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一直沒看,同事說:你們有孩子的最應該去看一看,這部電影就是拍給你們這些人看的,帶著疑惑,看完了這部中國動畫片最高票房記錄的電影,受益匪淺,看到了另類孩子的另一面。
哪吒另類孩子,像他這樣的孩子是很多父母很頭疼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交流一下如何針對另類孩子去教育和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興趣和歸屬感。
案例分析:
我女兒9歲,上小學三年級。最近比較頭疼的是老師已經多次給我們家長發了警告。上學期語文、數學在他班裡,都快倒數了,前兩天班主任跟我們說,如果早晨再遲到,就把我們就到辦公室,好好的做一下我們的思想工作。女兒做事拖拉,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但她有她的優點,那就是運動天賦比較好,有活力,在小區調皮是出了名的女孩,今年五月份學校選短道速滑,她被有幸入選;在訓練很辛苦,也很累。
有一天我問她:你喜歡滑冰嗎?
她說:喜歡啊!
我又問她:累不累?
她說:不累!
是啊,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再累也不覺得辛苦,這就是給孩子選對了她喜歡的興趣愛好。
發現孩子,了解孩子,我們父母要明白這三點,更好的幫助她成才,成人:
一、給孩子一個支點,讓她去發揮她喜歡的,她願意的
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他會表現出他喜歡的東西,我們父母從低年齡開始就要讓他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興趣就是從小開始培養的,尊重孩子的愛好和興趣,不要把我們個人的意願強加給孩子。
- 讓孩子又選擇自己興趣的權利。
- 讓孩子堅持自己的興趣。
- 父母要支持他的興趣愛好,就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上面舉例中說道,我發現女兒特別喜歡運動,而且在同齡孩子中她的運動量是最大的,我也比較支持她往運動方向發展。
失敗案例:
在上二年級以後知道她比較喜歡運動項目,我有一次跟她去商場,正好遇到一位小姐姐在發放羽毛球的簡章,我就問她,你喜不喜歡羽毛球?結果她欣然答應。其實,從內心中我是比較傾向她去學習羽毛球,因為我也可以陪練,但是練習一段時間後就開始懈怠,甚至不願意去練習,我又問她到底堅不堅持學習,她意志開始出現動搖,最終放棄了繼續學習。這次運動選擇以失敗而告終。
總結:
此次選擇羽毛球項目更多的是我喜歡,而不是她真正喜歡,這不是她真正興趣點,而她就想隨大流去學羽毛球玩,過程中激不起她真正興奮點,所以放棄理所當然。
最後,我和他媽媽也出現動搖,她沒動力,我也沒堅持陪練,最終失敗告終。
二、父母如何做伯樂,去發現孩子的興趣?
在孩子教育當中,我們父母做父母,又做老師,但是越是親近的人,越是很難去觀察自己孩子,不了解自己孩子,在父母眼中自己孩子都是缺點,很難發現閃光點,最終我們在跟朋友或親戚交流中,滿嘴都是抱怨和埋怨,因為你失去了發現孩子閃光點的伯樂能力,我們今天來說一下如何去發現孩子興趣點,我們父母要做好這三個方面:
- 學會觀察孩子,了解孩子,走進孩子
發現孩子,我們父母就要要跟老鷹一樣,去發現孩子,去觀察孩子,孩子喜歡什麼,別去打壓而是要多支持,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著名的水稻專家袁隆平,研究了一輩子水稻,最終成了我們仰慕的科學家,未來會給我們後人將留下了一生寶貴的財富。
- 讓孩子去表達,自己喜歡的事物,過程中,我們不要插嘴,孩子表達的任何問題都沒有對錯,關鍵讓孩子去說出來自己喜歡的事或物,我們父母從中去了解孩子。
- 教給孩子面對問題的心態,任何事,都要坦然面對,面對挫折要虛心去接納,對於自己喜歡的事要學會堅持和努力,這樣才能在未來社會立足。
- 定期跟孩子做心靈溝通,讓孩子去說一說心裡話,煩心事,學校發生的事情,從去了解孩子
三、每一個孩子都是未經雕琢的璞玉
《韓非子·和氏》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
每個孩子都是尚未為人所知的賢才,需要我們父母去不斷的雕琢和教育他,孩子未來的成就決定了他們一生,關鍵在於我們父母給他們什麼樣的方向和光輝大道,方向在前方,需要我們父母去引領,而路在他們腳下,需要他們去淌出來。
-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天賦,這需要我們父母去挖掘還雕琢
- 讓孩子堅持去做一件喜歡的事,堅持三年、五年,也許你會發現孩子會變化非常巨大,從而幫助孩子成就自己。
- 做孩子的領導者,而不是管理者!
被譽為「領導力第一大師」的哈佛商學院教授約翰·科特說:「管理者試圖控制事物,甚至控制人,但領導人卻努力解放人與能量。」科特也曾經這樣告誡CEO們:取得成功的方法是75%~80%靠領導,其餘20%~25%靠管理。領導與管理有著涇渭分明的權力邊界,而這也隱約透露出領導力的核心所在:解放權力,釋放能量。雖然這是一條商業規則,但於教育孩子也有些啟發。
做事前,我們父母要學會去啟迪孩子去學會思考,而不是幫助孩子,剝奪了孩子動手的機會,這個過程中無論孩子遇到挫折或失敗,我們都要給孩子犯錯的機會,這是經驗積累最好的時候,我們不要因為孩子一點失敗就不讓他去嘗試,而我們自己動手上場,這樣不但給孩子挫折感,更讓孩子自信心受到巨大的創傷。
我們這個過程中需要去激勵孩子,鼓勵孩子去嘗試,更需要幫助孩子去發現和總結失敗的原因,最終走向成功,獲得進步和自信心。
未來屬於孩子,所有的一切都在於孩子,未來需要他們去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