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上網課,媽媽氣得對孩子「下狠手」!多少母子熬成了仇人

2020-03-29     西紅柿媽媽

文|西紅柿媽媽

2020年春天,舉國上下在與疫情的鬥爭中展開了。孩子們開始了「停課不停學」的教學模式,家長們開啟了居家辦公模式,於是一幕幕鬧劇就此上演。

疫情期間上網課,媽媽氣得對孩子「下狠手」,差點進了醫院!多少母子熬成了仇人

9歲男孩樂樂,受疫情影響在家上網課學習,爸爸一直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媽媽一人在家帶著9歲的樂樂,自己也要居家辦公,應接不暇。清晨,媽媽剛剛接到領導消息:「9:30準時開會,大家準時開線上會議。」

媽媽趕緊幫樂樂調試好電腦,正準備工作,樂樂卻慢吞吞地抓耳撓腮,一副不想學習的樣子,還沒坐下就不耐煩地大叫:「媽媽,網課又打不開了!」媽媽再次幫樂樂調試好電腦,自己剛剛回到座位上開始整理工作資料,「媽媽,快來呀!」只見樂樂的電腦鍵盤上全部都是墨水。

媽媽吼道:「你只會添亂,給我滾出去!」樂樂耷拉著腦袋一動不動,眼看著已經9:15了,媽媽急忙清理好書桌,便投入了工作。中途休息時,媽媽悄悄看了下在書房樂樂,沒想到孩子已經把網課調成了動畫片,正看得津津有味。

她早上的氣還沒消,「你是為我學習嗎?真是沒救了!

「我放鬆下不行嗎!」孩子頂嘴徹底激怒了媽媽,她在樂樂的後頸窩拚命地捏一把,把樂樂狠狠地摔到了床上。沒想到樂樂的面部表情頓時僵硬,躺在床上不能動彈。媽媽嚇壞了,趕緊掐孩子的人中,孩子才慢慢緩了過來。

媽媽顫抖的手打了120,醫生無奈地搖搖頭:「你們這些家長太衝動,竟然把孩子當仇人一樣下狠手。」幸好,孩子沒有大礙,只是當時孩子身體出現了急性應激反應,不用去醫院。其實這位媽媽早已後悔不已,但是就是忍不住啊。

很多媽媽表示,孩子再不開學,自己快被逼瘋了,要不是傷害孩子,要不就是傷害自己。網課本身沒有錯,可多少家庭卻因為網課把孩子變成了仇人,他們的矛盾主要集中在這幾個方面:

1. 孩子沒有緊迫感。在家上網課,孩子不用早起到學校,生活變得慵懶慢節奏,沒有了老師的約束,孩子變得很懶散,家長看了就生氣。

2. 孩子亂發脾氣。孩子對電子產品不熟悉,往往出現視頻故障時就急得亂發脾氣,家長為此也火冒三丈。

3. 孩子學習不自覺。孩子本性都是貪玩的,家裡沒有老師的約束管制,還有各種電子產品的誘惑,難免出現注意力的轉移。

4. 孩子視力的擔憂。沒有紙質書本,大多數孩子一手拿著手機看電子課本,一邊對著電腦上網課,就連做作業也需要這些電子產品的幫助,家長們本來就為孩子的視力擔憂,因此只要看到孩子們偷玩電子產品時,就急不可耐。

俗話說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連摟帶抱。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嗚嗷喊叫。」如今上網課之給了眾多家庭更加嚴峻的挑戰,家長們戲稱:病毒讓老師秒變主播,家長們變身班主任

據統計,中國80%左右的家庭都為孩子的學習問題發生過衝突。目前,各地開學時間尚不能確定,那麼家長們應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們網課之路走得更順暢呢?

1. 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

其實孩子們學習也是需要儀式感的,家長本以為節省了路程上的時間,孩子們可以更好的學習,可是那些時間卻被孩子們用來拖拉和睡懶覺了。長此以往,孩子未來很難適應常態的學校生活,還養成了不良的生活習慣。所以家長們應該給孩子制定規律的作息時間,讓孩子保持上學時的生物鐘。

2. 營造學習的氣氛。

孩子在學校有同學們一起學習,有好的學習氣氛。而在家變成了單打獨鬥,有些家長甚至自己在看電視追劇,還要求孩子好好學習,這讓年幼的孩子怎能心理平衡呢?家長們不妨把辦公室移步到孩子的書房,孩子上網課時,家長在一旁辦公學習,營造好的學習氣氛,有利於孩子更安心上課。

3. 提前做好準備工作。

孩子對於電子產品的不熟悉,往往一出故障就會急躁不安,其實問題是本質是孩子們對家長有了較強的依賴性,認為準備學習工具是家長的本職工作。所以家長們要告訴孩子,準備學習工具是自己的責任,要教會孩子提前10分鐘調試好設備,以平和的心態進入學習狀態。

4. 提供孩子視力保護的條件。

網課對孩子視力的影響是家長們共同的擔憂,所以筆者建議有條件的家庭儘量能用投影儀和電視投屏來上課,其次是使用電腦,儘量不用手機上課,因為越小的螢幕,對眼睛傷害越大。而且家長一定要提醒孩子適當地休息,做眼保健操。

5. 控制自己的情緒。

最後,家長再生氣也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小看語言的殺傷力,有些話說出去了再也收不回來,比如「你給我滾!」「你真是沒救了!」這些話對孩子的自尊心有著致命的打擊,試想如果孩子真的離家出走了,家長可不要急得團團轉?

寶爸寶媽們,你們家孩子的網課上得可好?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Uqj9I3EBiuFnsJQVVxI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