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用於肝腎不足,腰膝酸痛或痿軟無力之證 | 中藥

2019-09-09     經方學堂

本品用於肝腎不足,腰膝酸痛或痿軟無力之證 | 中藥

小藥童 誦明書院



小藥童帶你認中藥 | 第139期:杜仲

杜仲

為杜仲科落葉喬木植物杜仲的樹皮。

主產於四川、雲南、貴州、湖北等地。

夏秋季採收,去外表粗皮,曬乾。

生用或鹽水炒用。

【性味歸經】甘,溫。歸肝、腎經。

【功效】補肝腎,強筋骨,安胎。

【應用】

1、用於肝腎不足,腰膝酸痛或痿軟無力之證。

本品補益肝腎,故能強筋骨,為治上述病證之要藥。多配伍破故紙、胡桃肉等同用,如青娥丸。

又治肝腎虛寒,陽萎、尿頻等證。本品有溫補肝腎之效。可配伍山萸肉、菟絲子、破故紙等溫補固澀藥同用。

2、用於胎動不安或習慣墮胎。

肝腎虧虛可引起胎元不固,本品補益肝腎,故有安胎功效。如杜仲丸,單用本品研末,棗肉為丸服,治胎動不安;《簡便單方》以杜仲配伍續斷、山藥治習慣墮胎。

此外,還可用於肝陽上升,頭目眩暈。可配伍白芍、石決明、夏枯草、黃芩等藥同用。

【用量用法】10~15g。炒用療效較生用為佳。

【使用注意】為溫補之品,陰虛火旺者慎用。


中藥杜仲

【文獻摘要】

《別錄》:「治腳中疫疼,不欲踐地。」

——梁•陶弘景

《藥性論》:「治腎冷,腎腰痛;人虛而身強直,風也,腰不利,加而用之。」

——唐•甄權

《神農本草經》認為杜仲:

杜仲,味辛,平。主腰脊痛,補中益精氣,堅筋骨,強志,除陰下癢濕,小便餘瀝。久服輕身,耐老。一名思仙。生山谷。

翻譯成現代文就是——

杜仲,味辛,性平。主治腰脊疼痛,具有補益內臟,增強精氣,強筋健骨,提神益智的功效,還可以治療陰部濕癢,小便後滴瀝不盡。長期服用能使身體輕巧,延緩衰老。又叫思仙。產于山中的深谷處。

【神農本草經】杜仲

氣味辛、平,無毒。主腰膝痛,補中益精氣,堅筋骨,強志,除陰下癢濕,小便餘瀝。久服輕身耐老。

參張隱庵:杜仲氣味辛平,得金之氣味;而其皮黑色而屬水,是稟陽明、少陰金水之精氣而為用也。腰為腎府,少陰主之;膝屬大筋,陽明主之。杜仲稟少陰、陽明之氣,故腰膝之痛可治也。

補中者,補陽明之中土也;益精者,益少陰之精氣也;堅筋骨者,堅陽明所屬之筋,少陰所主之骨也;強志者,腎藏志,腎氣得補而壯,氣壯而志自強也。陽明燥氣下行,故除陰下癢濕,小便餘瀝也。久服則金水相生,精氣充足,故輕身耐老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UQkPgG0BMH2_cNUglNFY.html