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新潮養老新模式,值得參考

2019-10-22     一諾農旅規劃

截止到2018年末,我國最新的老年人口數據為:60周歲及以上人口2.49億人,占總人口的17.9%;65周歲及以上人口1.67億人,占總人口的11.9%。2020年我國將進入老齡化嚴重階段。城市化人口的增長,人口老齡化,這是中國也面臨的嚴峻問題,從集中養老,到社區養老,到公寓養老等,我國在不斷的探索新型、適合的養老模式,下面幾個模式值得參考!

「幼兒園式」托老所模式


在俄羅斯切博克薩雷市,有一個類似「幼兒園式」的托老所項目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這種早上送、下午接的養老方式,給如何解決老人們安享晚年的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


央視財經《國際財經報道》欄目視頻


早上,老人們來到托老所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接受簡單的健康檢查,然後可以鍛鍊身體、讀書學習或者聊天交流。



這裡還安排了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包括縫紉刺繡、西洋棋、陶器製作和學習智慧型手機的使用等等。到傍晚時分,他們的家人來接他們各自回家。



托老所每個月的費用是62美元,約合人民幣440元。相比之下,在當地請一個護工到家裡服務,僅僅一天就要支付15美元,約合人民幣106元。



更重要的是,在托老所里有老年朋友可以一起交流,這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目前,當地社會服務綜合中心的負責人正打算將這一模式推廣介紹到俄羅斯的其他地區。

代際學習中心

美國西雅圖的一個組織,將養老院和幼兒園開在了一起,兩者碰撞出了奇妙的化學反應!「代際學習中心」。顧名思義,就是跨代交流學習的中心。中心每個星期向孩子們開放五天。孩子們可以選擇全日制、半日制或每周兩/三天。


孩子們走進養老院後,給老人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孩子們在「代際學習中心」里,會跟老人們一起吃飯,玩鬧,還會一起做活動,比如:唱歌、跳舞、畫畫、做飯、做遊戲……


老人在與孩子一起相處的養老院生活,無疑是非常幸福的。相比傳統養老院的暮氣沉沉,一天下來與孩子互動玩耍。既能享受孩子帶來家庭環境般的精神愉悅,又能主動地進行身體活動。



除此之外,在與對這個世界還是懵懂認知的孩子相處,已在這個世界度過大半輩子的老人能夠重新認識自我的價值,在孩子樹立一個偉岸的榜樣形象。

用「時間銀行」養老

「時間銀行」是由瑞士聯邦社會保險部開發的一個養老項目——人們把年輕時照顧老人的時間存起來,等將來自己老了、病了或需要人照顧時,再拿出來使用。申請者必須身體健康、善於溝通、充滿愛心,每天有充裕的時間去照顧需要幫助的老人,其服務時數將會存入社會保險系統的個人帳戶內。「時間銀行」會將參與人員的服務時間統計出來,並頒發一張「時間銀行卡」,在未來自己需要他人照顧時,可取出使用。



「時間銀行」的宗旨是用自己支付的時間換取別人的幫助,而銀行是時間流通的橋樑。「時間銀行」是一種把美好願望變為現實的社會創意,時間儲蓄的實際意義是社會愛心的儲蓄,而支取的卻是「善有善報」。這一理念克服了「無私奉獻」所伴隨著幫助的短暫性和單向性。



用「時間銀行」養老雖然需要一定的資金支持,但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社會的負擔,並且能夠形成一種良性循環。這在中國也是一種可實行的養老方案。在中國傳統思想的影響下,很多老人傾向於在家安度晚年,而不是去養老院。用「時間銀行」養老恰恰滿足了人們的要求,不僅充分利用了社會資源,而且極大地緩解了養老院在資金、基礎設施、服務項目等方面的壓力。


跟著保姆到農村生活

在南京有一種嶄新的養老模式。很多在城裡做保姆的農村人,不再在城裡做保姆,而是將城裡的老人帶進自己的村莊,自己的家庭,讓城裡的老人在鄉下養老,成為了一家人。


南京江寧楊家村

村民推著輪椅上的老人散步田間

看她丈夫做農活


在城市裡生活了一輩子的人,大多都有一種心愿,就是在老年的時候能遠離喧鬧,享受平靜的、恬靜的生活。而到農村養老就能滿足這方面的訴求。城裡的老人走進了農村,感受到的是與平時不一樣的生活,可以種點菜,可以養只雞,可以呼吸清新的空氣。什麼都是新鮮的,換一種生活方式,老人的生活也就變得多姿多彩了。


南京江寧楊家村

每天帶著老人在自家門前的小院跳健身舞


老齡時代的到來,在城市裡養老,由於公益養老機構還難以滿足需要,由於商業養老機構價格昂貴,成為很多城市市民的煩惱。在養老床位一床難求的困局面前,何不接受這種「跟著保姆鄉下養老」的模式?這種養老模式能夠有效紓解城市養老的壓力,拓展了養老的新模式,讓養老產業更加多元化。

南京江寧楊家村

護士為住家老人提供健康諮詢


隨著對親情的重視,很多在城市裡務工的農村人開始有了「重返鄉村」的濃烈訴求,由此也延伸出了返鄉潮。在城市裡,尤其是保姆從業人員越來越緊張。有了「城市老人寄養農家」的養老模式之後,就為解決保姆人員減少的困境找到了破題之路。不僅減少了城市的養老壓力,不僅減少了子女的照顧壓力,還讓一部分農村人用「接納城市老人」的方式,實現收入的增加。既可以照顧家庭,足不出村,還能通過新的養老模式增加收入,家裡多了一口城裡來的老人,所付出的代價並不高,何樂不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UeHa-G0BMH2_cNUgLBa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