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行者老張的旅行和歷史研究所。
大美青海,有一座山叫老爺山,山勢雄偉,風景優美,山頂有一座太元宮,裡面供奉的是關羽關二爺,也就是我們常見的關帝廟,所以俗稱老爺山,也叫元朔山、北武當。老爺山位於青海大通縣橋頭鎮,是馬鞍山的一座峰,山勢呈西北、東南走向,主峰海拔2928米。
老爺山是西寧附近最巍峨壯觀的山峰,整個景區山體母岩為中震旦紀石灰岩,岩層由下而上分塊狀白色或灰色矽質灰岩、條帶狀遂石灰岩及黑灰色角礫狀灰岩等,層厚一千多米,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它歷經滄海桑田的巨變、風化和水蝕,構成了奇特怪誕、險峻挺秀的岩洞、峽谷地貌。
老爺山山水之美,來自天造地設、鬼斧神工的自然力量,是跨越空間的斑駁年輪。完好的自然風貌和獨特的人文景觀,使老爺山成為青海旅遊避暑佳境。 山上有火燒台、老虎洞和古寺廟等遺址,主峰西南都是懸崖絕壁。
古籍上曾這樣記載老爺山:「霧山嵐光浮繞,四時若霧,山表嘉木扶濃蔭蔽日,巉岩崱力,怪石嶙峋,谷應風鳴,如聞虎豹」。古人以「霧山虎豹」把老爺山列入大通「八景」之一。老爺山曾經古蹟遍布,山上廟宇眾多。
藥王廟、玉皇宮、百字宮、柴家殿、無量殿、斗母宮、太元宮、三佛殿、雷祖殿、斗母宮、文昌廟、三宮廟等都曾是老爺山的古建築,還有石柱、火燒台等,不過大部分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被毀。剩餘的古蹟層層疊疊,坐落山間。
老爺山現存元、明、清三個朝代的古建廟宇、樓閣十五座,建築風格獨特,尤其是磚雕、壁畫,都是重要文物。古廟宇樓閣有磚木結構和磚石結構,脊首都飾有仿木垂蓮柱和象首枋頭,疊澀出檐,檐角飾蹲猴捧桃,意為穩坐封侯,有龍鳳脊、龍虎脊等。浮雕畫磚,題材豐富,據專家考證,溫靈官樓、岳靈官樓、土地廟的磚雕和城隍廟頂的「子牙」亭,國內罕見,歷史文化價值不可估量。
漫遊老爺山公園,五步一景,十步一奇,奇峰怪石、奇草異木紛呈眼前。在所有人文景觀中,最令人驚奇和賞心悅目的便是那精心點綴、各具形態的亭台樓閣和鐫刻其上的楹聯佳句。迎霞亭、愛晚亭、紅葉亭等各具特色,布局巧妙。造型優美,洒脫飄逸的半壁亭有詩句曰:"三川碧流朔山景,一幅畫卷半壁亭。漫步雲間七彩路,四時風光四時新。"觀賞亭台樓閣,品味楹聯佳句,是登山途中的一大樂趣。
雷公殿,朱欄玉戶、畫梁雕棟,樓台突兀門迎嶂,青松帶雨遮高閣。四圍花發琪園秀,三面門開舍衛光,大殿面南背北,分為三間,殿中供奉雷公,絳紗衣、芙蓉冠,紫授金章,一副嫉惡如仇的神態。神位前擺放供桌、香爐、燭台,雷公殿經不斷修繕,漸顯巍峨宏大的氣勢,是老爺山登山覽勝最佳景點。
藥王廟玉皇宮,院落寬敝,廟門走廊旁各塑黑虎一隻,神氣活現,廟內有玉皇大帝像。百子宮中塑子孫娘娘,壁崖間遍置泥人,前燃巨蠟。柴家大殿,為西北第一勝地,殿宇巍峨,門內廳壁間繪塑半立體形佛圖,騰雲駕霧,栩栩如生。老爺山峰頂山灣中有石洞,下臨絕底深淵,上塔松木二根,就是太元宮,老爺廟,廟內塑關公立像,左有周倉持刀而立。兩廂牆壁間繪製關公生平偉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