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到底有多重要?
一句簡單的話可以概括——數學就像孩子學習成績的火車頭,火車頭跑得快,總體成績才會得到快速的提高。
然而,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出台,新課程在實施過程中對孩子的數學學習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在以往的數學課程中,低年級時著重口算的訓練,中、高年級才開始滲透解題的技巧,而現在的新教材從一年級開始就出現不同形式的題型來訓練孩子們的數學能力,而且非常注重思維的過程。
「新課標」中明確提出
數學教育作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要使學生掌握現代生活和學習中所需要的數學知識與技能,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數學在培養人的科學推理和創新思維方面的功能。
提升孩子的數學能力成為了提高孩子數學成績的關鍵。當然,數學能力也確實可以通過後天適時、科學系統地訓練得到大幅度地提升。
作為家長的你,也應該深刻體會到數學能力對於孩子數學學習的重要性,而且提高的過程非常需要每一位家長的引導和配合。
數學能力聽起來十分抽象,
它具體包括哪幾個方面呢?
作為家長又應該如何手把手地引導呢?
真正的乾貨來啦!
記得收藏本篇文章,多體會,多嘗試!
根據每個孩子的具體情況,對症下藥!
能力1:
計算能力
計算能力是一項基本的數學能力,是學習數學和其他學科的重要基礎。在我們的生活中,大部分的職業都需要一定的數學運算能力,比如商人、會計師、統計員、測量師、建築師,科學家等等,相信這些都是家長們希望孩子從事的行業。
具體引導過程:
一看:看清題中的數字和運算符號
二畫:畫出先算哪一步,後算哪一步
三想:想什麼地方可用口算,什麼地方要用筆算,是否可用簡便計算
四算:認真動筆計算
五查:做完後仔細檢查
能力2:
空間想像能力
數學中的空間想像能力,是指對物體的形狀、結構、大小、位置關係的想像能力,這也是數學學習的三大基本能力之一。
小學階段討論的數學對象,主要是一維空間(線)和二維空間(面)的形式,有時也涉及三維空間的形式(如立方體、長方體)。空間想像能力是可以通過鍛鍊提升的,製作模型、學畫畫、搭積木、做手工等活動可以大幅度提高孩子的空間想像能力。
具體引導過程:
一想:由形狀簡單的實物想像出幾何圖形,從幾何圖形想像出實物的形狀
二分解:從較複雜的平面圖形分解出簡單的、基本的圖形
三找:在基本的圖形中找出基本元素及其關係
四畫:根據條件畫出或想像出圖形,或把圖形用語言文字表述出來
能力3:
邏輯思維能力
邏輯思維能力的高低關係到數學學習水平的高低。邏輯思維是一種極其重要的能力,主要是指形式思維能力和辯證思維能力。
在數學學習中,邏輯思維能力主要表現為:運用演繹、歸納、類比等進行推理和證明的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可以改善思維品質,提高人的思維能力,讓孩子可以一下子抓住問題的本質。
具體引導過程:
一閱讀:邏輯推理類型的問題題目字數較多,需要仔細閱讀題目
二篩選:篩選已知條件
三排除:按邏輯的方法排除錯誤信息,分離出正確信息
四挖掘:將隱蔽信息挖掘出來
五論述:綜合分析,得出結論
能力4:
數學記憶能力
記憶力是學習的核心。因為孩子們無論要學會什麼東西,首先得把它記住一一隻有在大腦里留下了印象的東西,才有可能變成自己的。
在數學這門學科中,計算能力、空間想像力,邏輯思維能力這三大基本能力十分重要,但數學記憶能力也是一項重要的輔助能力。
良好的數學記憶能力會大幅度提高孩子的成績,比如,如果孩子對九九乘法表滾瓜爛熟,那他做題的速度一定非常快。
具體引導過程:
一專註:提高記憶力最關鍵的就是專注
二用規律:善於發現規律也是提高記憶力的有效方法
三選擇:選擇科學的記憶方法
四重複:重複性的記憶必不可少
五多練:多做練習能快速提高對數字和公式的記憶力
能力5:
數學建模能力
什麼叫數學建模能力?
簡單來說,就是以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為中心,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數量關係、位置關係及秩序關係的實際問題用數學語言(符號、公式、函數、方程、圖像等)描述出來,構成一個「數學模型」,再把這個數學模型運用到生活里,用它對具體問題進行解釋、判斷和預測。
在以往的數學學習中,孩子們對數學建模接觸得比較少,因為教材中沒有這部分內容,老師們講得也不多,但是這個能力非常重要!而且隨著新課標的推行以及計算機技術的進步,這個能力會越來越重要。
具體引導過程:
一搜集:根據問題的背景收集信息
二假設:根據問題的背景和目的做出假設
三表示:找出這個問題的未知量
四列式:列出數學式子或畫出圖形
五求解:求出數學式子的解答
六驗證:驗證所得結果的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