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算穿越時空、跨越國界,珠心算正在世界綻放異彩,珠算文化讓全世界兒童受益

2019-12-12     父母圈

大事記|隆重紀念珠算珠心算成「家」40年

1979年10月31日,在中國珠算髮展史上,註定是載入史冊的重要日子。這一天,召開了中國珠算協會成立大會。從此,珠算文化傳承、保護、發展有了組織保障,珠算人有了屬於自己的「家」,珠算工作步入了規範有序的發展軌道。

為紀念中國珠算協會成立四十周年,10月15日,中國珠算、珠心算協會在北京隆重召開了國際珠算科學文化學術研討會。到會的有國內各界知名大家,如:中國科學院院士唐孝威、教育部基礎教育司二級巡視員王岱、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郭書春研究員,清華大學科學技術史暨古文獻研究所所長馮立昇教授,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蔣志峰研究員,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周新林教授等。

到會的還有韓國國際珠算暗算數學協會會長黃鎬重,中國台灣省商業會副理事長兼珠心算數學委員會主任委員蕭秋勇,印度尼西亞珠心算協會會長林建中以及來自加拿大、澳大利亞、韓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湯加、中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珠算界友人,各省區市珠算協會代表、全國珠心算教育教學實驗區代表,有關部門領導、有關專家以及媒體朋友共150餘人出席了會議

大會上,中國珠算心算協會會長、世界珠算心算聯合會會長劉建華對這40年的光輝歷程作了全面的回顧與精彩的總結。

(全文近7000字,本文僅為摘要和穿插其他經典圖片)

她說:回望不平凡的珠算髮展40年的歷程,既有曲折、有辛酸,也有喜悅、有振奮;既面對挑戰,也迎來機遇。

四十年,我們感恩幾代珠算人不懈追求、辛勤付出;四十年,我們感念五任會長接續奮鬥、砥礪前行;四十年,我們感謝教育、文化、財政部門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關懷理解。

正是這些合力,共同譜寫了一曲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珠算之歌,繪就了一幅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珠算畫卷。

四十年,伴隨中國改革開放的和煦春風,珠算的發展也迎來了春天!

40年來,我們始終堅持保護、利用、傳承、發展的方針,深入挖掘珠算的科學文化內涵,著力實踐文化遺產功能價值,大力培育傳承人隊伍群體,努力擴大珠算文化受眾範圍,積極推動珠算列入兩個非遺名錄,珠算非遺保護傳承工作取得重大進展。

2008年6月,珠算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2013年12月,中國珠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與兩大名錄相對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和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成為我們履行使命的堅強後盾,珠算傳承保護事業有了法律和公約機制的保駕護航

40年來,我們始終堅持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科學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先後啟動了多項重大課題研究項目,開創了珠算史上持續時間最長、投入規模最大、取得成果最為豐富的科學研究新時期。

唐孝威院士率領的浙江大學和中國科技大學聯合研究團隊、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和北京師範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等權威研究機構,分別在珠心算教育的認知與行為、神經基礎、腦機制及腦可塑性等研究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對珠心算教育的遷移作用、促進智力作用以及塑造大腦結構、培育和優化大腦神經網絡等作用作出了科學結論與理論解釋,為創新發展珠心算教育提供了科學理論基礎,為人們廣泛認知認同珠心算打開了一扇新窗口

——40年來,我們始終堅持適用性、先進性、統一性、協調性和效益化相結合,積極謀劃珠算心算各項工作的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引領了行業發展方向,發揮了行業主導作用,滿足了社會化服務需求。先後頒布實施了珠算技術等級鑑定標準、珠心算等級鑑定標準、珠心算培訓師專業能力認證標準等行業性標準,制定並實施了珠算珠心算鑑定比賽規程,促進了相關工作的健康有序開展,保證了協會工作的專業性、統一性、權威性和嚴肅性。

——40年來,我們始終堅持廣泛交流、文化互鑒原則,加強同世界各國及境外珠算心算組織間的聯絡與合作,對外交往日益密切,相互交流日趨頻繁,國際合作日漸深化。海峽兩岸民間珠算交流交往實現了機制化、制度化、常態化,推動了兩岸同根同源珠算心算文化的互融互通,擴大了兩岸一家親的民意基礎。同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美國、加拿大等國珠算組織互動密切,促進了珠算心算文化的傳承與國際傳播。共同發起成立了世界珠算心算聯合會,建立起了國際性珠算合作平台,推動了珠算心算文化傳承與傳播的國際化進程。

當今世界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創新的競爭、人才的競爭、智力的競爭。在創新、人才、智力這一循環鏈中,智力最為基礎,其作用最為永恆。

人類一直在尋找智力開發的捷徑妙方,珠心算被認為是智力開發的新途徑、金鑰匙。傳承發展珠算文化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宏偉事業,珠心算已經成為承載這一千秋偉業新的里程碑!它職責神聖、使命光榮,它符合時代潮流、助推人類發展,它服務人類將來、擁有美好前景,在未來相當長時期內它必將是我們事業發展和協會工作的主陣地、主戰場、主旋律。

(來自澳州代表說:算盤是一種源自於中國的數字計算設備,澳州學校,讓孩子使用算盤來認識數位,每一檔都表示不同的數位,我們在檔中放置算珠來表示不同的數字)

(湯加王國教育部官員洛尼·塔黑土阿說:湯加教育部正是認識到珠心算的重要作用,因此將珠心算設為小學的必修課。還要求師範學校的學生都必須學習珠心算。)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珠算心算事業發展迎來重要機遇期。黨中央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傳承和創新發展,從國家戰略高度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於中華文化沃土。

珠算穿越時空、跨越國界,其傳承勢頭超越以往任何一個時期,發展前景一片光明。在難得的珠算傳承發展的重要機遇期,珠算傳承主體、協會工作者和珠算傳承人,完全可以一展身手,大有可為。

轉自:365最強腦力

聲明:本公眾號尊重原創,素材來源於網絡,好的內容值得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UnOv924BMH2_cNUg871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