京津冀協同發展,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牛鼻子」。而與北京毗鄰的區位優勢,使涿州在城市定位、戰略策劃中進一步解放思想、放眼全局。近年來,涿州聚焦加快協同發展,精心謀劃頂層設計,對外「承接落地」,對內「強身健體」,建成京南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和松林店經濟開發區三座省級開發區,形成了總部經濟、高端製造與科技研發、醫養健康、現代農業、文化旅遊五大產業集群。目前,全市三大產業比例達到5.5:36.8:57.7,高新技術、裝備製造業增勢強勁,服務業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


隨著中船重工涿州海洋裝備科技園、中國五礦涿州科技產業園、中冶集團總部基地、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等為代表的「國字號」企業項目入駐,一波接一波項目建設熱潮湧動在涿州這塊充滿希望的土地上,已成為推進涿州高質量發展的「原動力」和加速城市化進程的「助推器」,極大地增強了區域經濟發展的「造血」機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V-ch_G0BMH2_cNUgzhQ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