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人類史上首位將馬拉松跑進2小時的人出現了

2019-10-12     FM988浙江新聞廣播

肯亞長跑選手埃利德·基普喬格(Eliud Kipchoge)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成功地突破了人類極限,在人類歷史上首次以不到兩小時的時間完成一個全程馬拉松的距離。

奔跑中的基普喬格 圖源 | CNN

兩年前,基普喬格就進行過嘗試,當時他用了2小時25秒完成,與紀錄失之交臂。

今天,34歲的基普喬格在維也納的普拉特公園一條專門為他規劃的奔跑路線上進行了這次挑戰。他一共在6英里長的道路上跑了4.4次,即26.4英里(約合42.195公里),差不多剛好是一個全程馬拉松的長度。最終基普喬格的成績是1小時59分40秒,創造了人類馬拉松歷史上的一大奇蹟!

雖然這個成績並不是正式比賽中創造的,但是依然被認為是人類運動史的終極里程碑之一。

截止目前,在基普喬格參加的12場正式馬拉松比賽中,他贏得了11場勝利。從2014年至今,基普喬格在馬拉松比賽中未嘗一敗,絕對是當今馬拉松第一人。

有夢想,終於獲得成功 圖源 | CNN

在轉型跑馬拉松之前,基普喬格專攻5000米項目,但在世界大賽上並未取得太多矚目的成就,2004年奧運會拿到銅牌,2008年北京奧運會拿到了銀牌,到了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他甚至落選國家隊。從那時起,他開始正式轉型路跑賽事。

沒想到,這次轉型成為基普喬格騰飛的開始。

命運為基普喬格關上一道門,卻為他打開了另一扇窗。

從2014年開始,基普喬格找到了適合自己的道路,調整訓練周期後,他一年只參加兩場比賽。這次訓練的調整無疑是成功的,從2014年開始,基普喬格成為了馬拉松賽場上的不敗神話。

不用官方承認,基普喬格已成傳奇 圖源 | CNN

在今天的破紀錄挑戰中,基普喬格跟在一輛汽車後面比賽,這是國際田聯不允許的條件。同時,還有多名助跑者陪伴著基普喬格跑完了這場破紀錄的挑戰。

雖然這個成績不會被國際田聯認可,但基普喬格不斷超越人類極限的偉大嘗試,讓他無愧為馬拉松的傳奇!

【新聞多看點】

科技,成就人類突破

如果「解刨」這次「挑戰159」,外界就會知道,要突破耐力極限,每一個細節都至關重要。

首先之所以選擇這條位於普拉特公園裡跑道,按照《Runner’s World》的報道,正是「挑戰159」團隊在全球範圍內使用軟體進行搜索後的結果,他們查找了每年此時的溫度、濕度、氣壓、風速、海拔和降水等情況,最終得出了最具理想的位置

除此之外,將時間定在10月12號,則是根據數據分析得來的——按照基普喬格曾經比賽的成績,他的最好狀態一般是在濕度低於80%,溫度保持在7℃到14℃左右。而挑戰當天的情況,正是完全符合。

不僅如此,這一次基普喬格身旁的「破風」團隊也更加強大——共41位陪跑員中,有15個肯亞人,7個美國人和6個烏干達人。其中包括美國長跑名將切里莫、衣索比亞新銳巴爾加、瑞士的歐洲半馬紀錄保持者萬德斯、美國的1500米奧運會冠軍森特羅維茨、日本長跑名將村山紘太等知名跑者。

基普喬格和他的領跑員們

他們分為六組,每次有5人在基普喬格身前,組成V字形,另外有2人在基普喬格身後的左右兩邊。之所以這樣配置,是因為按照研究實驗室的結果,這是最佳配速員防風陣型,會形成一道擋風屏障,有利於挑戰者創造好成績

而在他們身前,還有一輛配速車,以2分50秒跑完一公里的速度前行,車上的鐳射雷射會在地板上標註綠線,以便整個挑戰團隊和基普喬格調整配速。

此外,基普喬格的身邊還有三輛自行車組成保障團隊,為他按計劃提供能量飲料。而在每一次基普喬格喝完飲料補給之後,自行車團隊成員會撿起瓶子,計算其中攝入的能量,以便在下一次調整補給。

最後則是基普喬格的裝備,這次他穿著的最新版本ZoomX Vaporfly Next%,不僅重量比之前輕了15克,鞋底也變得更厚,擁有更好的緩震表現。

正是在這樣「武裝到牙齒」的細節控制中,基普喬格才能夠如此接近極限,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挑戰配置,國際田聯才無法最終認可這次挑戰的成績。

人類「破2」究竟有多難?

事實上,人們從多年以前就在討論者馬拉松「破2」的可能性,但它的難度實在太高了。

一個有意思的類比是:以百米世界紀錄為例,博爾特保持的世界紀錄為9秒58,如果有人能將這個成績提升0.01秒,那麼百米紀錄提升幅度是0.1%。

換算成馬拉松的話,以基普喬格被承認的最好成績2小時1分39秒,他想要突破2小時大關,那麼紀錄提升幅度將高達1.4%,難度相當於百米跑到9秒45左右。

可想而知,在人類追求極限的道路上,這樣的突破難度在某種程度上算是天方夜譚。

根據《應用生理學》期刊的研究結果,一名健康男性的最大攝氧量為35-40mL/kg/min,女性為27-31mL/kg/min,而優秀男性跑步選手約為85mL/kg/min,在這樣的數據下,加上運動中能量的耗損,人類其實很難在2小時之內跑完42.195公里。

這也是為什麼有科學家根據測算認為,以人類生理條件進步的幅度,突破2小時的馬拉松極限將會發生在2075年。

但基普喬格一直相信,人類不用再等50年就可以取得突破。他也過去半年時間裡,用了最專業的訓練方式證明了這一點。

自從4月份的倫敦馬拉松結束之後,基普喬格就開始進入「挑戰159」的訓練周期,他在比賽之後先是連續四天輕鬆跑,然後在完全不跑步的狀態下休息了3周時間。

接著,他在教練的指導下保持每周高強度拉練長距離3到4次,然後每周選擇一個不跑步的日子在健身房裡訓練肌肉力量和柔韌性,時間長達兩個半小時……

經歷了這麼多年的挑戰,如今基普喬格終於做到了自己所說的,「人類可以跑到1小時59分或者是1小時58分。」

來源:都市快報 記者 翁漢俊 部分內容綜合澎湃新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UXqjwW0BMH2_cNUg6l8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