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用的進校通道,不同顏色的地標,「服務」周到的老師……經過了很長時間的準備、演練,4月13日,我市各校初三年級學生正式返校,在春日的校園裡迎來「迎考時光」。
市人民醫院胸外科負責人王坤為亳州學院附屬學校初三學生開啟復學第一課
4月13日,全市初三學生復學首日,特警支隊三大隊開展護學行動,加強校園周邊巡邏值守,疏導交通,幫助學生搬運行李,為校園師生安全築起防護牆。吳輝 記者 李錦文 攝
啟用智能門禁 刷臉測溫入校
4月13日上午7時,亳州九中初三學生開始陸續入校。校門前,學校的黨員志願者、保安忙著幫學生拿行李,用電動三輪車將行李運送至宿舍樓。幾名特警隊員也行動起來,給學生們提供幫助。記者看到,一位身穿防護服的工作人員手拿消毒噴槍,對每一輛運送學生行李的電動三輪車進行消毒。
「體溫正常,請進入!」學生們通過學校的智能門禁系統識別身份、測溫、消毒後進入校園。
「我們設置了5個自動並識別測溫通道,1個人工測溫通道。」亳州九中副校長劉興利說,開學前學生們已通過老師發送的連結進行了入校自動識別系統的註冊,上傳了自己的個人信息和照片,入校時只需掃下臉,系統便可自動識別學生身份,同時進行測溫,身份被識別且體溫正常方可進入。如果系統無法識別或學生信息未成功註冊,則可通過人工測溫通道,由老師對其進行測溫、消毒方可進入。
劉興利說,智能門禁是智慧校園建設的一部分,除了方便對學校師生進行身份識別外,還方便學校追蹤學生入校、出校情況。
開學第一堂課 抗疫英雄主講
當日上午,亳州九中防疫指導員利用廣播對學生進行了防疫知識教育。據劉興利介紹,該校600餘名初三學生由13個班級按照每班不超過40人的要求分為了16個班。當日下午,初三年級各班班主任將召開主題班會,對學生進行入校安全教育和心理輔導。
亳州學院附屬學校則請來了曾奮戰一線留觀病房抗擊疫情的市人民醫院胸外科負責人王坤,為學生做防疫知識教育,與學生們分享自己抗疫一線的故事和抗疫背後的心理歷程。
學校對王坤在九年級15班為學生們上的這特殊一課進行了同步錄製,隨後將通過班班通在全校九年級其他班級進行播放。
「之前了解過很多抗疫英雄的故事,但那都是通過電視螢幕,今天近距離聽醫生講述抗疫一線故事,感觸更深,覺得這些醫護人員們特別了不起。」該校九年級15班學生王碩說。
摸底學習情況 線上線下銜接
據了解,4月13日我市有274所學校的初三年級開學,8萬餘名學生有序返校。
在開學前,我市已為全市所有初三年級且無校醫的學校配備了300多名防疫指導員,並通過多種渠道做好洗手液、口罩、體溫檢測設備等防控物資儲備工作,截至開學前一天,全市已儲備口罩197.6萬隻、消毒液17.2萬升、測溫槍8086個。
各校對學生入校的每一個場景均進行了模擬演練,並通過相關部門進行了復學驗收。接下來的一周,各校將通過各自方式完成對學生線上學習情況的摸底,做好線上學習和線下學習的銜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